周亚明
摘要:我国高中物理课程在研究的深度和范围上都具备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对于物理现象不但需要知之于表,还必须知之于里,并且许多物理问题也已经由定性分析逐渐上升为定量计算。这样一个台阶式的转换,使得许多初中物理专业优秀学生进入高中物理专业的学习阶段后很不能够适应,成绩也一落千丈。通过多年的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踐经验和对于高中物理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的学情调研,本人感到自己应该尽快地建立起一条通向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渠道,以达到降低台阶的目的,避免出现初高中物理教学脱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衔接
当我们的普通初中应届毕业生已经晋级上升到普通高中时,往往还是会有人感觉数学物理尤其非常难学。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我校的小等初中数学物理和初等高中数学基本物理基础知识的发展跨度很广,导致目前我校的小学初中物理数学基础物理和高等教育的教学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历史阶梯。由于这种物理阶梯性的现象存在,造成物理学习上和实践处理结果的严重横向差异。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怎么样的衔接,如何给每一名初中学生自己衔接搭建一个教学坡度较缓慢的教学阶梯,平缓地衔接引导他们自己走向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教学高度,如何有效地地消除这个台阶,这些难点问题都将一定会逐渐成为每每位一名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老师都非常需要自己去认真面对、必须也需要认真研究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难点。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差异
(一)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的不同
由于我国初中物理教育所研究的是物理现象,它们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所以学生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活动多半都是以这些直观的现象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的形象性思维,所涉及计算的问题也相当简单,只要把它们代入一个公式便能够计算得出结果。所以,许多小学生的自我学习方式都比较机械,习惯于背公式、替换公式。而且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分析一个问题往往需要从多个方面和多层次展开,抽象思考多于形体思维。
(二)运算能力的需求变化
高一物理的基础力学这个组成部分所存在需要的和使用的仅仅是基础数学知识,远比我们学习初中数学物理需要使用的二十四则力学计算函数运算和复杂得多诸如力的向量分解与张力合成运算过程及其中的四个三角形缺乏基础知识;对于流体运动学理论中的二次微分方程和直角根的函数合理性进行判别;万有引力、人工智能卫星力学中的幂函数运算、简单的直角极值函数运算等然而,许多高中大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理论中的四个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四个边角函数关系也似是而非,这里既与我们高一学生自己的基础数学知识水平相差甚远有关,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具有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基础数学知识充分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它带走了总说起来的数理知识结合教学技术差。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
(一)在日常教学中埋伏笔
初中班级的教师不但需要充分地熟悉高中物理的教育课程标准,还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认真了解高中物理的具体教学要求,所以在了解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充分地注意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各个物理知识点在当前的初高中要求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别比较大例如在体育运动学中,初中所需要牵涉的物理数量有多少速度(实际是多少速率)、路程、时间,这几个重要的物理数量都应该而且在高中数学物理中所牵涉得到的每一个物理量都具有相应的位移、时间、速度、加快的关系,其中位移、速度、加快的关系是一个向量,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就要特别注意给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在给他们讲解练习题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绘制出一个示意图,把每一个运动的过程都分析得透彻,运动的过程中每个物理量的变化等。
(二)运算能力锻炼
加强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对数学解题技术能力的训练,以尽快地适应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且各种公式都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们在进行解题时往往会觉得无所适从;用图像来表达物理法规律地描述物理的全部过程,比如速率图像、位移图像、加速度图像等,这些都是使得学生们在进入高中后会觉得物理很难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把一些关于定性分析的实际问题放给学生做一些定量的计算案例,比如,介绍摩擦力时我们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设计一些摩擦力的计算,而高中物理公式的运算也很重要,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一定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去习惯定量的公式进行运算。
三、结语
现在笔者个人认为,在衔接高一的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教师其实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普通学生,使这些普通学生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衔接好初、高中与物理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冯俞敏.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42-43.
[2]张英.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物理的衔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4):92.
[3]饶望.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1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