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蛟
摘要:尽管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但是国家对幼儿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幼儿在校的安全问题。所以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安全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家园共育模式。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当中,安全问题都是家长和教师所主要关注的。本文主要从幼儿成长中的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家园如何合作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工作。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家园共育
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幼儿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自身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较低,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幼儿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联合家长,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幼儿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安全教育形式化,实际效果不佳
幼儿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更关系到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国家。考虑到幼儿的好奇心强烈,对各种事情都喜欢去尝试,但是又缺乏基本的危险判断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幼儿在校园何家庭的生活中,经常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往往以说教和强制阻拦居多,这种教育方式却不适合幼儿阶段的教育。因为幼儿此时理解能力较弱,对说教的教育内容的吸收能力却不高。
(二)家庭安全教育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幼儿读幼儿园的阶段比较注重幼儿的注意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尝尝忽视幼儿的安全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幼儿长期在家长的保护之中长大,根本不需要自己掌握安全的意思,另一方面,家長本身的安全意识也非常的欠缺。
二、幼儿安全教育过程中家园共育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开展家园经验交流会
家庭是幼儿学习的原始场所,父母也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发挥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作用,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建立安全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家园交流活动,普及安全教育的作用,比如可以在开家长会时,播放幼儿安全教育视频,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让家长学会正确用电,用水,用火的安全知识等等。长期这样的专题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让家长引起重视,而且能让家长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去引导和教育幼儿。
(二)模拟安全教育情境
幼儿天性爱玩喜欢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所以幼儿教师要把安全教育同游戏和活动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学习到更多安全的意识。比如,老师可以在学校进行一些活动,类似“火灾”预演,让孩子们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每个人物的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且合理的完成防火、逃生等安全演练。或者老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孩子们常常出现的一些危险动作等,进行延伸演示,类似站在桌子上摇晃,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猜一猜,如果继续摇晃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每个具有危害性的动作进行思考,想象自己可能会遭遇的安全的威胁,从而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危机处理的能力。
(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实践是检验幼儿学习成果的地方,传统的幼儿教育往往单纯停留在了理论教学的层面,而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们分清楚危险和安全的重要性,还会直接导致了幼儿难以将安全与实际的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从而无法及时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情境。所以幼儿教师要开展实践活动,把孩子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去,让他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明白应该如何划分安全和危险。比如,幼儿园还可以和当地医院进行合作,让带孩子们去医院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联系救护车和医生帮忙,掌握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步骤等等,这些实践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甚至是如果特殊情况发生时,身边没有大人,他们也可以直接建立自己的保护机制更好地保护自己。
(四)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身体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肢体自控力没有成人那么灵活,思维也不够敏捷,很容易发生危险事件。因此,幼儿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清除园所里存在的潜在危险,将一些可能会对孩子们造成影响的物品收好,放置在孩子们碰不到的地方。同时,教职工还应当随时关注孩子们的动向。除了幼儿园,家长在家里也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比如刀具上锁,桌椅角进行软处理,窗台窗户安装护栏等。还可以用软垫围栏打造一片游玩区,让孩子在指定的空间进行玩耍。同时,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将一些警示性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比如在充电器等地方贴上孩子很讨厌的食物或者动画角色,在一些安全的地方贴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通过贴不同的图标的方式,让孩子从心理上对危险的地方保持距离。
三、结语
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家园共育的模式,不仅让幼儿在园所中的安全得到了保证,而且还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依旧可以得到随时随地的安全意识巩固。家园共育通过发挥两方的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安全成长竖起来一道屏障。
参考文献:
[1]侯硕.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初探[J].黑河教育,202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