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境中矛盾与冲突的文化解读

2021-11-22 14:29孙鹏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语用功能

孙鹏

【摘 要】 人际冲突是汉语拒绝行为的重要诱因之一,但由于其负面性而在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中被忽视。这一语境中的拒绝话语主要以传达负面情绪、加剧不和谐及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其语义特征表现为:直接否定语、指令性话语、反诘和叙述个人信息等,是交际者顺应语境因素、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有意识进行的话语选择。研究人际冲突语境下的拒绝话语,可以为一部分反复拒绝行为和不礼貌拒绝行为的诱因分析、正确理解和恰当回应提供语用理据。

【关键词】 人际冲突;语义特征;语用功能;语用理据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4-0063-03

本文以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谈话为语料,从语用学角度考察人际冲突语境下拒绝语的语表特征,阐述这些话语选择是如何凸显人物个性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

一、语表特征及其语用功能

在人际冲突的语境下,汉语拒绝行为的话语选择主要表现出以下语义特征:直接否定语、指令性话语、反诘和叙述个人信息等。这些语义手段往往语气强硬,具有向对方表达轻蔑、抵触、反感等负面情绪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功能。

(一)直接否定语

人际冲突语境下最常见的拒绝话语是直接否定语,说话人通过命题的话语逻辑性甚至是行为资格等来回绝对方的要求以达到宣泄负面情绪的目的。

例(1)鲁贵:为什么那么晚才回家?

四凤:(轻蔑地)你这样的父亲,没有资格来问我。(《雷雨》)

例(2)周蘩漪:萍,你刚才同四凤说的什么?

周萍:你没有权利问。(《雷雨》)

例(3)王太太:站住!

王碧云:妈妈,让开一些。

王太太:别动……我不许你放他进来!

王碧云:你可以不让他进来,不能不让我出去。

王太太:不许你给他开门!

王碧云:我不给他开门……我给自己开门!

王太太:好……滚吧……别回来……滚!(《云水谣》)

例(1)中四凤通过否定父亲的提问资格来拒绝提供信息,借此表达对父亲的轻蔑。例(2)中周萍使用了同样的方法表达出对继母的抵触情绪。例(3)中,王太太阻止女儿王碧云与男友见面,其强硬的态度激发了女儿的反感。女儿用“你可以不让他进来,不能不让我出去”“我不给他开门,我给自己开门”否定了母亲命令话语的逻辑性,强调了对自我空间的保护愿望。说明女儿的拒绝行为是顺应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即对抗母亲的权威和保护自己的感情世界。

(二)指令性话语

命令是典型的指令性话语。在和谐语境下,指令性话语通常由地位高者向地位低者发出,因此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发出的命令行为被视为不礼貌行为。

例(4)“好好,我向你赔礼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毕竟关系非同一般,欧智舫从女娃子看似强硬依旧,实则已开始变化的语气中看到了转机的到来。他涎着脸凑了过去。丁黛察觉到他的举动,一跳二尺远:“少来这套,滚远些!”(《恍惚》)

例(4)中丁黛有意识地选择否定的指令性话语来拒绝对方的道歉就是为了宣泄对对方的愤怒和不满。谩骂语“滚”更加突出了厌恶的情绪。

(三)反诘

反诘句具有加重语意、表示责难的功能,其语气强烈,面子伤害程度较高。

例(5)于美清:我明天帮你一起去签证,等签证办下来我们一起回去。

于佑和:我不走。

于美清:我已经决定了,我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上海。

于佑和:妈,我都19岁了,已经成年了,你让我自己做决定好不好?

于美清:19岁就可以谈恋爱,就可以不听妈妈的话了吗,为了女同学连答应帮助妈妈实现梦想都不顾了吗,妈妈在你心目中就那么不重要,连个女孩都不如吗?

于佑和:妈,为什么你一定要逼我去做我不喜欢做的事呢?你从来不允许我问我亲生爸爸的事,可是你却每件事情都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被你的希望压得很累,很不开心。难道我的人生就不能自己决定一次吗?(《午夜阳光》)

例(5)中,母亲要带儿子去美国以迫使儿子与女友分手。这一举动在儿子看来是“逼”“压”,所以感到“很累”“很不开心”。母亲过分強调自我权威的行为被儿子视作对私有领域的侵犯,反诘句“难道我的人生就不能自己决定一次吗?”加强了“不喜欢”的语力,表达出对母亲和其行为的抵触、不满等负面情绪,维护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四)叙述个人信息

叙述个人信息即说话人通过主动提供个人偏好、个人决定、知识能力等方面不同于对方的私人信息,在交际双方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来实施拒绝行为,从而达到保护自身领域的目的。

例(6)“爸,一起来看电视?”丽鹃问公公。公公干咳了两声说:“不用不用。我不看外国电视,我上去歇着了。”(《双面胶》)

例(6)中公公通过叙述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看外国电视”和个人的决定“我上去歇着了”拒绝了媳妇的邀请,意在表明与媳妇在价值观上的对立,表达了对媳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满。

例(7)周冲:我正想见你呢。你,你愿意——跟我拉拉手么?

鲁大海:我不懂外国规矩。(《雷雨》)

例(7)中鲁大海表面上在叙述自己与对方在知识能力上的差距,实则强调双方立场上的对立。说话人通过拒绝对方的提议,达到表达敌对情绪的目的。

例(8)“被告方还愿不愿意调解,有没有新的调解方案?”不容老林开口,罗保春拍案而起:“我奉陪到底!我们法庭见!”(《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例(8)是法庭调解的场景。药厂职工在单位被杀,被害者家属向公司索赔。说话人通过表达坚定的决心(“奉陪到底”“法庭见” )和实施激烈的行为(拍案而起)等方略断然拒绝了法官的调解建议,传达了对话题的强烈抵触,从而最终达到维护本集团利益的目的。

二、语用效果

(一)凸显人物的内心矛盾

在人际冲突语境下,拒绝行为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主要表现为心理世界的顺应。作品中关于拒绝行为的描述可以凸显出交际者内心世界里与期待、情感、观念等有关的矛盾心理。如例(1)中四凤的拒绝行為是在表明对父亲的蔑视态度;例(2)(3)(5)中孩子的拒绝行为都表现出对母亲强硬行为的不满;例(4)中丁黛的拒绝行为表现出对情人忽视自己的不满情绪;例(8)中罗保春的拒绝行为表达出对赔偿话题的强烈抵触;例(6)(7)中的拒绝行为实际上是在表明交际双方价值观或立场上的对立。

(二)凸显人物的交际动机

在人际冲突语境下,交际者并不纯粹是为了拒绝对方而实施拒绝行为,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交际意图。

例(9)高原说:“你存心气我是不是,这会儿怎么又突然想起看文件来了?”“你别多说了,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局长嘛!”她说着,赌着气,自顾自地钻进了被窝。(《人类的起源》)

例(9)中妻子(高原)拒绝丈夫的解释行为实际上是在宣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说话人使用否定祈使句“别说了”,提高了拒绝行为的面子伤害程度,并通过讽刺话语(“大忙人”“局长嘛”)、激烈行为(“赌气”“自顾自地钻进被窝”)来有意凸显出希望得到丈夫关爱的心理诉求。说明妻子是顺应了自身的情感需求,有意利用拒绝行为来表达出不合作的态度,以借此宣泄负面情绪,从而实现引起对方重视的交际意图。

此时的拒绝行为显然受到了“表达负面情绪”“保护自身利益”等交际动机的共同作用。比如:

例(10)我疾步走上去,牢牢攥住她的手腕,满脸堆笑,柔声说:“跟我回家去。”“我不!”周瑾一脸凛然,用手掰着我的手,“放开我,我不回家。”赵蕾在一旁微笑地看。“有话咱们回家去说。”我死死攥住她,低声下气地说,“回家怎么说不成?”“我就不回家,不回去了,这不是正中你意么。”(《给我顶住》)

例(10)中,“我”放低姿态发出的请求行为“跟我回家去”“有话咱们回家去说”“回家怎么说不成”都被妻子断然拒绝。妻子连续四次使用直接否定语“不(回)”来回绝丈夫却不说明原因,突出了拒绝行为的主观性。从妻子的动作“用手掰着我的手”、言语“放开我”等可以看出,“我”企图通过“牢牢攥住她的手腕”“ 死死攥住她”来强行实现请求目的,已经形成了对对方领域的侵犯,更加重了妻子的反感情绪。于是妻子用“就”“这不是正中你意么”等强调出其拒绝行为的主观性。这些描述表现出妻子的拒绝行为同时受到“表达负面情绪”和“保护自身情感世界”等多种交际动机的共同制约,为推动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在人际冲突语境下,拒绝话语选择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谈话参与者心理因素的制约,这就使得后者的礼貌程度远远低于前者。这种不礼貌拒绝行为是说话人顺应自身情感世界做出的选择。如例(10)所示。

三、结语

如前所述,无论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语境下还是在人际冲突语境中,拒绝行为都广泛普遍存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同时,我们需要区分分析两种语境下拒绝行为产生的诱因,才能客观适当地做出应对。

【参考文献】

[1]杨骁勇.人际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分析与缓和策略[J].外语教学,2013,34(2):39-43.

[2]耶夫·维索尔伦. 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冉永平,杨巍.人际冲突中有意冒犯性话语的语用分析[J].外国语,2011,34(3):49-55.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语用功能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蒙古秘史》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归化与异化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