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铭,唐雅妮,金佳燕,刘 密,王 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反复发生腹痛、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而临床上常规检查不能发现肠道的器质性病变。IBS根据大便的形状不同[1],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据调查显示,各国发病率差异较大,我国IBS患病率总体高于其他亚洲国家,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多见[2]。肠易激综合征极易反复发作,长时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西医对症状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效果不佳,长期的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针灸在治疗胃肠疾病上有着简便、经济、创伤小等优势[3]。本研究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代文献中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古代文献中选穴的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帮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文献来源 以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4](第五版)中针灸推拿分部作为检索源,将中华医典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
1.2 文献检索策略 从两方面确定古代中医检索词,一方面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疾病方面,另一方面从症状方面着手。通过查阅《中医大辞典》[5]、《中医药主题词表》[6]、《中国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7]、《中医内科学》[8]、硕博士论文等文献确定检索词。由于存在同义词和通假字现象,对于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同一术语不同的表述,以及同义词、近义词和通假字都要确定在内。对于不确定的检索词,进行小组讨论、查阅相关文献,通过二次筛选确定检索词。在疾病方面确定检索词“泄泻”“腹痛”,在症状方面确定检索词“腹胀”“便溏”“泻下不止”“里急后重”“五更泻”“粪便失禁”“粪便臭如败卵”“完谷不化”“下利清谷”。
通过检索词在《中华医典》中分别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并以纸质书籍对检索出来的信息数据进行校正。
1.3 纳入标准 凡与检索词相关的针灸治疗处方均纳入研究;对于同源文献只纳入年代较早的,后世医籍中重复引用的不纳入。
1.4 排除标准 用药物、推拿、非针灸疗法等作为单独治疗手段的条文;病症描述不清晰的条文;无具体用穴描述研究的文献;有腹痛或大便性状的改变,但病因不符的条文,如痢疾、产后腹痛等;有关单穴主治病症歌诀、歌赋的相关条文。
1.5 数据库的建立(1)数据预处理,腧穴的规范化。古代文献中,大多数穴位的书写使用的是繁体字、通假字、别名等。需要将穴位名称规范为国际标准通用的腧穴名称。参考《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9]将其规范为标准的通用腧穴名称。例如:“吕细(太阴跷)”规范为“太溪”,“太仓”规范为“中脘”,“临泣”可同时为“头临泣”“足临泣”的别称,根据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规范为“头临泣”或“足临泣”等。(2)建立数据库。数据经过预处理后,把编号、文献出处、文献内容、作者、朝代、原始病名、规范后的病名、科别、穴位处方、治疗方法等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中。
1.6 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库中信息数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把穴位的使用频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出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穴位频数表,随后对穴位的归经,以及特定穴和非特定穴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经过数据库筛选,检索到相关条文3 681条,排除重复、病症描述不清晰等的条文,最终获得针灸有效处方204条。
2.1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穴位频数分布 在204条针灸处方中,共有77个穴位(含经外奇穴1个),腧穴总频数为1 004次,其中腧穴频数排名前十二的依次为:天枢、足三里、中脘、脾俞、肾俞、三阴交、下脘、胃俞、太冲、承山、承筋、内庭。(见表1、图1)
表1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穴位频数表
图1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穴位频数直方图
2.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的穴位归经情况 腧穴经脉归经统计发现,针灸处方共涉及12条经脉,使用频数最高的3条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316次,31.47%)、足阳明胃经(237次,23.61%)、任脉(168次,16.73%),用穴数量最多的是足太阳膀胱经(21个),涉及经外奇穴1个,没有涉及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上的腧穴。(见表2、图2)
图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的穴位归经图
表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的穴位归经表
2.3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特定穴分布情况 经统计,本研究中特定穴腧穴个数45个,使用频率为58.44%(45/77)。其中背俞穴使用最多,其次是募穴。(见表3、图3)
表3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特定穴分布表
图3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特定穴分布图
2.4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关联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针灸处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之间的应用规律和关联性,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运算中支持度设置为10%,置信度设置为50%。最终关联分析支持度排前五位的是足三里→天枢、下脘→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足三里、天枢→中脘。(见表4)
表4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关联分析表(取前15位)
2.5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聚类分析 对频数超过20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在距离系数为15时,可将其分为4个聚类群:天枢-下脘-足三里-中极、胃俞-脾俞-中脘、阴陵泉-公孙-三阴交、其他。(见图4)
图4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处方聚类分析树状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学一直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针灸发展过程中,研究人员更愿意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古代文献进行分析,从海量的古籍和名医经典医案中发现其中的治法、处方规律,用现代的挖掘技术找出其关联性,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文献的认识,从而更深层次地进行理解、继承和创新[10]。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在药物研究、中医名家经验传承及针灸处方用穴规律等医学领域应用相当广泛。
3.1 穴位频数及归经分析 本研究中,经分析《中华医典》中针灸推拿分部的古代文献,发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使用频数较多的穴位有天枢、足三里、中脘、脾俞、肾俞、三阴交、下皖、胃俞、太冲、承山、承筋、内庭。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胃为六腑之长,《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本穴位近胃肠,乃大肠的募穴,是大肠经气汇集之处,故可调理胃肠,善治大肠腑证。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是胃的下合穴。《灵枢·五邪》中提到“邪在脾胃……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皆调于足三里。”卢晓艳等[11]研究结果表明,艾灸足三里能有效治疗脾虚相关性腹泻。中脘,中即中间,脘即胃脘,位于胃脘之中部,属奇经八脉之任脉,常用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且有辅助消化等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既需要肝气疏泄,濡养全身筋脉,又需要胃受纳、腐熟水谷,奉心化赤为血,通过“肺朝百脉”散布全身,可见消化代谢过程中,脏腑的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脾俞、肾俞、胃俞等均为脏腑经气输注之处,可通过腧穴联系脏腑,治疗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是使用最多的3条经脉,占总频数的71.81%(721/1 004),三经穴位使用个数占53.25%(41/7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至巅顶,络脑别项,下循肩髆,夹脊抵腰,从髀外后廉下合腘中,贯腨外踝,至小趾外侧,且其经别别入于肛,属膀胱,散入心肾,与胃、肝、胆、肠、三焦经、督脉及阴阳跷脉相交会,循行从头至足,经脉最长,腧穴最多,与诸脏腑关系密切,膀胱经中使用的大部分穴位是背俞穴,现代研究认为,针灸相应的背俞穴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缓解神经血管的受压[12-13],通过调节相应节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节脏腑功能,治疗消化道症状。足阳明胃经循行中提到“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始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经脉从胃联系到脾,脾胃为仓廪之官,是消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任脉始于中极之下,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从下至上贯穿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气机通畅则机体代谢正常、情绪舒畅[14],气机逆乱将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小肠分清泌浊等。
在特定穴信息图表中可以得出,频数占比较高的分别为背俞穴、募穴、五输穴,提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用俞募配穴法。《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临床运用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涉及整个消化系统[15],天枢、中脘等募穴位于腹部,和背俞穴脾俞、胃俞等,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会聚的部位,俞募配穴法比单穴治疗和局部取穴治疗疗效更佳。
3.2 关联分析 本研究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支持度排前五位的是足三里→天枢、下脘→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足三里、天枢→中脘。泄泻、腹痛多为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其机体阴阳气血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亏虚,足三里属于保健要穴,具有益气健脾,生发胃气之功效,搭配天枢或中脘,有很好的补益功效。彭洪皓[16]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足三里和天枢穴针刺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的大鼠,比单独使用足三里、天枢穴进行针刺疗效更佳。下脘、中脘、天枢采用局部取穴,常用灸法互相搭配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腹部;足三里为胃下合穴,在下肢;两者配伍,既有腧穴的近治又有循经远治之功效。
3.3 聚类分析 运用SPSS 22.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频数超过20次的穴位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4个聚类群,第一类主要为理气止痛,活血行气,和胃健脾,如天枢、足三里、中极、下脘;第二类主要为益气健脾,和胃止痛,如胃俞、脾俞、中脘;第三类主要为健脾益胃,化湿和中,通调经脉,如阴陵泉、公孙、三阴交;第四类主要为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效用,如章门、期门、肾俞等。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较多,每一类针灸处方针对的症状不同,可分为4个聚类群。其中胃俞、脾俞、中脘,更注重脏腑的调节,调理脾胃,以扶正为先。阴陵泉、公孙、三阴交,有化湿、利小便以实大便之功。情绪和气机影响着整个消化功能,有现代临床研究[17]用章门、期门,疏肝解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
3.4 展望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献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处方中,所选取的穴位以天枢、足三里、中脘最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常用的配穴方式是俞募配穴法。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可挖掘出较为清晰明确的用经选穴规律及穴位的配伍特点,上述的挖掘信息亦可为现代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指导及借鉴,同时又可为挖掘针灸古代文献提供思路。但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单纯的以《中华医典》中针灸推拿分部作为检索源,检索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穴位名称不统一,同一症状多种描述;古代文献的缺损等情况,对数据的挖掘、归纳和整理造成了较大的限制。但其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的技术,值得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