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彬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福建 建阳 354200)
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柔和而缓慢的拳击,具有运动连续、运动静态、柔软扎实等特点,太极拳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培养出适合弱者和休闲人群的体育运动。作为医疗康复实践的手段,也是全民健身运动之一。
太极拳融汇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包括医学、哲学、拳击理论、天地阴阳理论、自然与人统一、回归自然等道教内容,在向学生传授这一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特点,始终需要软与硬、硬与软、运动与静态、静态运动的结合,阴阳相互实现“全身无控制,屈占自由”的特点,过这些运动的实践,我们可以揭开神秘面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太极拳前后移动时,应明确两条腿伸展和屈膝的交替运动。两条腿依次弧线画圆就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图,当教太极拳按手时,两个学生的手臂相互连接,这就是阴阳的太极拳图。
太极拳的基本形式包括:手形、步形、准备势、站桩式和缠绕丝。由于太极拳基于不同的弧形曲线,学生必须尽可能伸展动作以克服紧张和身体的僵硬。应该强调动作的弧形曲线,体验手臂和手腕的旋转,避免关节的卡死和身体的僵直,努力做到灵活自然。基础训练的数量和时间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当前的基础确定。学生必须掌握动作的行动要点、自我纠正和练习方法。
1.1 先方再圆。对于体育能力基础差、协调性不好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太极拳分解成广播体操的直接动作。我们称它为基础太极操。当我们开始教学时,我们需要提醒学生们在不用力的前提下做太极操。教导学生们姿态可以挑高一点,动作可以卡顿,或者我们可以停下来思考运动的关键点。当我们熟练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的向动作的画圆、灵活性和运动的连贯性发展。教学方法“先正后圆”可以尽快的让学生掌握太极拳,但要及时捕捉圆的变化。方圆教学的结合,教学速度比普通教学更快、效率更高,比从一开始就强调动作一致性、动作灵活性和身体扩展性也更加符合教学初学者的原则。
1.2 先快后慢。对于第一次接触太极拳的学生,我们可以先使用快速练习动作的方法,这不仅把原来的慢动作变成快动作,而且让学生感到课程的活跃和生动有趣。例如陈氏的19氏太极拳应该在3分55秒之内完成,现在时间缩短到2分10秒,这使得太极拳演示的更快,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学会了整套动作,教师就要使太极拳的速度恢复正常。教师必须根据太极拳的运动动作和技术要求督促学生练习,特别强调:(1)太极拳运动是柔和圆润;(2)速度要缓慢均匀;(3)手、眼睛、身体方法和步法是一致的。
2.1 解释教学方法。教师要使用简短的语言来解释动作规范、要求、要点和关键细节。教师应该根据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解释起来应该是有趣和有启发性的。常见的解释方法是术语话、形象化、单一话、和口令话。例如,在教学口令中转换的时候中间应该有一个拖音,例如:上前左野马分鬃即野马前面有一个间隔时间的拖音。语气柔而慢,这样口令节奏既符合太极拳连绵不断的特征,又提醒了学生动作的要求和规范。
2.2 示范教学方法。在太极拳课中,要把教学示范放在教学的首位。通过正确而规范的展示,让学生能够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的要点,达到良好的视觉直观效果。当老师演示时,教师应该尽量表现出动作的精神、形状、气势、和力量,让学生可以初步建立创造出完整的动作形象。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动作的要点,就要合理的使用不同的示范位置,通过几个示范位置清楚地看到一些复杂的动作。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加快示范的速度,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示范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帮助他们加深印象,以更好的学习太极拳。
2.3 领做教学方法。领做口令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指令,也是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前方做动作时,后面的学生们可以细致揣摩动作的要领,掌握太极拳组合套路和运动方向。
在领做时教师应该站在运动方向的斜对面,这样和学生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随着动作的变化,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方向领做。总之教师的领做就要做到让学生看的见,观看清为原则。
2.4 静态消费教学方法。由于部分学生肌肉敏感度低,自我肌肉控制力低,教师可以在太极拳课前采用站立立桩的方法,如站马步等静态消耗方法,以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我们还可以采用腿部控制和腰部控制的方法,如用一只手扶住墙,一只腿站立,控制时间,坚持站立,让时间从少到多,逐步增加,注意动作,让学生体验肌肉力量增加的感觉,让学生体验肌肉力量与静态消耗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好处,学生可以有意识的规避错误,教学过程中会更加的流畅。
2.5 比较分析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动作规范不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动作的路线、结构和特点找出差异。通过正确的对比,学生可以找出错误点从而修改原来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动作,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技能时,应不时的运用对错比较来解释学生的错误动作,例如在教授“左右蹬脚”动作时,学生有动作错误时,像俯身弯腰和提踵送髋等动作错误。教师可以分别使用正确和错误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动作的关键点。因此,运用对与错的对比,是防止错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6 视觉图的教学方法。在太极拳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太极拳简化图让学生观看动作的要点和步骤,这样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动作,达到双重努力的效果,如果你在教42式太极拳“转身莲花脚”运动,老师不能慢慢显示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通过简化图教学,可以逐一的显示“踢、提、抬、推,拍”的技术细节。让学生通过太极拳简化图的要领学习,加深太极拳套路的印象,提高太极拳的熟练度。
太极拳具有自己本身的独特性和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其运动路线复杂。组合拳包括前后连接、连贯性和节奏性,教师必须注重解释和演示,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静耗体验教学法和对比分析教学法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快学习和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