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虎
(青海省大通县第七完全中学 青海 大通 810100)
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而言,知识点有大量的增加,而且综合性、系统性更强。许多抽象的概念和数学模型的出现就要求学生有更多归类、归纳的思想,总结出典型的例题更有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对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也许学生没有掌握自学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有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不愿投入太大的精力在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高中生如果不调整学习方法,只一味地努力,屡屡碰壁之后可能会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1 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课前的学习和课后的总结归纳等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传统的课堂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收知识,这种模式下学生课前主动预习的可能性会减小,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被动地学习一些知识点。而课前预习的作用是学生发现问题,会对要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可以做到对知识点的真正理解,也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进行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这样学生们会思考如何能把自己得到的结论以大多数人能懂的方式告诉大家,又或者在课堂展示中其他同学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为展示小组如何回应这些问题。这种方式就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1]例如在《函数的应用》这一章节中,可以将不同函数的应用分配到不同小组,让小组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讨论后给同学们展示,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课后的归纳的总结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归纳整理笔记本和纠错笔记本,每一章节的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方式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将本章节所遇到的典型例题或错题详细记录,并注明用到了哪些知识点。这种归纳总结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转变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体验。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但主体是学生。增强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体验感,有助于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学期过程性考核的部分可以将学生自学的过程记录在册。在考核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看每次的分数,同时也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进步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激励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学习。[2]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时候,教师可随机抽取不同的学生进行预习效果的抽查,能够顺利并准确无误回答正确答案的同学可以在平时成绩加一些分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3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体会数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可以让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生一旦具备了学习兴趣,就会去主动探究知识,从而促进自身自学能力的提高。如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向学生们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同时也让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看到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同时对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更加清晰,这比死记硬背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有更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课堂,提高学生的专注度。[3]
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高中数学教学要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目标。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仅仅是掌握知识点和进行题海战术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才能将知识点灵活运用到解题中,如何在复杂多变的题型中发现本质并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这就需要学生除了老师上课讲授之外,要再分配相应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将知识在脑海中构建成完整的体系,这些精细加工策略都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自主学习无论是对于高中数学,还是对其他学科,无论是对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是对学生一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结合高中生心理、思维的发展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不断创新课堂,改变方式,旨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