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粮仓作为古代社会粮食存储的主要设施,其建设和发展与当时城市社会、经济形态及演变息息相关。对古代粮仓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清代粮仓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涉及粮仓的制度、类型、功能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如唐林生的《清代的常平仓制度》、[1]牛敬忠的《清代常平仓、社仓的社会功能》、[2]陈春生的《清代广东社仓的组织与功能》[3]和《论清末广东义仓的兴起——清代广东粮食仓储研究之三》、[4]冼剑民的《清代佛山义仓》[5]及马幸子的《养民的地方实践——国家视角下的清代广东备荒仓储》[6]等文献均对粮仓的有关问题作了深入而有效的考证。然而,以地理空间视角探究古代粮仓建造的选址、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与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据此,希望在学界现有对清代粮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包括《广东通志》《广州府志》《番禺县志》《南海县志》等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在空间视域下探析古代广州城粮仓建设与发展特征,重点剖析清代广州城粮仓建造的选址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形态变迁之间的关系,试图为古代粮仓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进行有益的探索。
广州城自秦代建城后,因应朝代的更迭,经历多次修建和改造,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秦汉时期的缓慢发展阶段、宋代时期的初步发展阶段和明清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秦汉时期,广州城地处岭南地区,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在自然地理因素等制约下,广州城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根据曾昭璇教授研究,[7]至宋代,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和海洋贸易快速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迁移,广州城有较明显的发展,并演化出三个城区,即子城、东城和西城。明代,鉴于宋三城各有城濠环绕,交通不便,洪武三年(1370)整合宋代三城的城垣和濠渠,衔接成连为一体的城郭。《永乐大典》的《广州府境之图》[8]可大致反映当时三城合一的情况。为恢复经济,适应人口增加,洪武七年城北扩张至越秀山。嘉靖四十四年(1565)建立南城,也称外城。从明崇祯《南海县志》的《隶省城图》[9]可见,城北扩展至象岗山、沿着越秀山北桂花岗南,经山水井、越秀路到大东门,城南扩至今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一带。至清代,广州城受限于越秀山和珠江北岸,同时主要依靠珠江水运与外界联系,珠江北岸沿江地区成为商业活跃区域。清代广州商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空间扩张。顺治四年(1647),为进一步推动珠江沿岸的商业区,广州城向东西扩张,兴建东西两个翼城。东翼城城墙呈东南走向,即今万福路南转越秀南路至珠江沿岸,西翼城城墙呈南北走向,即今一德路南转人民南路至珠江沿岸。本文研究的广州城范围即为以上明清新老二城,以及清代扩建的双翼城(见图1)。
图1 :清代广州城示意图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的整理和分析,广州城粮仓的建设经历了清顺康时期的起步阶段、雍乾年间的鼎盛时期及乾隆以后的逐步衰落时期。
清顺康期间,天下初定,万象亟待革新,广州城建设有预备仓、永丰仓、石龟仓、义仓、恒裕仓等多个粮仓。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顺康时期广州城粮仓建造及选址情况
顺康期间,广州城的仓储设施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不多,多数沿用旧仓,但是位置有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清初广东从战乱中逐渐恢复过来,社会未稳定。顺治十一年(1654)下昭要求全国积储建仓,[10]但并未在广东实际推行。顺治六年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两藩入粤,攻下广州城,“怒其民久相抗,凡丁壮轧诛戮,即城中驻兵、牧马营造”。[11]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和康熙二十三年收复台湾后,广东经济才有初步发展。
(2)广州城内的粮仓多数是沿用明代旧仓改建而成,但明代的永丰仓、义仓、预备仓等大多设在城西北,清初迁设在外城,后来又迁移内城。
图2 :清代不同时期广州城内粮仓的建设、废弃和现存情况
(续上表)
清初两藩在城中驻兵、造营,城内所有文职衙署都设于外城,平藩后复迁内城。据康熙《番禺县志》[12]载:
番禺县宋熙宁二年创建,明洪武二年修之。顺治七年两藩入广老城驻扎各营,知县杨交泰择地,措资移建新城小东门内清水濠街,康熙二十二年奉旨迁入内城,康熙二十五年原署建复。
又康熙《南海县志》[13]载:
南海县治,国朝顺治八年建署于新城晏公街道,因平靖两藩官兵驻扎旧城,文职各官衙门于新城权设,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奉旨各衙门俱入旧城知县郭爾戺详允捐俸建衙署于早亨坊。
基于同样原因,各粮仓位置也在平藩前后有所变化。南海县预备仓始设在外城晏公街县治东。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南海县署迁复内城,改设在早亨坊内县治东。
明代,番禺县预备仓因“清军察院行台在郡东南预备仓右”,[14]结合明嘉靖《广东通志》的《广州府舆地图》[15]考察,位于今北京路东侧市工人文化宫附近,也称石龟仓。清代沿用石龟仓,位置迁至文明门外天马巷、广南韶道前(今清水濠一带),康熙年间修建。除石龟仓外,清代番禺县另一个预备仓在县治前康熙年间修建。建于康熙四年(1665)外城小东门内清水濠街的恒裕仓,从建废时间、选址情况分析,应是番禺县的预备仓,清初县署设置在外城的时候称恒裕仓,康熙二十二年番禺县署迁复内城后,改称预备仓。
明清两代永丰仓是储放军用米谷的。[16]明《永乐大典》的《广州府境之图》[17]上标注着两处永丰仓,一处在花塔街净慧寺的花塔西边;一处在拱北楼西侧,今西湖路的东侧。[18]顺治十八年(1661)永丰仓迁到外城的水母湾,康熙四年(1665)又迁到素波巷。
雍乾时期,是广州城粮仓兴建的鼎盛时期。期间广州城内共新建15个粮仓(见表2)。
表2 雍乾时期广州城粮仓建造及选址情况
(续上表)
雍乾时期,广州城粮仓的建设得到充分发展,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等特点。主要是经过顺康时期的恢复,社会处于上升发展期,政府实施一系列仓储、管理、建设的制度,粮仓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得到较好的解决。
(1)“续生人丁永不加赋”[19]和“摊丁入亩”[20]的实行。将康熙五十一年(1712)政府所掌握的人丁应征丁银固定,作为今后每年征收丁银的常额依据,以后“滋生人丁”,永远不再征税。尔后政府进一步改革实行“摊丁入亩”,把人丁应交纳的丁银总额平均摊入到全国各省诸州县的田赋银中,按每田赋银一两均摊丁银若干计算,一起输纳征解。“摊丁入亩”实施后,减轻了农民负担,简化税收程序,防止官员贪污舞弊。同时,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有所扩大,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
(2)雍乾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粮仓的建设。一方面增加粮食储量、兴建粮仓,政府多次下令将省内其他积谷较多的地区或省外(广西、湖广等)的粮仓调拨粮食运往广州府粮仓或广东省省仓作备用。[21]此外,政府规定新建粮仓,每间给银二十两、米五百石;对于那些年久倾圮的仓廒,要求把维修预算上报,在公款里动支修盖。[22]一方面防止粮食亏空,规定盘查仓谷常态化,对在买办籴粜时侵渔挪移、中饱亏空者严惩。[23]雍正元年(1723)要求查明州府县卫的积谷,春季按时价存七粜三,秋成补仓,有盈余要报明,不时盘查,并将粜买谷石价值数目造册备查,若有官吏中饱亏空,指名题众。[24]在政策支持下,广州城内粮仓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3)设置了常平仓以外的多个官仓,下放官仓管理权。雍乾年间,广州城内增设有广粮通判仓和广州府仓。广粮通判仓有三座,为正南仓、中南仓、木牌头仓;广州府仓有永丰仓(素波巷)和大有仓。广东常平仓的买办需求很大,广东借由商人从广西贩卖余粮接济,[25]粮价波动不定,商人时有哄抬粮价,[26]买办压力大。乾隆年间,在常平仓之外,准各地因地制宜设立粮仓,增加仓储,以便地区之间调剂接济,缓解买办压力。[27]因此,雍乾年间广州城增设了多个官仓,以便增储粮食,缓解周边县城的仓储压力。如“按三水县原额贮广益仓谷因廒座不敷,详明拨谷三万八千九百一十八石五斗零寄贮通判仓”。[28]同时,政府也进一步下放粮仓的管理权,把粮仓的日常籴粜、买补、调拨、维修等都归县政府管理,提高了粮仓的救济能力。如将原广州府仓的永丰仓(素波巷)和大有仓,划归理事同知和县政府管理。[29]
(4)新增设漕谷仓。清代时有将各地漕粮截留全部或部分在本省,或运往他地建仓贮备,用于灾荒赈济,平粜粮食价格。乾隆八年(1743)广州总督策楞奏称,由于江西到广东要经过崇山峻岭,而湖南到广东有水路,建议把原来截留江西运往广东的漕粮,换成截留湖南的运往广东,而把江西的运往湖南,以节省路费。[30]漕粮虽机动性大,但广东处于湖广漕道以外,交通并不便利,要积储粮食以便不时之需。广东地区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粮食价格的稳定和粮食的充足对于广东地区的发展尤为重要,能促使更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转向手工业或者商业发展。在此社会背景下,乾隆年间在广州城多设了两个放置漕谷的粮仓。
(5)番禺县新增屯仓。卫所制度作为明代重要的军事政治制度,职能包括屯田、防御、漕运和军器管理等。明洪武年间,广东就建制诸卫所分布要害,[31]省城广州作为广东的政治中心,设前卫、后卫、左卫、右卫四卫。[32]卫所均有自己的屯田,是其重要经济来源。[33]清代沿袭明代卫所旧制,顺治三年(1646)制定屯田官制,大部分卫所管辖着大量的屯丁和屯田。直至雍正三年(1725)卫所裁汰,各卫所屯田悉归各州县管理。[34]原驻守番禺县的屯兵,有广州左卫十一屯、广州前卫十五屯、从化守御千户所十屯,归并番禺管理。[35]故雍正八年(1730)番禺县新设屯仓,或与裁撤卫所,广州左卫、前卫、从化所的屯田粮丁归附番禺县管理有关。
(6)增设军仓裕信仓。明初,广州已成为岭南政治军事要地,粮储额需增多,城内有两座永丰仓储备军粮。[36]清代广州作为省府,平定“三藩”后广州城驻防八旗汉军兵,军署衙门、各营房、箭道场、马场大多设在城西。自大北门至归德门止,直街以西概为“旗境”,[37]各军营都设有自己的营仓。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立永丰仓作为军队的粮仓,专储各属解省供八旗驻防的兵米,以供应兵饷、官禄,军需。雍正年间,政府认为民间有常平仓可以平粜接济,兵营的兵丁和家属除月饷米外,别无资籍,若遇到灾荒或青黄不接之时,将无粮可用。故在雍正五年(1727),在城西旗境内增设裕信仓,以备粮食可借给旗营兵丁。[38]
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时期,广州城粮仓发展进入萎缩期。此间广州城内兴建的粮仓,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乾隆以后广州城粮仓建造及选址情况
乾隆之后,广州粮仓的官仓建设衰落,新建的粮仓以义仓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有四。
(1)粮食紧缺。乾隆中后期以后,人口快速增长,乾隆五十八年(1793)与康熙年间相比,人口“计增十五倍有奇”,[39]土地总面积无法大规模递增,农业生产力也没有根本性突破,故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的增长,粮食供给紧缺。
(2)政治腐败,官吏徇私舞弊,粮仓缺谷严重。乾隆后期,仓储管理的种种矛盾突显,粮仓缺谷严重,买补亏空是粮仓管理的重点。广西省要负担广东粮仓的买补谷石,嘉道时期两省粮食纠纷不断,雍乾时期的省际买补的政策基本无法实施。加上官员将所存稻谷私行变卖、挪用或侵盗,私吞谷粮的现象屡发,没有及时购买粮谷,加剧仓库亏空。
(3)社会动荡,仓储及其设施破坏严重。咸丰年间广东地区的天地会起义、太平天国等农民暴动,影响了生产,直接毁坏粮仓,或被政府用于赈济、军粮,或被起义者征用,仓谷损失巨大。政府管理监督体制名存实亡,仓储制度迅速走向衰败。
(4)粮市发展。在赈济救灾方面,政府和民间绅商利用广东米粮市场流通优势,可以弥补粮仓仓储不足。同时,道光四年(1824),两广总督阮元奏请“准令各国夷船如有专运米石来粤,并无夹带别项货物者进口时,照旧免其丈输船钞”。[40]可见国际市场的粮食也开始通过海运大规模流入国内。
(5)义仓普设。义仓逐渐发展成为清末积粮备荒的主要仓储形式。康熙十八年(1679)始倡建立社仓、义仓。[41]政府拟用官仓作为州县积粮备荒的措施,而义仓、社仓的仓谷就用于村镇的备赈。[42]顺康时期政治环境不稳定和经济生产没恢复的条件下,广州城沿用明代察院义仓。但康熙晚年对于民仓的设立仍有诸多顾虑,担心地方奉行不善,会于民不利。[43]雍乾年间,政府仓储备荒政策侧重于发展官仓和社仓,“备荒之仓,莫便于近民,而近民莫便于社仓”,并制定了社仓的劝捐、收息等管理办法。[44]嘉道时期,政府因官仓和社谷流弊甚多,“近来官为经理,大半藉端挪移,日久并不归款,设有存余,管理之首士与书吏,亦得从中盗卖,倘遇俭岁,颗粒全无”,[45]买办困难,迫于备荒的压力,才逐步扶持义仓的发展,拟调动官绅商人的力量,发展粮仓积谷备荒。如惠济东西义仓,总督卢坤因救灾需要而创议筹办,道光十七年(1837)总督邓廷桢、巡抚祁顷及官绅商民等,共集捐银十二万四千九百八十二两,政府给予仓地,除修仓费用外,尚存捐项银,四成买谷存储,六成发商生息。这种士绅倡办、官商捐输、并且置产收租、发当生息的运营方式的粮仓,恰恰贴合清末广州城新兴商人商业发展需求,顺应米粮市场流通而实储减少的变化趋势,从而补充备荒仓储制度,解决了官仓无力买办、经营管理困难的问题。根据陈春声考证,咸丰年间的社会动乱,促使广东常平仓、社仓制度瓦解;咸丰至光绪年间,全省义仓发展达到空前规模。[46]
粮仓建立在官署附近,方便政府监管,有利于仓谷的调拨,对乡镇的各种情况作出快速反应,确保社会稳定和调拨方便。清代广州城分布在番禺县署附近的共有4座仓,分别是常平仓(番禺县署左)、恒裕仓(番禺县治后)、漕谷仓(番禺县堂左)、预备仓/子来仓(番禺县治前);分布在南海县署附近有预备仓(晏公街县治东)、预备仓(早亨坊内县治东);清代粮储道附近有7座仓,分别是义仓(粮储道右)、豫丰仓(朝观街)、大有仓(朝观街)、预备仓(起云里)、常平仓(朝观街、起云里)、西湖仓(西湖街)、惠济东西义仓(西湖街);布政司署附近有永丰仓(后改容丰仓)。可见,县署附近设有官仓,主要是强化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粮食贮存,积极备荒,确保粮仓米谷充实,方便赈贷救荒;另布政司管理民政、粮储道管理漕粮储存和运输,周围分布着多个粮仓,有助粮谷地及时调拨和存储。
古代的寺庙有社会救济的功能,当遇到灾难,寺庙利用自身社会地位筹集善款参与赈济救助、收留灾民,但时效无法保障。而政府的救灾赈济又有一套组织程序,也时会影响救灾的效率。政府如果委托寺庙主持部分的赈济工作,必将大大提高灾荒赈济的效率。明代的永丰仓就建在花塔街净慧寺西边。清代广州城内城惠爱坊的永丰仓分布在城隍庙东,建在西湖路上的西湖仓、后来的惠济东西义仓分布在大佛寺后面。粮仓建立在寺庙周围,更有效的发挥政府与寺庙的社会救济功能,提高仓谷赈济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旧官署或旧粮仓的选址都经过精挑细选,且面积和规模较大,保证了粮仓的建筑用地规模,同时具有一定的基本格局,稍作改造即可使用。如表4所示,共有9座粮仓是利用旧官署或旧粮仓改建而成的,如仁和里的常平仓是政府原设为军队练习射箭的场所,非常利于建造规模大的粮仓。
表4 :利用旧官署或旧粮仓改建粮仓的统计表
在古代,将粮仓设在重要水运通道附近是非常合理的,方便粮食调动和供应,降低成本。清代广州城的粮仓分布,大多靠近江岸、码头、濠渠。广州有常平仓(监谷仓)、漕谷仓等近20个粮仓是建在外城的珠江岸边和沿江码头边。主要原因是清代广州外城的商业较为发达,交通便利,珠江边原来分布着许多小河渠道,便于各州县往来的粮船运输。而内城,由于地势北高南低,自然水系以白云山为主要源头,自北向南流,流到城内。北宋广州城开始在城内自然水系的基础上修建渠道,称“六脉渠”,广州城六渠明清渠道走向多有变化,各年代的记载均有差异,但依据文溪支流修建的渠道一直被保留下来。[47]清代,还多次疏浚城濠和六脉渠,宽阔可行舟船,粮仓也大都分布在城内水路旁。
图3 :清代各时期广州城主要粮仓的空间布局
古代粮仓的选址多选在高亢之地,防内涝、防潮。广州城是建立在台地之上,台地表面起伏和缓,广州台地在越秀山以南,期间有许多岗地,如坡山、番山、禺山,有河谷错落其间,整个台地从北向南倾斜。[48]其中高于海平面15米以上台地的粮仓从西到东集中分布在五处地方:一是建在仓前街的裕信仓(稻谷仓)、义仓,明代此处已设有预备仓、永丰仓、义仓等多个粮仓;二是建在起云里的常平仓,朝观街的常平仓、大有仓、豫丰仓,该地地势较高,并有右一脉濠渠经过,排水顺畅,是理想的粮仓选址;三是建在禺山岗地上西湖路的西湖仓、惠济东西义仓;四是建在番山岗地上城隍庙西的永丰仓(容丰仓);五是建在仓边街福恩里的漕谷仓、仓边街仁和里的常平仓(监谷仓)、仓边街的安平仓,仓边路一带本是宋代盐仓所在地。这些粮仓,地势较高,排水方便,无洪涝威胁,保证粮食安全。
注释:
[1] 唐林生:《清代的常平仓制度》。《衡阳师专学报(社会学科)》,1989年第3期。
[2] 牛敬忠:《清代常平仓、社仓的社会功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3] 陈春声:《清代广东社仓的组织与功能》。《学术研究》,1990年第1期。
[4][44]陈春声:《论清末广东义仓的兴起——清代广东粮食仓储研究之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 冼剑民:《清代佛山义仓》。《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6] 马幸子:《养民的地方实践——国家视角下的清代广东备荒仓储》。《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
[7] 曾昭璇著:《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第二、三章,1991。
[8][17][明]《永乐大典》卷11905,《广州府境图》,中华书局,2012。
[9][明]朱光熙修、庞景忠,麦懋藻纂:(崇祯)《南海县志·卷1·舆地志·隶省城图》。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72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三十四册》,广州出版社,第188—189页。
[10][24][28][清]金烈、張嗣衍修,沈廷芳纂:(乾隆)《广州府志·卷12·仓储》。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66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二十八册》,广州出版社,第275、276、268页。
[11][清]郑荣等修,桂坫等纂:(宣统)《南海县志·卷2·舆地略·一》。《中国方志丛书·第一八一号》,成文出版社,第363页。
[12][清]孔兴琏修,彭演等纂:(康熙)《番禺县志·卷4·建置》。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76 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三十八册》,广州出版社,第343页。
[13][清]郭尔戺、胡云客修,冼国干等纂:(康熙)《南海县志·卷2·建置志·仓署》。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72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三十四册》,广州出版社,第541页。
[14] [16] [18] [36][明]戴璟、张岳等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28·仓廒》。《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38史部·地理类》,书目文献出版社,第477页。
[15][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卷1·图经上·广州府舆地图》。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誊印,第6页,1977。
[19][20][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96·卷121·食货二·仓库》,《第一三册·卷120至卷129(志)》。中华书局,第3546页,1987。
[21][38][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道光)《广东通志·卷169·经政略12·积貯》。道光二年(1822)刻本,国家图书馆影印本,第4、2页。
[22][民国]陈伯陶修:(民国)《东莞县志·卷19·建置略四》。东莞养和印务局,第567页,1927。
[23][清]戴肇辰等修,史澄、李光廷纂:(光绪)《广州府志·卷71·经政略二·积储》。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69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三十一册》,广州出版社,第416页。
[25][26][47] 陈春声著:《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4、170页,2010。
[27][清]崐岡、李鸿章等修:《大清会典事例·卷192》。中华书局,第194页,1990。
[29][清]崔弼、陈际清纂:(道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卷18·志仓储》。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45 第三十四辑·史部地理类第十三册》,广州出版社,第141页。
[30][清]《高宗实录》卷202,乾隆八年(1743)十月癸丑。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卷31·政事志四》。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誊印,第764页,1987。
[32][明]戴璟、张岳等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0·公署》。《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38史部·地理类》,书目文献出版社,第210页。
[33][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卷26·民物志七·屯田》,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誊印,第631页,1987。
[34][清]金烈、張嗣衍修,沈廷芳纂:(乾隆)《广州府志·卷14·兵制2》。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66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二十八册》,广州出版社,第325页。
[35][清]任果、常德修,檀萃、凌鱼纂:(乾隆)《番禺县志·卷10·兵防》。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277第三十五辑·史部方志类第三十九册》,广州出版社,第143页。
[37] 黄佛颐编撰:《广州城防志·卷1》。广东人民出版社,第23页,1983。
[39][清]《高宗实录》卷1441,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一月戊午。北京:中华书局,1986。
[41] 王章涛编著:《阮元年谱》。黄山书社,第751页,2003。
[42][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1·食货二·仓库》,《第一三册·卷120至卷129(志)》。中华书局,第3559页,1977。
[43][清]《清圣祖实录》卷88,康熙十八年(1679)二月丁卯。北京:中华书局,1986。
[44][清]《清圣祖实录》卷294,康熙六十年(1721)九月丙申。北京:中华书局,1986。
[45][清]《清世宗实录》卷26,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戊申。北京:中华书局,1986。
[46][清]《清仁宗实录》卷50,嘉庆四年(1799)八月丙午。北京:中华书局,1986。
[48][49] 曾昭璇著:《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64、5-7页,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