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芬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宁德 352100)
音准对小学生合唱音乐的学习举足轻重,小学音乐合唱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活泼开朗的性格,树立对音乐学习的信心,那么培养小学生的音准可以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明确合唱音准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找到小学生在合唱中音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研究小学生合唱中音准培养的有效对策。
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它与独唱不同,合唱可以增加学生的智慧,提高合作能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通过合唱经典的歌曲也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提高朗诵的水平。学生想要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习音准,学习音准是学习音乐的敲门砖,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如果没有音准,唱出来的可能不再是音乐,而有可能是噪音。没有音准,音乐就会失去美感,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对学生来说只会变成一门枯燥的课程,同时音乐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1]。
2.1 学生音乐感存在差异,音准差的,发音不对的忘词的,多练习。手指有长短,树木有高低。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学生的音乐感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更强,经过教师指导便可以唱出美妙的音乐,但是有的学生先天五音不全,不能正确的把握音乐的节奏,经常唱歌跑调,在合唱中不能和其他学生做到步调一致,那么,这些学生就需要后天加倍的努力。还有学生对歌词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到合唱时的音准,唱歌时学生忘词会影响学生的发挥,合唱中唱错歌词会显得特别突兀,学生就会感觉难堪,便失去对音乐的把控。所以,在合唱中每位学生都要把歌词烂熟于心才能合唱的效果。对音乐感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不断训练下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2]。
2.2 教学误导。在音乐学习中,由于缺少音准知识的,在合唱中,就会把唱的不好的问题都归结到没有好好练习、对歌词的熟练程度不够、听的次数太少等等原因上,通常会忽视个别学生音准差的问题。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音准问题的关注,学生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也无法及时纠正。还有一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音准问题,但是认为对于小孩子来说,音准存在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进行纠正。还有一些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不足,发现学生有音准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纠正,就让这些问题不了了之。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误导。所以,音乐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关注学生的音准,能够发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不足,并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
2.3 外部因素影响。小学生音乐合唱音准问题受外部的影响也特别大,如一首歌可能会有很多人翻唱,就不会不同版本的伴奏,同学们既有可能对更改旋律后的歌曲更加熟悉,因此,在学习原唱的时候,很容易改不过来,造成音准问题。没有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挥手也会对学生音乐合唱时音准产生影响。另外歌曲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歌曲和学生们的努力同等重要。比如在一个合唱团里男孩子比较多,选择一首音调比较高的歌曲,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就会比较难唱。
2.4 学生身体发育。每个人都会经历变声期,女生在13-15岁,男生在14-16岁时,因为喉头、声带增长而伴随的声音不自然、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较细润如水;男生的喉内的空间相对较大,声带较宽、较厚,所以音调较雄浑而粗犷。变声期间不宜过度使用嗓子,而且变声可能会影响学生对音准的把控[3]。
3.1 训练学生气息,提升音准稳定性。要把一首歌唱得完美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呼吸,不能正确得呼吸,就可能跟不上节奏,该换气的地方不会换气,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情况。呼吸对于音乐情感表达也特别重要,呼吸不仅决定学生的发声,还影响情感的流露。
所以,要训练学生气息,提升音准的稳定性。
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几种,一是慢呼慢吸,在练习的时候首先要放松,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头摆正,把体内的余气全部吐出。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张,吸气至七八成满,调整吸气肌、呼吸肌地控制感觉,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使气息均匀而缓慢地呼出。按照这个步骤反复练习,呼气的时间要逐渐的延长,直到能达25-30秒。慢吸慢呼在早晨练习的效果最好。二是快吸慢呼,很快的把气息吸入我们的肚子里,然后再慢慢的、尽量拉长的呼出,快吸慢呼可以锻炼学生的肺活量,培养学生气息的耐力。三是快吸快呼,先用最放松的状态叹一口气,即吐气,然后吸气进腹部,然后再吐气,这样一直循环反复的练习,渐渐的找到用腹部吸气、憋气和吐气的感觉。可以小声有力度的练习“嘿”“哈”“嚯”,小声有力道的喊“一、二、一”。四是慢吸快呼,用鼻子吸气,吸的时候肚子向外用力,缓慢的吸气,稍作停顿,吐气时嘴巴聚拢,小腹用力,快速的呼出,尽量做到吸气的长度是呼气长度的2倍。
3.2 “轻声”歌唱,有益于掌握音高。实践证明,轻声唱法是学习唱歌,把握音准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轻声唱法因为声音比较轻、小,所以学音乐时会比较自然轻松。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嗓音[4]。
轻声唱法包括几个阶段:一是哼唱,哼唱是音乐教学中特别常用的方法,学生利用哼唱的方法可以找到发音的感觉,哼唱的方法有开口和不开口,不开口哼唱如m,开口的ng,利用哼唱方法可以缓解疲劳,感受声音的共鸣,有助于掌握音高。二是小声唱,学生们利用哼唱学会了音乐的旋律后,可以小声的唱,小声唱出来可以检验自己是否能完整的唱出这首歌,在感觉不会的地方多加练习,也避免了大声唱的尴尬,跟着原唱学习的时候小声唱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哪些音和原唱的拍不一致,检验自己有没有抢拍或者漏拍。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发现自己学会了一首完整的歌曲,也有利于建立建立学生的自信。三是假声唱,每个人都会使用假声,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高音上不去的问题,如果不使用假音,很多歌曲,我们长的音调比较高的地方的时候会有喉咙发紧的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就可以真假音混用,提高我们的音调。
如果想要呈现一场完美的合唱,就离不开一个有领导力的合唱指挥,合唱指挥是合唱团的中心,也是音乐的表演者,它肩负着整个合唱的情感发挥,表演的美感,好的指挥员可以给整个团队带来自信,所以不好的指挥就会让整个表演失去美感,把整个团队的节奏带偏。所以要科学的选择一个指挥,他就需要有好的听觉,能把握住整首音乐的节奏,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带动大家用歌曲表达情感。有了一个好的指挥之外还需要恰当的歌曲,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是每一首歌都适合用来合唱,也不是任何一首适合合唱的都适合他们。选择合唱的一定是要能抒发群体感情的歌曲,小学生一般就是爱国、励志的歌曲,然后确定是否适合所在的合唱团唱,还需要确认一下男女比例,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唱的声调不同,对于一些高音,女生唱的歌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歌曲的曲调的变化也不能太多,学生们不好掌握。但也不能太平,那样无法表达感情,会让人听起来比较乏味[5]。
3.3 重视旋律的起始音。音乐是一个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过程,所以将其分为起始音、经过音和延留音。起始音是音乐开始时的稳定状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起始音。在大调中,音的稳定性排序为1356247,在小调中,音的稳定性排序为6132475。在大调的歌曲中,我们几乎都会用C和弦来开始,因为它比较稳定。在大调为主旋律时,我们经常用的起始音就是135,而在小调中,我们常用的起始音就是613,这样就会有起始的感觉。在合唱时,有两种开唱的方式,激起和舒起,开始唱时要先慢慢吸气,先出气再出声,确定好发出声音的音高和音量,第一句歌声出来就奠定了整首歌的基调。所以起始音也是尤为重要的。培养小学生的音准就有助于准确的把握旋律的起始音。
小学音乐合唱中音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的培养学生音准,研究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教师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与学生沟通,纠正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的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