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控制及节税探讨

2021-11-22 22:20:39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节税发票增值税

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

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而在各种灾难和疾病威胁下,社会中对于药品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全国范围内规模不同的药品销售企业共同瓜分该片市场。而那些疗效相同的药品可能被多个医药企业同时生产,加剧了药品市场的行业竞争,而药品销售企业处于药品消费以及药品生产这一中间环节内,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为药品销售企业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各种税务风险问题。

一、药品销售企业

药品销售企业处于药品整个流动渠道的中间环节,即产业链的中游位置,药品销售企业从上衔接药品生产企业,下方对接医院和药店两种销售出口,同时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因为流动渠道中药品的特殊性作用,部分药品制造企业在达到某种生产规模后,便会自主投资组建药品销售企业,并重点经营自身的生产药品,同时也会兼顾其他企业产品,这种形式的企业便是子弟兵公司。而觊觎医药市场中的丰厚利润,某些其他行业内的资金也开始流向医药市场,并创建不同专业药品销售企业,参与分销不同医药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不同药品,该种形式的企业便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中间商企业。因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利润丰厚,同时存在十分严重的过票和走票现象,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税务监管不足[1]。

二、药品销售企业相关涉税风险分析

药品销售企业相关涉税风险通常处于下游出口和上游入口两个环节当中,而在上游阶段所涉及的增值税对于下游各个环节中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会产生较大的涉税数量。

(一)增值税偷逃

上游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对增值税发票进行高开,从而偷逃增值税。该种逃税漏税的行为同样也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中间商所做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相关进项税额,扩大抵扣力度,对药品价格不断增加所形成高额增值税进行偷逃。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医药生产企业会将产品出售给中间商企业,中间商在结算过程中会要求相关生产企业按照远远超出增值税发票数额增开增值税发票,比如将原本价值10万元药品最终开成价格为18万元的产品,不然便会进一步扩大结账难度。医药生产企业无法开罪中间商企业,所以只能言听计从,并按照其相关要求开具价值18万元发票,前往中间商企业结账,而超出实际交易数额对应的8万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是中间商企业根据现实交易的10万元数额进行付款。如此医药生产企业相关财务账面中便增加了8万元应收账款,其属于名存实亡的状态。由于中间销售环节中汇聚了药品差价,而所形成增值税也相对较多,为了对该过程中的税收进行有效逃避,某些企业开始出现要求上游企业高开发票现象,主要是为了把税款顺利转移至药品生产企业内部,最后生产企业只能各凭本事消化高开金额。

(二)偷逃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在下游产业链中,药品销售企业会动用大量现金,对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偷逃,药品销售企业针对下游所形成的回扣是无法避免的问题。部分药品销售企业主要存在两种串现方法:第一是找票,即购买发票冲账,弄出现金,甚至还会购买某些假的发票来冲账,如此便能够顺利偷逃企业所得税。而随着行业监管力度持续提升条件下,产业打击力度不断扩大,找票市场中诞生出一种僧多粥少的问题,加大了经营风险,而其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第二种手段,即开票,利用正规手续,比如签署咨询合同等,通过咨询费用名义来采购各种东西,不能单纯买东西,不然会于会计处理中扩大资产,在某些咨询企业内汇入钱,咨询企业将其中的几个点费用税费扣除后,提取现钞重新返给药品销售企业,咨询企业为药品销售企业所开设的咨询发票可以算作税前,顺利偷逃企业所得税。部分较大规模医药企业直接成立下属子公司,表面上和本企业没有任何联系,主要承担串现工作,满足回扣要求。

三、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控制及其节税筹划措施

药品销售企业相关问题通常是国内医药市场中的不规则竞争以及医药市场特性所引发的。想要彻底解决这种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改善医药市场中的不规范现象,其属于一种长期性任务,为此药品销售企业应该努力在不规则药品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加强税务风险防控。药品销售企业应该控制偷税漏税规模,不然便会酿成大祸。

(一)借助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合法凭证得到税款抵扣

从增值税角度分析,节税工作应该从两种角度出发,第一是借助税收减免政策,第二是合法获得相关扣税凭证,从而得到充足税款抵扣。借助税收减免政策实施节税筹划,满足税法相关精神,符合政府意向。但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导向较为清晰和明确,只有艾滋病药物、计划生育用具和药品等能够实现增值税减免,大部分企业是没有涉及的,所以在节税过程中应该将发展重点放到销项税金和进项税金方面。

相关经济业务发生应该获得合法扣税凭证,特别是一般企业不会注意的办公用品、汽油采购等方面,而上述日常采购工作同样需要获得专用的增值税发票,扩大抵扣规模。企业应该面向全体员工大力普及进项发票,帮助其形成进项发票意识。业务员出差住宿发票、汽油票、高速过路费等,都应取得合规发票,特别是会议费、业务宣传费、产品推广费等发票,是真实交易的,该有的附件都要有,缺一不可。会计人员在审核过程中特别注意业务真实性。近几年国家税务总局在这方面查处力度比较大。只要购物便应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扩展了进项税金,企业便能够有效减轻增值税税负。

出口活动中,应该对药店销售以及医院直接销售两种不同情况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相同条件下,应该选择连锁店充当主要销售渠道,无须动用大量现钞。确认销售过程中,应该灵活选择相应的销售方式,医院回款期假如是几个月,可以选择分期收款。药店如果存在压批现象,还可以统一分期收款。如此能够促进税款有效递延,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削弱现金流压力。假如是面向农村市场,则可结合其他销售渠道进行考虑,比如对基层供销社进行委托,进行产品销售工作,帮助减轻企业税负。

(二)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科学决定企业行为

首先从企业所得税角度分析,整体节税思路应该率先思考怎样利用我国优惠税收政策:比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企业因根据所处的行业,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方面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维护企业合理的税收利益。例如:一、在实际购销业务中,会出现收到的发票不合规现象,但是交易是真实的。因上游企业为了逃避缴纳税款将发票作废,税务机关就会通知企业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前换取合规发票。在跟上游企业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或是上游企业已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那就应根据28号公告,准备6项资料证明交易真实后,企业可以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在平时业务处理过程中,要保存好各种合同、协议,银行单据、出入库单等。二、业务员出差发生的无法开具发票,对方为依法无须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三、企业向商场购买购物卡,用于向职工发放劳保,可以开具“不征税”字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或从新产品优惠、投资方向、设立地点、纳税人身份等层面综合考虑国家相关优惠税收政策,指导公司具体行为活动。

其次还应该根据企业内部人员结构进行合理考量。我国税法鼓励支持企业对相应比例特定人员进行安置和接收,像是专业军人、残疾人等,同时能够进行相应的税费减免,为此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条例,不能采取先下岗职工,然后聘请上岗的措施,滥用相关优惠政策。例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残疾人工资可以全额扣除。在个税方面,企业应合理考虑员工的利益,合理利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这个政策,还有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向每个员工传递这个政策的精神,使每个员工享受这个优惠政策。残疾人还可以享受每个月500元的个税减免,只要在年初把残疾证在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中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上传。就可以直接享受这个优惠政策。如果全年奖金金额大,就应该考虑税金的临界点,全年应纳所得额在哪个范围比较合适发奖金,余下的金额放在工资中发放。

最后,从收支角度分析,应该合理选择有效计量方法,注意收入确定时点,比如合理应用分期收款方法。所支付劳务费用,在扣除个人所得数后便能够顺利合法入账。比如聘请专家所花的劳务费用,在将个人所得税扣除后,将其计入大帐当中,满足税法精神。想要进一步降涉税风险,应该将成本拿出,而药品销售企业也应该明白这项内容。我国当下各个行业都处于重新规划治理过程中,某些行为较为过分的企业一旦被抓住将会遇到无法挽回的后果。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药品销售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税务风险,为此需要企业加强管理,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为了提升企业效益,制定合理的节税筹划方案,降低药品销售企业的涉税风险,促进药品销售企业的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节税发票增值税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7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商情(2016年49期)2017-03-01 17:33:26
房地产企业拆迁补偿节税措施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43期)2017-02-16 13:18:28
论国有企业合并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事项
财会学习(2016年23期)2017-01-07 17:31:16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6 15:25:44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