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在专业课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021-11-22 21:16阚严祯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技工专业课德育

文/阚严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与投入的增加,技工院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越来越多的学生与家长将其列入了择校范畴。为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在就业市场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当前社会环境下,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试图依靠高就业率招揽学生,因而“患上了近视”,片面地将教育教学重心放在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上,忽视了德育渗透,未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1]。

事实上,在社会实践中,技工院校毕业生往往暴露出的是技术能力过关而职业道德不合格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影响技校毕业生和其所在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就技工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与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技工院校对抓好专业课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帮助技工院校培养更多具有一技之长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2]。

一、技工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生源状况欠佳,学生素质不高

据相关调查,技工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初中毕业生,少量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和极少数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德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问题。

1.文化基础薄弱,易产生厌学情绪。

2.精神世界空虚,抗压能力不强。

3.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二)德育课收效平平,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1.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安排较少

虽然一般技校都设置了德育课程,但为了追求技能竞赛成绩和学生就业率,部分技工院校减少了德育课程安排,将多出来的课程用于学生技能训练。

2.技工院校德育课收效平平

技校的德育课设置通常是以通用课本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主,这导致学生容易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视作应试内容,而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将其束之高阁。无法更确切地把技能工作实际联系到谈职业道德,这使这种德育课与学生日后工作脱节,不利于技校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

(三)隐性教育显优势,渗透德育更有效

德育课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属于显性教育,在性质上属于一种以“德目主义”为主的封闭教育。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抵触。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属于隐形教育,这种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渗透过程同时具有隐蔽性与暗示性,更注重体验与分享。教师在探讨专业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属平等关系,学生容易对教师敞开心扉,对教师在课上所阐述的内容观点进行主动思考,从而真正由内心产生认同和接纳。而教师通过具体的专业事例对抽象的道理能进行更具体的说明,让德育教育效果更佳。

二、技工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和专业课教师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缺少重视

尽管技工院校的评课标准中包含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但据笔者调查,许多技校评价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时对课堂上德育目标是否完成缺少重视,评课内容多只关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的意见反馈从侧面也体现了学校对德育渗透的忽视。企业表示,虽然学生第一年即入企能加快他们适应企业节奏的步伐,但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习中暴露出了心理承受能力弱、道德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二)教师在专业课上的德育渗透显生硬

由于学校和教师对德育渗透不够重视,因而缺少针对这一方面教学业务能力提升的学习和培训,即使教师有意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所用方法也未必恰当,往往显得生硬无趣,使学生认为是“大道理”和“说教”而产生排斥心理。

三、技工院校如何做好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将德育渗透列入教学考核标准

技工院校需要研究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包含德育渗透效果测评的教师教学水平考核标准。如果学校不重视德育渗透,那么专业教师也很可能忽略它,转而片面追求技术或理论知识的传授,毕竟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更容易被检验出成果。但如果学校将教师能否在专业课堂上很好地渗透德育作为考核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那么相应的教师将更注重这方面的实践和水平提升。

(二)选择有德育渗透内容的教材

学校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优先考虑能寓德育于专业知识的课本。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一本优秀教材能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进步创造基础条件。

(三)积极与相关行业沟通

技工院校设置的不同专业对口其特有的职业领域和方向,学校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应积极与相关行业进行沟通,了解技能人员在这些行业中的从业状况,追踪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德育表现,收集汇总毕业生暴露的德育问题,并将其反馈给教学部门和各专业教师,使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这部分道德素质问题的渗透。

(四)加强专业教师素质建设

技工院校不但要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应重视教师的德育素质建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观察敏锐,对师德有着较严格的评价标准,只有品学兼优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信服,他们在专业中渗透的德育思想才能被学生接纳和效仿。

除了注重师德外,学校还应培养教师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鼓励教师学习更多人文、经济、科技等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富有知识性和哲理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讨职业问题、社会问题的积极性。

(五)提倡教师积极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

1.提倡教师在生源结构上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技工院校生源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更需耐心,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冷落,并根据学生个人状况因材施教。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鼓励其大胆提问,让其感受到受重视而获得成就感;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在课后可多次约其谈心,找出其行为根源,并结合专业让学生明白成为该行业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需严格自律。

2.提倡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寻找恰当的德育切入点,有效融合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都是不行的。”在技能专业课程的授课中,德育教育是不能强加于学生的。教师要善于在专业知识中挖掘“德育点”,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一方面,这能使课堂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与之相关的德育素养。

3.提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情怀,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师可以在专业课上设置实操情境,让学生扮演相应专业的职业角色,体验和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真正内涵。有意识地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劳动情怀。并组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让他们正视自身情况,改正在职业道德认识上的不足。

4.提倡教师在顶岗实习中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一般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业最后一年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班主任或顶岗专业教师应抓住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契机,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各企业有约束员工的管理条例,教师对实习生的纪律要求需对应企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提早成为守纪律的企业员工,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并积极与企业沟通,让业务能力过硬纪律意识强的学生有留企工作的机会。

5.提倡教师在师生间树立典型,发挥德育教育的示范效应

在专业课教学中可寻找和树立授课教师或听课学生中的典型,以先进事例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列举行业中先进事例来鼓舞学生,但这些案例不贴近学生生活,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以学生身边人物的事迹作为范例,能更直接、深刻地影响他们。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典型事迹通常具有启迪和激励的内涵,以及有关职业道德的针对性,不是为了故事而编写,不能为渲染效果而编纂。

6.提醒教师在德育渗透中把握尺度,切忌颠倒主次喧宾夺主

虽然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不能颠倒主次,让德育“渗透”占用过多课堂时间。专业课必将以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为主要任务,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专业课变质为“在德育中渗透专业教育”,务必要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放在首位。

四、结语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这类人才除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外,更应具有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在专业课中德育的渗透,已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真正重视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才能全方位提高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技工专业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从技工到英雄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