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伟
(吉利学院,四川 简阳 641402)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新兴科技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将在此背景下探索创新发展道路。金融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更应紧紧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在改革中寻找方向,在创新中进步。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开启了“金融+科技”的更深层次融合,人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将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支撑。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新兴科学技术裹挟着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其中涉及业务流程、产品类型、功能模式等方面。“金融+科技”可以使金融机构及时获取客户需求,为个人、家庭以及公司提供更好、更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促进金融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根据理论技术成熟度和金融科技应用水平,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主要分为政府牵头主导的科技与金融结合摸索期、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金融产品品种丰富与销售渠道拓展的过渡期以及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推动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成长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大力发展自己的数字经济,以期能够取得市场竞争的制高点。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态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再次创新高,由2018 年的37.9%迅速增长至42.15%。后疫情时代,以网上办公、网上医疗、网上教育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显得非常抢眼,其中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为国民产业和经济的繁荣与复苏提供了无限可能[1]。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近年来,金融业监管日益严格,支付、信贷等金融业务运作中的合规费用成本也在日益上升,从事这些金融业务的专业公司正面临着获利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巨大困境,急需寻找一种全新的经营策略,即通过一种全新的方法,包括创造性地推广金融服务模式、新的服务产品和业态,从而缓解其经营压力。此外,互联网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各个大型互联网平台个人客户端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中逐渐接近瓶颈期,用户规模正趋于饱和,创新的空间也有限。因此,一些专门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在中国大陆地区布局自己的客户群体市场,充当自己与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交流的媒介,以技术为基础输出业务,赢得了在金融科技产品行业中的市场份额。
科技是我国现代金融和信息化行业的核心生产力,核心技术瓶颈的解决将有效推动我国现代金融和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而现代金融和信息化的开放与融合发展必然会成为其解决核心技术瓶颈的有力支撑。当前,具有高新技术实力的大型金融科技产品行业的头部和中小型企业以及商贸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通过设立开放式的金融科技产品生态平台,将部分金融行业的技术研究成果、业务方式、数据规模等信息开放,提供给开发者、同业企业等,旨在通过自主创新和发展各种金融科技产品和形态,推动金融科技不断突破和发展。基于开放式的金融科技信息化生态网络平台,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把跨行业、横向场景的大量数据资源、技术和服务进行整合,搭建互利共赢的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务生态圈,使金融科技信息化升级的周期缩短[2]。
随着现代金融科学技术不断地与金融服务相互交叉和融合发展,其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场景风险,且这种场景风险的技术性较强,要求我国金融监管技术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金融科技信息与监管服务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将在风险数据整合、风险模型分析及预测等多个方面帮助监管部门增强监督能力,提升监督效率,降低监督成本。在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形势下,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可以持续释放对监管科技的需求,带动金融科技产品服务行业向监管科技领域布局,吸引新的进入者使用监管科技进入金融科技服务市场,从而促进监管科技健康发展,给金融服务行业带来重大发展契机。
金融科学技术岗位人员需要利用新的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整体来说,金融科学技术人才的供给并不充分,最紧缺的人员就是这些专业技术人才[3]。基础架构的设计规划人才可以直接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来吸纳,但应用架构的设计规划人才难以直接通过社会招聘获得,因为应用架构的设计规划具有前瞻性,且其需要银行多种系统之间联动,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二紧缺的是复合型金融技术、综合性人才。应该学习比较新的金融科技和专业知识,熟悉银行业务,且尽可能将业务与金融科学技术真正融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把工作落实到银行体系中。
金融和科技产品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金融科技行业人才需求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2020 年发表的《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机构已经初步完成对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机制和结构化建设,对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和认识程度更高,举办金融科技人才培训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更强。但是,调研机构金融科技人才短缺的现象突出,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在5%以下的企业高达36.14%,技术相关领域的人员占比普遍偏低;金融科技专业培训收支较少,收支占比最高达10%的企业占48.48%,金融科技专门培育收支明显减少;该机构在招聘和培养财务类科技人才时还面临许多难点,如人才的实践能力差、专门的师资团队组建困难[4]。
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金融产业内部的财务金融类和科学技术服务类专业岗位可以识别的职业认定资格标准和产业统计数据口径。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金融科学技术专项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出台有利于金融科学技术专项人才的激励优惠政策,支持开展金融科学技术专项教育培训等。对金融科技类企业来说,其首先要有一套灵活多变的经营管理方案。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从只关注员工的业绩,转向评估其对团队的总体贡献度,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动整个公司的业务目标得以实现。因此,金融科技公司应更加重视研发项目团队的绩效,须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研发项目结果的可靠性为导向,进行人员评价。
机构应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招聘和引进力度,进一步增加对金融科学技术专项人才的培训支出。公司应该针对经营者、管理层、金融技术人员和其他员工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各种主题的专项培训和学习活动。在金融技术型企业中,持续的学习能力同样需要上升至战略高度。根据人才梯队,在公司一线员工与中层经营管理人员中,以培养各岗位的专业人才为主;在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中,以培养多元化、跨行业职能的综合型、复合类专业人才为主,鼓励他们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金融科技类企业的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内外部学习资源,为人才创造一个不断学习的环境和信息系统平台,使企业发展成为优秀人才意识和思维的汇聚点。金融科技公司首先要明确金融科技类人才必须具备长期持续的学习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且在金融业务或技术领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并能快速创造价值[5]。
成立创新型企业项目管理工作领导班子的根本目的,就是高效、专业、快捷地应对当前国际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增加公司的经营利润。对于金融科学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与职业发展,要充分注重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平衡,凸显技术融合应用功能,强化新型现代金融科学技术对发展传统金融业务的支持和技术引导作用,提升传统金融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程度,实现传统金融和信息科技之间的深度有效整合。目前,金融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仍带有技术创新的商业特质,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型供参考,若要化解这一新形势下的困境,那么金融企业必须组建由金融产品销售、监管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创业项目领导工作组,承担起新型金融业务发展和新项目的试验工作,并建立健全内部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行业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中将会越来越有活力,也会拥有更广泛的企业客户群体。现阶段,国内金融行业已经实现更深层次的科技与金融这两者的融合,而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来说,人才发挥着主体作用,能够为各项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比较有力的支撑。在现阶段行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薪酬激励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