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强 颜天明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随着航运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航运服务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航运服务人才不仅要具有传统的货运代理、船舶代理、船舶与船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航运大数据分析、航运电子商务、航运信息统计、海损理算、航运保险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依然重在培养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仓储物流等传统航运服务方面,与航运业的高速发展、与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航运服务人才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对接岗位技能要求,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传统的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人才培养为主,开设的与现代航运服务业相关内容课程比较少。在“互联网+”时代,航运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要求、新标准层出不穷,然而由于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加之教材更新换代周期长,造成新产生的技术规范、标准不能及时进入课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直接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为主,虽然在理论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方面比较强,但是由于缺少企业工作资历和实践经验积累,在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一块短板[1]。
在教学改革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但是如何将企业生产过程真实、准确地转化到实际教学中成为制约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瓶颈[2]。一方面,项目化课程设计主要是由专任教师来完成的,由于缺少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导致教学项目的设计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有出入,贴合度不高。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单位业务繁忙程度,校企交通距离等诸多原因,很难实现兼职教师一周多次进校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大多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或者承担学生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使得项目化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推进,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高职招生方式的转变,录取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中职生、还有单考单招生等,学习能力层次不一,接受能力不同,同堂授课时教师很难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和深度,造成层次好的学生“吃不饱”,对课堂教学内容缺少新鲜感,逐渐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厌倦;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反而跟不上教学进程。加之有些课程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合班上课,人数多,互动有限,效果更加不理想。
另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普遍偏重理论知识考核,缺少实践技能方面的测评,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忽视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所需岗位技能相结合的要求[3],平时的课堂考核也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到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章节测验等来完成,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单一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4]。目前开设的专项实践课大多在校内实训室中进行,由于教学实训软件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实训内容与企业运作流程有脱节,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以企业为主的实践课主要有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5],但受限企业规模、类型、课程学时等方面的限制,跟岗训练时间有限,并不能实现全员全岗轮训,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造成一定的限制。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航运服务业中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业务能力要求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构建人才培养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项目,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源自岗位、服务岗位”[6]。
1.基础课程
以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为主,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技能、国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专业基础具体开设有海运地理、国际贸易实务、航海概论、国际航运业务、职业沟通与礼仪等。
2.专业必修课程
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主,使其具有从事船舶营运组织、计划调度、安全管理、货物报关报检、集装箱货源组织、单证制作和运输操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主要开设的课程有集装箱运输实务、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海关商检实务、船舶货物运输、船舶与船员管理、国际航运英语函电等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
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主,由学生按照职业意向选择。开设的课程有船舶代理操作与实务、货运代理操作与实务、货运代理英语、海上保险、海商法实务、航运经济与政策、危险品运输、集装箱配积载、船舶防污染技术、航运电子商务、航运大数据分析、航运金融、海事诉讼与仲裁、航运供应链、运输统计等课程。
4.素质拓展课
素质拓展课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挑战杯”比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体育艺术活动获奖、职业技能证书、重大贡献或荣誉、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专业相关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得学分[7]。
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通过全面分析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的职责与业务流程,根据岗位职责提炼所需的岗位能力,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要求为基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操作技能训练、专项实践、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企业岗位认知、跟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能力三递进实践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合到实践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岗位要求与职业能力的贯通。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评价标准和测试办法,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以期达到毕业即可就业,上岗即可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航运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实现“能岗对接”,在路径方面构建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结为核心协同育人共同体,双方围绕培养对象的岗位能力这一主题,以实用性和岗位性为主,按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技能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岗位能力直接有关的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使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符合企业组织运行逻辑与生产实践逻辑。选择建设一批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加强与各校外实习基地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学生深化知识、体验工作、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载体。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共用”专兼职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职业岗位构建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实现“双师互补、双语育人、双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教书育人格局,将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交融。
基于“能岗对接”视角的航运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旨在通过明确职业岗位,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增加职业分析、课堂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实战等环节,突出专业岗位能力。校企合作,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实现“双师互补、双语育人、双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教书育人格局,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新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