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建设交通分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近年来,苏州市物流业发展迅速,据现代物流业商会统计,目前苏州市物流企业有4 万多家,物流年营业总收入已占全市GDP 的15%左右,年增长幅度达到12%。随着苏州物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物流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虽然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但是,培养出来的许多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不能适应物流企业的岗位要求,从而形成当前物流市场的就业矛盾,一方面大量的物流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很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1]。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和苏教高职〔2018〕38 号的要求精神,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来培养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适应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产教融合为开展前提,以稳定师徒关系为重要标识,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办学形式,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教育模式,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核心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职院校通常是通过订单班、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为企业工作和服务,而现代学徒制更注重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让学生确实地掌握专业技能并且与企业顺利对接就业。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培养学生,以技能培养模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和企业共同主导学生的技能培养并设立规范化的课程考核标准,体现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2]。
与传统的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方式,使学生同时具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双主体”协作育人
校方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还重视学生从业技能和技能素质的训练,增强了校企双方“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把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2.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双方签订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明确学生的职业院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保障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学习、实践、生活、经济补贴等各方面的权益,同时也保证企业的正当利益。通过制订并实施校企双方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训相结合,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流程培养人才,表现好的学生毕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3.实施“双导师”制
强调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实施“双导师”制度。在企业实习期间,一方面,校方选择专业教师到企业担任驻厂管理,驻厂教师不仅负责了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选拔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导师,承担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校企双方联合实现相应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3]。
4.企业提供实践补贴
现代学徒制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为企业完成了相应的生产任务,企业必需提供一定的实践补贴(补贴标准应与企业相同岗位员工享受的薪酬标准相同)。实践过程中,工作效率高、认真负责的学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实践补贴。该项补贴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有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将紧紧围绕“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这一核心,从育人培养方案、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院校合作培养。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作为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标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岗位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以上目标,结合我国现代学徒制理念和物流行业特点,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制定出了三阶段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在企业培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熟练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阶段分别是:
1.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阶段(第一、二学年)
在学校学习必备的物流基础课程和物流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相关物流企业的介绍、实地参观等方式,了解物流企业生产流程和物流设施设备工作原理,学习物流企业文化,熟悉物流企业现场作业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阶段(第三、四学年)
在学校学习必备的物流专业技术知识,考取人社部颁发的中、高级物流管理技能证书,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特点,在实训基地或者实训室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实践岗位技能。
3.物流综合技能提升阶段(第五学年)
在学校学习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在合作企业的实习,提升物流综合技能,锻炼学生自主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完成学生物流管理岗位技能的提升。
学校和企业共同研讨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训标准,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相连。目前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尚不能满足企业实践的要求,因此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开发与生产、实习和就业同步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结合学生在相关物流企业的实习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写。
高职院校聘请物流企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和能工巧匠为企业导师,与院校的物流骨干教师组成“双导师”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融合校企双方优势进行紧密合作,以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组织校内外教学,即学生的物流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校内导师完成,物流操作技能则由企业导师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4]。
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以来,在节约教学成本、人才培养零距离对接、提升学生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试点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利用物流企业的场地和设施设备开展实践教学,为学校节省了购置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费用,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以学徒身份在物流企业相应岗位实习,不仅锻炼了职业综合能力、物流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而且在教学中,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及时把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大大缩短了学生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学生毕业后可完全按企业要求投入生产,节省了人才招聘和岗前培训所花费的财力和物力。
1.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作为教学的共同主体,学生既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又接受物流企业的管理,学生可以提前认识、学习企业的道德准则、价值观、经营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工作后快速地融入企业的文化生活,实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2.学生和员工零距离对接
首先,物流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从源头就开始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的教学提供意见和建议;其次,通过实行“双导师”的教学模式,物流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指导学生直接承担企业相应物流岗位的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加深了学生对岗位的认知,从而有效缩短了学生和员工对接的时间和空间[5]。
苏州市物流产业结构已经开始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化型全面过渡的时期。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企业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岗位与岗位群,物流岗位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但是传统方式培养出的许多物流管理的毕业生很难满足新兴的岗位与岗位群的需要。而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与立足点都是从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根据岗位的要求培养物流管理学生应该具备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在完成所有的课程以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优先与实习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其他的毕业生也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
现代学徒制为苏州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搭建了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物流企业需求的人才这一共同目标,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物流专家会经常就如何传授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等问题互相研讨和学习。一方面,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到企业随岗实习,充分了解物流专业的优势与不足,并把物流企业的真实案例、物流行业的前沿信息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促进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许多物流企业师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物流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学校通过对其进行岗前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了教学组织能力,同时,企业师傅在与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向教师学习相应的物流理论知识,提高了个人理实一体化水平。校企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共同研讨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苏州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6]。
现代学徒制改革了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学与训”的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学习初期与物流企业的接触,企业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职业计划,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学习。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和师徒处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下开展教学,学生置身于岗位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是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但是,苏州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时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点,导致无法顺利、有效地开展现代学徒制。首先学校要从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出发,协助物流企业解决问题,物流企业才会尽力帮助学校培养人才,最终实现“校企共赢”;其次要选择有实力和吸引力的物流企业。有吸引力的物流企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流企业才能留住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徒;再次要考虑物流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学徒培训资源和能力。现代学徒制需要合作的物流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所以对企业的培训岗位、可用于培训的设施设备、担当导师的企业师傅的数量和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最后还要考虑校企双方的合作基础。只有在彼此信任和良好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才会有更默契和谐的合作,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优先考虑那些有良好合作关系的物流企业[7]。
根据苏教高职〔2018〕38 号精神,苏州市教育局已经成立了市级、县级现代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也设立了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经费。政府应引导、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现代学徒制办学责任。
苏州试点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师资队伍,但是组建符合现代学徒制“双导师”要求的教学团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双师型”资格认证标准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全统一可量化的认证指标体系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承担现代学徒制中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业导师,对其资格的选择标准、拥有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以及薪资标准是否与学徒的培养规格挂钩等方面需要统一标准。管理机构应该尽快制定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校企“双导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相应保障制度,确保企业导师的认定有参考依据,有促进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8]。
苏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促进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满足了苏州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物流企业转型、新兴的岗位与岗位群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