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创新解读与诠释

2021-11-22 18:51陈晓露
名师在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语文课堂文本

陈晓露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新民中心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十分迫切。为避免语文教学模式的僵化发展,教师应以创新为核心,寻求有效教学新模式。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内涵及意义的创新解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学既要实现教育的“松绑”、学生的“减负”,也要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这就对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保持高质量,并能够看到学生的明显进步。作为一项重要的量化指标,有效教学对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目前教育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焦点。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的创新解读,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环境的新要求及对教师的全新规范。而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则要从教学的全过程着手,明确各教学阶段的目标与方向,真正将有效教学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寻求不同环节之间的共通点,以寻求方法革新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当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与禁锢,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落后,执行效果不够理想,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迟迟得不到改善,有效教学模式也因找不到侧重点而失去原有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不足,对有效教学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就很难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创新,更无法在多元要素的支撑下搭建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

但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效教学突破了传统小学语文固化观念的瓶颈,能够影响教学全过程,避免教学“机械化”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有效教学可以充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自主探索与认识新世界[2]。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诠释与创新策略

(一)立足文本,实现教学资源深度开发

这里提到的文本指的是教科书。虽然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单一,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实则最为丰富,但需要教师深度开发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主要是指书本中的文字、图片等,而外在资源则是围绕小学教材的各单元内容的一种信息延伸过程。要想完成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诠释,教师需要立足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反复解读,从而整理出有用的教学资源,进而以辐射、引导、导入等多元化方式,丰富现有文本的内在资源。教师要吃透文本,而不是浅显地依照教学工具去开展教学,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擦出火花。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在教学的前期阶段,教师要吃透文本,并运用自身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制作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其中,主要内容应包括西沙群岛的所处位置及图片信息等,为学生呈现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想法及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并通过资源的展示,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其与作者有相同的体会、相同的感受,从而培养其民族精神和爱国品质。相较于单一的拓宽知识面,从文本中深度挖掘资源,更能够展现出有效教学的实践价值[3]。

(二)优化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与渴求度较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需要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密性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4]。

以《詹天佑》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语文内容,将生字、生词作为问题的导火线,赋予问题更多的内容。当然,在完成“设疑”之后,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引趣、汲取的方式,如故事素材、悬念素材等,在加深学生认知的基础之上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在小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其在组内分析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想要传递的内容,点燃导火索。在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交流与沟通成果进行比较,以比一比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积极性。

(三)组织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通常是以“一刀切”“灌输式”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知识,创新性无从谈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组织多样化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提问”。思考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而提问能够保证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勤思多问的核心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加以引导,教授给学生思维方法,将问、学、思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其次,教师应倡导合作学习模式。语文学习其实是学生开阔眼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有效完成,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将个体力量最大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适当地点拨与引导即可。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释放学生个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应在相互协作中寻求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总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才能被称为有效教学[5]。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体现学生价值

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在肯定、鼓励中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离不开多元化评价,而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一,口头语言评价。对于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表扬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表现,使其树立自信。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评价用语,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用独特的评价语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评价感受。

其二,口头语评价与体态语评价相融合。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肢体动作来传递评价情感,在亲切的交流和互动中实现情感的融合与传递,为构建有效课堂提供保障。

其三,尝试采用实物评价的方式。比如,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赠予表现好的学生一片树叶、一粒种子、一样教具等。这些都能够带来正向激励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语文课堂文本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