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11-22 17:5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李国炜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文/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李国炜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作为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直接执行主体,农村基层干部与老百姓接触最多、最广,是国家和农村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但目前我国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专业知识缺乏和自身素质的下降,干部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队伍凝聚力差,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农村群众的不信任、不配合,基层工作很难开展,国家相关政策部署难以在农村落地生根。

(一)理想信念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农村和农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党的执政环境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有些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时忽视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缺乏政治理论学习,政治信仰产生异化,过多地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政治标准。有些地方在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更多的是以经济为导向,“GDP”成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在“德、能、勤、绩、廉”中最注重的是“绩”,抓实绩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抓经济实绩上,忽视了其他方面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要求。

(二)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最基层的“使者”,却存在脱离农村群众的危险,不敢担当,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主要表现为:1.消极作为。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思想涣散、精神懈怠,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甚至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理念;2.重形式轻实效。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决策部署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却难以落到实处,往往导致政策的“流产”,党和国家的出发点是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却因为基层执行不力受到指责;3.不深入群众。农村基层干部要想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就必须要进村入户“知屋漏者在宇下”,但目前个别农村基层干部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沉不下心、坐不下来、守不住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根子上还是服务意识的淡化。

(三)专业知识缺乏和自身素质的下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村基层干部逐渐暴露出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对各类群体性、突发性复杂事件不能做出有效应对,工作要求和能力水平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果,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缺乏和自身素质的下降:一是体现在自身学习提升意识不足方面,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滞后、缺乏发展的意识,例如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认为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足以解决问题,对于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基本认识;二是体现在培养渠道不通畅方面,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不高问题比较突出,用非所学、干非所长现象普遍存在,其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渠道不通畅,主要表现为:专业化培训机会几乎为零,农村基层干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但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的组织部门不注重基层干部的组织培养,相应的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机制缺失,没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模式;培养效果不显著,实践中,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往往“重培训不重评估”,没有将培训评估环节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绩效改善方面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也没有重视培训评估环节对以后培训的促进和完善作用,因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循环,很多培训逐渐异化成“开会、旅游、吃饭”的形式,有悖于组织对基层干部培养的初衷和目标,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四)干部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配置是保证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关键,是政策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配置明显存在问题:一是年龄结构断层。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35~45岁的干部人数比例偏小,35岁以下几乎为零,缺乏中青年储备干部力量,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二是学历水平偏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基层干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提升,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以中专、高中学历居多,而且呈现出学历与年龄呈反比的趋势,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三是性别比例失衡。由于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且多数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导致农村人口结构以妇女、老人、儿童居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新的人口结构变化要求适当提高农村基层女干部的比例,女干部开展工作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现状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男性干部比例占统治地位,就算是有女干部,也难以承担主要负责人的角色,难以满足农村新的人口结构变化要求。

(五)干部队伍凝聚力差。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干部队伍缺乏活力,凝聚力差。一是沟通不畅。体现在上行沟通渠道受阻,对于上级部门的政策部署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农村基层干部很难找到合适的渠道反映情况,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不紧密。二是协作不强。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只关心自己负责的工作,遇到问题相互推诿,对于其他需要支持配合的工作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例如负责党建工作的,只关注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置之不理,导致农村基层工作很难整体推进,工作效果不佳。三是理解不到位。体现在上级部门不满意和农村群众不理解两个方面,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很难达到上级满意的效果,同时工作推进过程中很难得到农村群众的拥护和理解,所以导致了农村基层干部出现“庸”和“懒”的心态,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服务态度差等问题突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观上看是由于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定力不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专业能力不强等等,从客观条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选不到,入口不畅,很难选拔合适的农村基层干部。一方面,是选人导向不明确,有什么样的选人导向就会有什么的干部,因为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选人导向自然不同,有些地方秉持以经济发展为先的理念,只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绩”的方面特别是经济效益,就会导致选人存在片面性,忽略其他方面的考量,尤其是政治标准方面;另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来源渠道不畅,干部队伍结构单一,后备干部储备不足,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上的断层问题严重,其本质原因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来源渠道不通畅,在选人方面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没有把好入口关,特别是对于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发掘农村“能人”方面没有做到位。

(二)用不好,公平性缺失,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所长。首先,是用人标准难以把握。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地域特色明显,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用人标准很难把握,没有标准就会带来“都是标准”的问题,公平性原则就会缺失,农村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信任度就会降低,导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其次,是权责不统一。作为基层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基层干部都掌握着实际权力,真正拥有项目审批权、人事权、财政权和资源分配权的知识队伍中的少数,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权责不统一现象严重,有责而无权往往导致基层工作难以推进,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最后,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到行为上,也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材料”,行为需要考核评价,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农村基层干部考核评价,解决目前考核评价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就很难用好干部,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所长,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内容不完善,量化性的指标缺乏,导致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形成考核评价操作体系。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