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乃荣
(湖北省阳新县富川中学 湖北 阳新 435200)
素质教育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成长历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有了新的任务,这就是要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那么这就决定了初中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就现下的教育状况来看,这门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篇文章我们将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有关工作者。
学生不是学习知识的机器,他们是有感知有思想有情绪的生命。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现在初中时期的学生的道德情感观,特别是情感发展方面需要教师加大关注力度。也正因如此,对于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课程来说,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积极情绪指导是教学课程中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关于“敬畏生命”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通过课件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了钟南山爷爷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武汉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小组探讨“钟南山爷爷这样做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吗?”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钟南山爷爷这样做是舍身忘死、无私奉献,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终南山爷爷的伟大,拥有对钟南山爷爷的敬佩崇拜之情。
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中学时期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不是很完善,这个时期的学生特点就是好奇心比较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除了这些之外,还能通过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学生奠定扎实文化基础。
比如说,在“关爱他人”课题的教学中,我在导入中播放了“无臂孝子”陈兹方双脚喂饭反哺病母和关爱他人的视频。在播放完成之后,我让学生对他的行为做评价,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对每个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种生活中的情景作为教学案例,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细节,在观看案例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带进去,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具体的实践也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提升。
比如在“服务社会”这个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就使用了实践教学,带学生们去距离较近的养老院和幼儿园,让学生们去看望老人和小朋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在养老院的时候让学生去和老人交流,了解这些爷爷奶奶的生活,体会生活的不容易;在幼儿园的时候组织学生们和小朋友做游戏,学会照顾小朋友,谦让小朋友。从而实现热心公益、尊老爱幼的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别样的教学,从中明白一些是非道理,建立正确的三观,加深对社会的认知。
教师要实时搜集学生的想法,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互评机制,使得学生发现道德发展的规律,发现自我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调整不恰当的行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比如:在“男女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初中生男女生交往的视频,第一步、让学生小组讨论“视频中哪些交往行为是正确的?哪些交往行为是错误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告诉学生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第二步、课后让每位学生用纸条上交方式对照本课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生活中有哪些不正确的男女生交往,第二节课以匿名方式选出一些学生的行为,小组讨论该交往行为是否正确,应该如何改正,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纠正和点评。
总之,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个体,老师应该相信学生,在教学中不断的鼓励学生,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意识并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实时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完善三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