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2021-11-22 14:46
读与写 2021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沈 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江苏 常州 213119)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不断渗透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视野和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并且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小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1]。

1.《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1.1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爱国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学习爱国文化,还能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形成对祖国的敬仰和热爱,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爱国意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1.2 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境界。思想境界的提升是新课改实行对小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以后,可以将一些传统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程门立雪、一诺千金等典故,这样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启发,并且能够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自身的思想境界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2]。

1.3 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对于学生来说,人格是最基本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人格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待学习的态度等,这些也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不仅如此,人格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2.1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例如,在教学“我们同有一个家”时,可以引导学生歌唱《爱我中华》,并且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调动起来,从而能够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2.2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属于常见现象,而且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我们爱整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清扫校园、捡拾垃圾,并且将垃圾进行分类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渐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培养[3]。

2.3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提供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课外读物。书籍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道德与法治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课外读物,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上教学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能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时,多数小学生缺少爱国主义情感,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人生阅历较少,尤其是缺少爱国主义教育。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描述祖国风景的文章,也可以选择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够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不仅要及时做好教学观念的转变,做好教学内容的拓展,还要使课堂教学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并且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这样能够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