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舒涵
(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幼儿园,福建宁德 355100)
幼儿的年龄小,尚未形成基本审美观,而美术教学正是塑造其审美观的重要途径,对幼儿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并选取幼儿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帮助幼儿充分释放美术创作天性,并使幼儿热爱生活。
在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先为幼儿介绍相关知识,再为幼儿示范绘画步骤。但因为教学方式机械,没有充分联系生活,幼儿只能单纯地模仿教师进行美术创作。幼儿将教师的示范步骤套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绘画成为一种固有模式。在幼儿绘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千篇一律的太阳、小屋、鲜花、绿草等元素,这无疑约束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被扼杀,只会“模仿”。
当下,虽然教师已经认识到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充分发挥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仍坐在教室里上课,拿着画笔凭空想象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另外,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使用的绘画工具基本上都是彩笔、水粉、油画棒等工具,工具存在单一性。这些无疑给美术创作造成了阻碍。但在教学中,秉承生活化思维,教师可以发挥许多巧思,如让幼儿将石头、落花、落叶等作为美术工具,赋予美术作品以独特的创作美感[1]。
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当下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虽然许多幼儿园已经将其运用于美术教学中,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大部分幼儿园只在理论层面对生活化美术教学进行了尝试,还未真正将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其应用开展尚且不足。
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应依照教学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带给幼儿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刺激。美术和生活联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契合,能让幼儿直观了解该活动的教学目的,优化幼儿的美术创作体验,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2]。
例如,在“神奇的帽子”活动前,因为帽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所以笔者让幼儿第二天每人戴一顶帽子来幼儿园。笔者先介绍了自己带来的帽子,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让他们观察自己带来的帽子,看其颜色、大小、形状等。通过这一情境,幼儿对帽子的兴趣被激发,教师适时引导幼儿进行关于帽子的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带来的帽子的样式进行创作,同时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在上面添加一些装饰。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幼儿将生活和美术创作相联系,能使幼儿更好地发现美、创造美。
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更易接受,基于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理念出发,在日常教学中对幼儿强调收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重要性[3]。幼儿能将自己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树叶、树枝、纸盒、卫生纸筒等收集起来,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生活化的材料来引导幼儿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例如,在“制作手工爆竹”美术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使用各种薯片桶或卫生纸筒进行手工制作,以薯片、卫生纸筒为筒身,然后围上红色的彩纸,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红红的爆竹,接着幼儿还可以在上面用彩笔进行装饰,创作出各种不同图案的“手工爆竹”。又如,在“变废为宝”活动中,教师可以“超市购物”为主题,指导幼儿制作环保购物袋。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废旧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并在上面进行装饰。有的幼儿将废旧衣物剪开制作环保袋,有的幼儿将好看的宣传单剪一剪再贴在一起制作环保袋,有的幼儿用旧围裙制作环保袋,等等。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废为宝,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十分有创意,也充满生活气息。
在信息时代下,幼儿教学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多媒体具有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等优势,一些传统教学难以表现的内容,都能通过多媒体设备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观看充满生活元素的多媒体PPT、视频、图片的过程中,能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体验通过美术创作进行表现[4]。
例如,在幼儿园“秋天的画报”这一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美,并能用线条画出美丽的菊花。但幼儿尚不了解菊花,于是教师在网上收集了各种常见的菊花品种,制作成动态PPT 展示给幼儿。幼儿在欣赏时,时不时发出惊叹,有的说菊花很像自己看过的烟花,有的说菊花像自己妈妈衣服上的装饰,等等。在幼儿分享各自的想法后,教师解释这些花都是菊花,有着不同的名字,指导幼儿用线条画出美丽的菊花。幼儿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抓起画笔创作起来,最后画出的菊花十分有特色。多媒体技术能让原本枯燥的幼儿美术课堂生动起来,并使幼儿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所见,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创作出美妙的作品。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只坐在教室里进行创作,其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是有限的。教师应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让幼儿到教室外观察生活中充满生命力的事物,如花坛中的小草、花朵,或树上纷纷飘下的树叶,或行驶中的小汽车。教师应让幼儿深入生活实际场景中进行观察,开展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缩小其和生活的距离,最后创作出更贴近生活的作品。当然,在室外进行实践时,教师应给予幼儿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其受到伤害。
例如,秋天时,教师利用餐后散步时间可以组织幼儿收集树上掉下来的落叶,然后使用蜡笔、彩纸、橡皮泥等对落叶进行美术创作,如将落叶贴在彩纸上,然后进行装饰绘画;或在落叶上涂色,然后拓印在白纸上;或用卡纸制作叶子模型,等等。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体会生活,也完成了美术学习。冬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幼儿园的空地上开展美术活动,让幼儿近距离体会冬天的美好。在画画前,教师应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有更多的生活体验。玩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游戏完毕后,让幼儿以本次活动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将这次活动的快乐用画笔记录描绘下来。可以说,生活化的美术实践活动,能让幼儿逐渐爱上生活,爱上美术创作,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化的重要性。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收集生活常见材料、应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走出教室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及创作实践能力,使幼儿形成生活化思维,从生活中取材,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将其通过各种美术创作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幼儿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