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墨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江苏 泗洪 223900)
大语文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关注的一个主要方向。基于大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在方式方法、教学环境、载体平台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必要的优化与调整。本文主要分析大语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具体应对策略。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其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发展。语文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可以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助力学生形成较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以及人文素养。大语文教学观是一种带有一定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主张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开拓与延展,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其中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有机的对接,将学生所学的语文与学生的做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借助这种方式来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有力的培养。在大语文的教学开展过程当中,还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中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记忆、听与说和写作等方面。
首先,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升。大语文教学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应该积极对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进行分析和观察,提升自身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从具体的调研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语文教学环境有待优化。大语文教学理念不仅关注课堂教学,也关注课外学习环境。只有将课堂资源以及课外学习资源进行系统地优化与整合,才能够更好的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在学生的阅读材料的整合以及学生阅读环境的打造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环境所具有的正面影响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在今后的大语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改进与提升中,还应该注重对现有教学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首先,理论研究不足。目前,从学术层面来看,关于大语文理念以及大语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围绕大语文理念具体的执行策略以及相应的优化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难以有效的提高其可操作性。所以,在今后的大语文教学理念的执行中,还应该进一步地优化和丰富理论层面的研究,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其次,教师素养不足。在推进大语文教学理念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对大语文理念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的实现情况。从调研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自身层面已经认识到大语文教学是未来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语文课改的重要的落脚点。但是,在具体的大语文理念的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相应的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理念思维的转变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也需要在今后的大语文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优化与提升。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大语文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讨,将大语文教学理念与日常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自身在观念层面的转变来更好地满足未来大语文理念的发展需求,也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大语文教学理念所需要的相关环境,做好主题培训以及专业引导,更大层面地为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优化与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地认识的教学评价体系所具有的支持性作用,围绕教学评价体系自身以及小学语文执行和应用大语文理念的发展需求进行必要的评价体系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评测;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的评估以及综合素养的评测。通过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整合自身的学习优势,强化学习动机,为今后的终身学习以及大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结果与过程的优化与整合,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大语文理念的执行中,应该围绕教学理念所需要的师生配合、教学观念以及环境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提升。只有这样,大语文理念所具有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