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铭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随着学校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学校教育理念从古板单一逐渐向多样化、纵深化发展,体育教育领域也受到变革影响,承担着改善青少年体质、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重任。相关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率为16%,肥胖已成为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头号问题。少年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其身心健康的干预手段需要考虑得更加科学与全面。现今,少年儿童进行身体锻炼的场所大多是在体育课堂上,锻炼方式也基本沿用传统的身体练习方法,传统的身体练习方法强调高负荷和高强度,依靠外界施加压力进行身体练习,忽视了人体本身结构的科学性,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且对于低年龄段少年儿童缺乏有效性。而功能性训练强调依靠身体自重练习,重视人体动力链的协调组合,以人体基本运动形式走、跑、跳作为基础延伸,科学培养人体肌肉关节的稳定、旋转、收缩、延伸、爆发能力,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对低年龄段少年儿童的身体锻炼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训练方法,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对少年儿童体育教学中功能性训练的适应性进行探索,能够推动功能性训练在少年儿童体育教学中的良性发展,让少年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功能性训练起源于运动康复领域,最早运用于运动损伤的术后恢复[1]。高水平运动员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较为重大的伤病,需要动手术恢复基本身体功能。为了让运动员恢复高水平竞技能力,教练通常会采用低强度、低负荷的功能性训练,帮助运动员逐渐恢复运动能力。功能性训练的科学防伤和科学锻炼方法,逐步被大众体育所接受,并被引入到竞技体育训练和普通大众健身中。
功能性训练本身是为适应或满足于某一特定的功能或用途而设计的属性表征[2],有具体的针对性,从现实情况出发,根据具体问题研究和设计具体解决方案。
大多数运动项目都包括移动、跳跃、旋转、摆动和平衡等基本内容[3]。在中枢运动神经的支配下,根据特定的目的进行特定顺序的多关节、多肌肉参与的动作模式的整合。通过观察运动竞赛可以看出,任何运动技术及对抗都是建立在身体对抗基础上的,动作是运动技术的基本单位,是运动技术的根源[4]。功能性训练强调以动作练习为主,摒弃了传统练习方法,更多强调负重练习的理念,能够有效监控与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符合当前运动健康的观念。
1.4.1 功能性训练动作筛查
功能性训练动作筛查最初运用于体能训练与运动康复领域,可以在受伤后的恢复训练和体能训练中快速发现人体的基本运动形式存在的不足或障碍,并将之排除。功能性训练由直线弓箭步、仰卧直腿上抬、深蹲、肩部柔韧、身体旋转、俯卧撑、跨栏等7个测试动作组成,通过这些动作模式的测试,可以反映人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如果测试者在完成动作时感到障碍或疼痛,则说明测试者动力链的薄弱环节问题凸显,即可达到前述排查之目的[5]。功能性训练动作筛查的科学性、目的性等特征适用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展评价,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展需要不谋而合。
1.4.2 平衡稳定性练习
平衡训练是机能训练的特点之一。功能性训练中的平衡训练体现在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平衡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6]。在竞技体育中,专项运动素质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但不能因为专项运动素质具有优势就忽略了一般运动素质的训练,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后者提高了前者的平衡能力。功能性训练的平衡稳定性练习包括单关节、多关节的单独练习以及两相配合练习,如同木桶模型一般,人体各项素质齐头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
1.4.3 强调人体维度和关节的整合
功能性训练需要从人体解剖的三个维度(即额状面、矢状面、垂直面)进行考虑,对人体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肌肉进行分析,从而推动人体运动时肌肉地有序工作。人体在运动时的表现形式是带有方向性的,但都需要不同维度的关节肌肉参与,才能完成支撑平衡的作用[7]。功能性训练能够使人体不断改善,成为一个运动的整体,而非单一的肌肉关节练习所得到的脱节的过程。
1.4.4 功能动作训练动力链
动力链是支持人体进行某一方向运动时工作的所有肌肉骨骼关节的总称,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如果在运动时,动力链的某一环节薄弱,就会影响人体整体的运动能力[8]。在训练中重视动力链的薄弱环节,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能够对骨骼肌进行整体性修复,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预防未来因薄弱环节而出现的运动损伤。
1.4.5 训练和恢复的同步
功能性训练另一个特点在于训练和恢复的同步[9]。以功能性体能训练为基础,可以有效转变传统训练模式。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能恢复以及身体康复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以及恢复的健康性,即让运动员在训练中进行恢复,在恢复中进行训练。
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体育教学改革,每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都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特征和历史特点,并丰富了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虽然如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10]。因此,必须要在文化传承和创新视域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11-12]。在此背景下,势必要将一些先进的体育思想理念、训练方法进行适应性地引入或创新,才能使其符合我国现今的社会发展现状。功能性训练源于运动康复领域,从运动医学角度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讲求人体的综合素质发展,将此种运动方法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符合我国现今的社会发展现状,即追求科学,追求全面。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性缺乏[13]。对部分小学进行走访,发现我国大部分小学存在体育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如学生想要进行一些器械练习,常常出现排队现象,等候时间过长,造成运动缺乏连续性,导致锻炼效果甚微。而功能性训练是以动作练习配合部分器械练习为主的练习方法,如爬行、跳深、快速伸缩等,具有短时间高效的运动特点,且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器械,从运动中枢神经和臀肌的激活开始,体能课中的练习程序环环相扣,能极大地解决体育课中设施缺乏的问题,从而保证体育课的连续性。
小学生还处于生理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各方面的素质还未发育完全[14]。小学生身体结构中软骨较多,水分和有机质较多,无机盐较少,骨密度较差,不够牢固,容易弯曲变形。根据小学生这种结缔组织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锻炼行为需要减少或尽量避免大负荷的重量练习,并且应形成正确的符合人体结构的运动姿态,以避免造成骨关节的不必要损伤。功能性训练在练习时强调依靠人体自重进行,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同时,功能性训练重视平衡稳定性练习,针对关节囊和韧带伸展大、关节周围肌肉细长、关节运动范围比成人大、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坚固性和易脱位相对较差等特点,做关节的稳定性练习,使学生关节周围肌肉锻炼肥大,保护关节在运动中维持正确轨迹。此外,小学生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较少,收缩功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功能性训练具有快速、短时间的特点,重视运动中枢神经激活的特征,能够较为有效地针对小学生肌肉特点进行适应性改善。
小学生处于心理不成熟的早期阶段,普遍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价值观和问题思考方式。少儿时期的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欲望强烈,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很容易受到外来情绪的影响,不具备持续性学习的能力。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像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他们接触网络信息较多,思维、意识都处在与现今学习阶段不匹配的状态,直面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合适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功能性训练是当今体育界最为流行的体能训练方法之一,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与之相比较相对显得呆板枯燥,难以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功能性训练从激活运动中枢神经开始,如快速伸缩、反应能力的练习,可提高小学生心理的兴奋性;从核心肌群与臀肌激活开始,可提高小学生心理的兴奋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身体素质发展应该贯穿整个评价体系,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前文所述,功能性训练有动作筛查功能,可通过多个动作的组合找出运动链的薄弱环节,对关节部位的活动程度进行评判,据此施予学生相应的训练手段。并且在功能性训练中,对于动作技术都有进阶/退阶练习,如手撑式俯桥、肘撑式俯桥等,每一个阶段的动作练习都有评判标准,教师能更好地把控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和身体发育情况,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让体育课程更加整体化、科学化。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功能性训练的动作筛查和评价,知晓自身身体的现状与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自尊自信,有利于学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各项学习。
在体能训练中还存在着只有高负荷、高强度练习才能增长体能的认知偏差,这是由于我国体育事业在初创时期,受到苏联遗留下来的“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理念影响。这种训练理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致使现今部分社会群体的思想还无法转变,认为苦才会赢,大运动量才能出成绩。“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极其极端的,因为它忽视了人体机能极限的科学性,没有长远目光。如何将该理念的极端性从社会观念上剔除,是功能性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不小的障碍。
如今,大众体育锻炼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众的体育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规范化、项目化等特征。同样,在学校体育中,很多地区对于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不再是放养模式,而是呈现出规律性、持续性的特征。但是,普遍的运动参与思维并没有向科学的、深层的方向靠近,追求形式,追求短期成绩,认为功能性训练的低强度、低负荷难以提升学生体能,功能性训练会让少年儿童的运动形式固定,或对少年儿童的运动形式造成影响的观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功能性训练的训练方法并不能简单地用低强度低负荷一言以蔽之,社会大众对功能性训练存在误解。如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宣传或者有效果的展示,改变小学体育教师在认知上的不足,是功能性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
功能性训练是科学的训练方法,但将其从运动康复领域引入到竞技体育,再到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时,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训练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群体需要制定不同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学中各种身体测量方式、功能性训练动作的研究、功能性训练动作进阶/退阶标准的测定,都需要一线体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进行适应性探究。
功能性训练教与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领域和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功能性训练的传播还没有完成逐级而下的过程。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一线小学体育教师还未参加过功能性训练培训,无法向学生教授功能性训练的内容,从而造成功能性训练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
由于基层体育教学资源短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练员在学校担任体育教师一职,不免会把一些训练理念从运动训练领域迁入到体育教学领域中。在我国,“体育”是一个独有的名词,而国外的将体育称为“sport”“physical training”,指的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或身体训练,对应的是运动训练。我国的“体育”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上赋有教育属性,熔铸学生的内在,要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因此,单纯地将一些训练理念带入到体育教学中也只是徒添了身体锻炼方法,与教育毫无粘连,这不符合“体育”之观。功能性训练是由国外引入国内的,是现今体育界最火热的体能训练方法之一,而如何将其引入小学体育教学,通过何种方式赋予其教育属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功能性训练作为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丰富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适应教学环境;同时,其自身拥有的激活运动中枢和注重平衡稳定等特点,符合少儿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对少儿的身体成长监控也有一定效果。但要将功能性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存在着极端训练思想根深蒂固、大众认知、师资力量不足、缺乏训练动作体系、怎样赋予教育属性等问题。将功能性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从分析上看是可行的,实则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大众与有关部门、教育机构群策群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