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2)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是所有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将“课程思政”写入中央文件,号召教师充分发掘各门课中的德育内涵,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受教育对象人数多,影响面大,其教材是受教育者获取语言知识、技能,与西方文化接触的主要渠道,所以只有在遵循研究生英语教学规律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才能保证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文章采用微观教材分析视角,从教材系统性、文化“输出”与“输入”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等三个方面对研究生英语教材«新世纪研究生英语——综合英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路径分析。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体系由课程大纲、教材内容、教材语言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着丰富的话语内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思政价值的实现前提取决于教材各单元主题和教学大纲是否一致,各个单元内容安排是否符合大纲要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明确要求:“利用研究生英语的人文思政特点,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材选取、教学内容的摘选、教学方式的运用和评价考核各链节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和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既坚定文化自信,拥有家国情怀,也尊重其他文明和精神财富,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有更鲜活和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目的。”目前我校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材«新世纪研究生英语——综合英语»是基于主题化的编写思路(Topic-based approach)将主题内容展开,包括亲情、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和平发展、科学精神及科学伦理观、公平竞争及实现“和谐”的路径和方法等涉及范围广泛,其内容编排和题材选取体现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质培养等育人目标,符合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思政要求。语言学习过程是“个体‘内化’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个体对语言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显性的‘语言符号知识’与隐性的‘语言内涵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材所体现的语言运用能力、核心素质培养等育人目标和大纲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等,有助于学生把语言学习同意义内涵联系起来,把显性经验和隐形意义结合起来,以完成语言学习的创造性过程。“学习目标的模糊化,会导致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太专注于书本中所能直接看到的语言知识符号本身,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忽视语言知识背后的意义”。
教材不仅是知识内容的呈现,还要和国家、时事有机地建构成既有知识传授、能力习得,又有价值教育的全方位的人才成长沃土。如第二单元涉及的清洁能源问题,第三单元“生物医学新发现”涉及的科技创新问题等都是很好的思政素材。教材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强调社会发展和学生前途发展的关联性,强化价值引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研究生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主要渠道,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价值观与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所以在确定和拓展教材内容时,要将多层次的中国文化元素,如饮食、服饰、节日等“凸显文化”,和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规范人们行为的“隐形文化”有意识地纳入其中:包括生活态度、是非观念、谦虚观念等“涵盖中国风土人情、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等方面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教材之中,助力学生积累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外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要以培育本族文化自觉为基础,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传播本族优秀文化、借鉴和吸纳外来文化”。只有学生达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才能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同时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注重教材思想资源的时效性。教材要关注国家政策、重大现实问题,如脱贫攻坚、5G技术等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体现,教材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做到与时俱进,与主流话语保持一致。
“中西文化并重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既有利于教材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的平衡,也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教材获得生命力”。研究生英语教材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生活等很多方面,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下面以融入中国文化为例。«新世纪研究生英语»第一单元描写的是一个男孩离家求学和母亲告别的故事。教师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慈爱”和“孝道”等相关元素进行科学呈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意识的形成,再由个人、父母,推及家国、天下,乃至“人类共同体”,把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和时代担当结合起来,使用英语表达中国声音。研究生英语教材应肩负起文化“输出”和“输入”的责任,二者达到平衡才能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能力。
“立体化教材以现代教育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纸质、多媒体教学材料与互联网资源,形成内容、媒体之间的互动,为高校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多媒介、多模态的方式“把纸质界面的知识体系延伸至全新的‘互联网+’环境,创建与学生个体因素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体系”。现在的研究生是成长于网络的一代,对电子文档、网盘资源库、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片、电子课件、二维码、学习平台和学习网站等形式的电子资源的高度适应能够帮助他们创建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空间。立体化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和多媒表现形式,也使教师能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体化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线性输出的静态教材,而是可以随时更新、编辑的动态化教材。研究生英语课时普遍较少,班级人数较多,有限的课时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学”,而“习”却少有实现。在基于立体化教材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取决于丰富实用的线上资源。所以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和教材的深度融合路径,大力开发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和思政资源,发挥其在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中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关研究也表明,人们在争论和交流探讨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最为显著。在传统的学习空间中,因年龄、英语基础乃至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学生互动意向不强,而立体化教材对合作学习、资源共享、讨论等课堂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性。“立体化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提供了多种渠道,可以用于不同活动场景,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践行“亲其师,信其道”优秀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
文章基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通过对研究生英语教材系统性、文化“输出”与“输入”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分析,沿着教材内容—教材形式—教材意义的思路,探讨研究生英语教材思政资源路径。
研究生英语教材思政资源探索,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对思政资源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延伸到内涵层面,探讨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意义,真正做到价值引领。第二,立体化教材改变了语言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对此要配以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方式,教师应通过多维度、深层次任务培养和评价学生的语言及思辨能力,健全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