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陈 思
悬念教学法是在悬念理念下衍生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成为语文教学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常用手段。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是利用故事情节介绍人物,展示作者想要阐述的内容,在故事情节中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课文的发展脉络,理清课文各部分内容,梳理故事的时间线。还可以通过内容的梳理、故事阐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大禹治水》一课,让学生根据题目思考大禹治水的方式和大禹最终是否完成治水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走向,纠正学生对课文生僻字的读音。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分析课文部分语句提出的目的,分析相关语句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发生的背景,接着学习大禹治水的内容,了解大禹在治水期间的治水方式,并让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学到课文末段清楚课前教师提出的问题,大禹最终成功地疏通河道完成洪水治理任务。教师通过悬念教学法以大禹最终是否完成洪水治理任务为问题,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在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内容时,使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防止学生溜号,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程内容并在分析过程中训练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可以将悬念设置在课文主人公身上,将疑问设置在课文主人公身上,随着内容的推进丰富人物形象。
比如,教师讲解部编版《曹冲称象》一课时,围绕曹冲的个人形象设置悬念:“请问同学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接下来引出曹冲称象的故事并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故事发生在曹冲幼年时期,通过课文中对旁人语言神态的介绍,可以烘托出曹冲的个人形象,在曹冲所处的年代,科技水平并不发达,大象体量庞大,使用当时的测量工具与技术无法测量大象的体重,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曹操询问在场官员测量大象的方法,官员摇头与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等描写都可以体现出称量大象的难度,为曹冲解决相关问题做对比。接下来,曹冲回应相关问题,准备两艘船,让大象踩在船上,在船体下沉的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在船上放置石头,让船下沉到相同的位置,接下来计算石头的重量,将其累加在一起得出大象的体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人物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内容,课文中对官员神态与大象外形的描写,可以反衬出曹冲的形象,接下来通过曹冲一系列操作展现其非凡的智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学习课文内容,对曹冲人物形象的认知也逐渐提升上去,还可以攻克教学重点,让学生关注人物的同时,掌握曹冲称象的方法。
课文的人物与故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下的。分析课文内容,必须锁定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样才能通过课文语句了解作者想抒发的情感。
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了解雷锋所处年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当时,我国生产力低下,作为解放军的雷锋出生在贫穷家庭,但是并没有因此对他人吝啬,而是利用自己积攒的津贴,在他人有困难时给予帮助且不求回报。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了解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当下进行对比,试着从当时社会环境思考雷锋的行为,发现雷锋的伟大之处,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模范,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应用悬念教学法需要定期评估学生能力的成长情况,根据学生能力调整教学难度,使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强化学生能力的作用。
使用悬念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通过悬念的设置,让学生幻想故事的结局,对课文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思维得到有效训练。语文教师必须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思考悬念教学法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方式,结合不同课程内容灵活地转变教学形式,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为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