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钟华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中学 广西 都安 530700)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视教学改革。道德和法律课程也是如此。新课程改革下,学科教学将加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更加注重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更加注重两个方向的相互发展。其中,活动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我想谈谈我自己对教学模式的理解。
所谓活动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切实地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教与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预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有效形式。因此,活动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探索。
旨在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其实质是实施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素质的教育。新教材不是简单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而是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国情、法律、道德、心理的有效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需要,学生更感兴趣。事实上,如果你看看新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你会发现教科书中到处都有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情。以丰富多彩的经验总结学生,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升华的价值。这是一种比机械学习知识更具意向性的思维方式,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PEP版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安全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讲座等实践活动,全面开发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组织活动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3.1 探究主题的明确性。活动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探究目标。如果教师在探究前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或引导学生确立具体、适当的目标,就会导致一种盲目、无序、无果的状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探索主题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心理素质为目标,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三维目标为重点,结合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气息浓厚、心理相容性强的主题。
3.2 形式设计的合理性。PEP出版的初中《道德与法律》课程活动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初中生生活范围的扩大和他们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实施活动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设计的活动形式包括新闻广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视频直播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分清是非、小品表演幽默、学生不仅喜欢看,但也要参加;专题讲座、活动主题明确等,课内外结合或课后开展但在课堂上需要改进的活动有参观、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宣传活动、军训、研究性学习等。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活动教学可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理念,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单调乏味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兴趣,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并将其融入到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思想法制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活动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在初中德育法律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教学,首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问题和探究形式,将教材中枯燥、单一、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变为有趣、有趣、生动的实践教学活动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和探索,最后回答问题。例如,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PEP中的“网络改变世界”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介绍环节提出了探究性问题:讨论我们的实际学生以及由于网络的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与直接引入“网络改变世界”的知识点的方式相比,以探究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问题、组织实践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促进初中德育法治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