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解说词中的隐喻用法及其习语化
——以2018年世界杯中文解说词为例

2021-11-22 05:07:43吴娇娇
现代英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比作习语体育赛事

吴娇娇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一、引言

隐喻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生动,使我们的交流充满了更丰富的意象。此外,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CMT)(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80),隐喻在概念知识的组织和处理中也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根据这一说法,隐喻现象并不局限于单个词的意义的相似性延伸,而是涉及激活固定的映射,用另一个经验来重新概念化整个领域。概念隐喻理论在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并且仍然是现代隐喻研究的很大一部分的基础。隐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种反映。概念隐喻进一步将隐喻从传统修辞层面提高到认知方法的高度,并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随着社会文化的各种交集,概念隐喻也随之涉及了很多方面,在体育赛事中很是明显。

对体育新闻中的隐喻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王煜(2018)分析了体育英语习语的语义特征,并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其语义的隐喻理据性;侯学昌、卢卫中(2019)则从概念隐喻出发,发现体育解说词中的隐喻体现的多是激烈的对抗,而其合作和奉献等属性却被遮蔽掉;程浩以新闻语料为基础,列举了从各种来源域到体育目标域的映射,据此考察了汉英体育隐喻在映像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特点;王红、葛云峰通过语料分析,发现根据体育用语始源域的不同,存在隐喻现象的体育用语主要来自军事用语、特色文化用语、娱乐用语、自然现象用语等几个范畴,并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向陈炜、宋先红以及董晓波等人分析了足球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和生成机制,并分析了其修辞效果和语用价值;李文丽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了英汉世界杯新闻标题的异同,找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周天宇(2020)通过以2018年世界杯半决赛和决赛中的解说词为语料,总结了出现频率较高的隐喻用法。

文章通过梳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中文现场解说词,并以此为语料,探索并分析了本届世界杯中解说词中常用的隐喻手法。并对体育赛事中的概念隐喻用法加以分析,总结出在其他领域已经习语化的用法。进而得出了体育赛事中出现的概念隐喻对大众认知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的隐喻现象和隐喻机制

在有关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和解说词中,概念隐喻经常并且会大量地被新闻工作者或解说员所引用,第一是展示了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第二是可以渲染气氛,使观众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文章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现场解说为例,分析常用的隐喻现象。

(一)旅行隐喻

各国球员们从初赛到决赛的艰辛与旅途的劳累有很多相像之处。比如,在罗马尼亚的“晋级之路”上,与创造历史仅有“一步之遥”;比利时球员们的“冒险之旅”就此结束,等等。

(二)动物隐喻

在比赛或新闻报道中,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将运动员比喻为动物,或者将其某一行为或招式比喻为动物的说法。比如在本届世界杯中,解说员就将最后法国和克罗地亚决赛中莫德里奇的招式比喻为“蝎子摆尾”。相似的比喻还有“狮子甩头”,像“毒蛇”一样钻入对方的禁区,等。解说员将球员比如为动物的隐喻用法既形象生动,又充满趣味性,使观众更加乐在其中。

(三)人物隐喻

将球员比作另一个或一类人,借助喻体的特点来解释说明球员的用法即为人物隐喻,本届世界杯也出现了大量的人物隐喻。比如,在半决赛中,将法国队比作定球“大师”,将莫德里奇比作“钢琴家”,将姆巴佩比作“快递员”,将法国队的教练员和队长分别比作“班主任”和“班长”;将墨西哥比作童话里白雪公主身边的小矮人。如此恰当且有趣的比喻还有很多,给紧张观看比赛的观众们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人们更加印象深刻。

(四)剧场隐喻

剧场隐喻与旅途隐喻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一般出现在比赛开始和比赛落幕,比如,比赛拉开了“大幕”“谢幕”等。与剧场有关的活动在本届世界杯中也多有涉及,比如,大赛的“舞台”,最后的“乐章”,最后的“终章”,为我们呈现“戏码”,等。

(五)物体隐喻

和人物隐喻的用法相似,将球员或其行为比作一个物体,借助喻体的特性来解说球员的用法即为物体隐喻。除了以上阐述的隐喻用法之外,一些物体隐喻也在本届世界杯中出现。比如,将法国球员姆巴佩比作“跑车”,以此说明其速度之快;将法国和比利时的半决赛比作“针尖对麦芒”,以此说明双方实力相当,不分上下。将墨西哥球员比作墨西哥的土特产仙人掌,说明其出其不意,“看似平凡,突然就会扎你一下”。

(六)其他隐喻

除了以上出现频率较高的隐喻用法之外,还有一些小众的隐喻用法。比如,博彩隐喻,里贝里转到了右路活动,可能是“换换手气”吧;事故隐喻,这种犯规就相当于“汽车追尾”,负责任的总是后面的人。

三、概念隐喻的习语化

以上总结了2018年世界杯中文解说词的隐喻表达和用法,除了人们不常见的特殊用法之外,很多隐喻表达如旅行隐喻、动物隐喻等已被大众熟知。随着使用次数和出现频率的增加,这些隐喻用法开始进入了其他领域,并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这类隐喻可以称之为习语。下面则总结了一部分体育赛中频频出现,已被大众认知并在其他领域中使用的习语。

(一)旅行隐喻的习语化

旅行隐喻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经常被提及。其中以大众耳熟能详的“求学之路”“晋升之路”最为典型。在旅行隐喻中,大多数的旅程都含有艰难、困苦之意。在旅行隐喻中,大多数的旅程都含有艰难、困苦之意,意在表述路程的艰辛。

(二)动物隐喻的习语化

人们常常把平时表现一般,关键时刻让众人跌破眼镜,成为出乎意料的获胜者称为“黑马”。黑马的隐喻则源于赛马场。类似的用法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等。

(三)人物隐喻的习语化

“专家”“大师”等人物隐喻除了体育赛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用来比喻在某一方面很有建树的人。“后起之秀”则表示后来居上的人。除此之外,很多名人也常因他们的特性被用来作为喻体。

(四)历史隐喻的习语化

这类的隐喻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占有了很大的篇幅。“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隐喻本身就带有说明事理的功效。运用历史隐喻来说明道理或传递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信服。但是在引用时应注意使用的对象是否得当,引用的历史是否准确。

事实上,被习语化的隐喻用法还有很多。恰当的概念隐喻的引入不仅使得谈话内容或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加强信息的有效传递。然而,不当的隐喻的引入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适,起到相反的效果。而已经习语化的概念隐喻几乎都是被大众所认可,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它们的恰当性。即使是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习语化的隐喻,在引用时也应注意使用的对象是否得当,引用是否准确,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像动物隐喻、人物隐喻等,在使用时应注意其本身的褒贬意。

四、结语

文章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中文现场解说词为语料,分析整理出其中的概念隐喻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旅行隐喻、人物隐喻、物体隐喻、剧场隐喻、动物隐喻的使用频率较高。除此之外,像事故隐喻、博彩隐喻等小众隐喻也被使用。由此反向延伸出日常生活中已经被习语化的隐喻用法。总结得出,隐喻的运用体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他们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不难找到众多体育赛事中常见的隐喻喻体。反之,体育赛事中的隐喻手法又回归于生活,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恰当的概念隐喻的引入不仅使得谈话内容或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加强信息的有效传递。由于隐喻本身的渲染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渲染氛围的效果,应注意隐喻使用的恰当性。不当的隐喻引用或许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使用隐喻时还要仔细斟酌,注意使用的场合、引用的对象、隐喻本身的褒贬意等,切不可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猜你喜欢
比作习语体育赛事
月师
雨露风(2023年3期)2023-05-30 08:01:13
比作诗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 05:08:44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
实用习语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畅聊体育赛事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 09:36:27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