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 张远濛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在简·奥斯汀所处的时代,英国文坛被大量充斥着感伤色彩的小说和哥特式小说所占据,而简·奥斯汀奥的作品独树一帜,迅速打破这种陈旧的文坛现状,成为一股清流。在19世纪初,简·奥斯汀的小说一问世,就将当时流行的假浪漫之风一扫而空;她的作品具有两方面作用,第一是继承和发扬18世纪的优秀现实主义,第二是为下一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奠定基础。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去剖析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无疑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语篇体裁是社交活动分类的体现,将情景和语境进行相融,具有其固有的交际功用和语言结构的特色。风格各异的语篇可以依据相关的语篇体裁进行分类,在纲要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及体现样式(realizational pattern)两方面展现出来。
小说的纲要式结构一般包括定向、复杂化、评价、解决和结局五大方面,而译文一般也包括这五大部分,所以原文和译文的纲要式结构基本实现对等。«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形式大多为简单的口语形式,属于非正式书面文体;语言使用的特征大多为反讽;及物性系为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居多;语气系统多为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情态词和态度词汇的使用居多,人称代词的使用大多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译文的体现样式也大多与原文保持一致。
韩礼德等人(Halliday et al.,1964)认为,语指的是“语言的功能”(functional variety of language),即因情景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
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immediate environment)即为语言环境。该环境组成因素不一,Gregory&Caroll(1978)指出语境因素包括三个部分: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和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即语式、语场与语旨。
1.语场
话语范围(即语场)是由系列的事件组成。它们均在言语过程中产生。其中事件发生环境、言语话题及说话参与人的全部活动都包括在内。
语场和在交际中所呈现的话题和题材(topic and subject matter)具有一定的关系,交际的内容或用语都由其来限制。换而言之,谈话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语场,也可以理解为在不一样的语境下交流的不同主题。因此,为实现翻译的精准化,译者需对源语及目的语的语场特色做到心中有数,务求翻译的精确性。
例1:Her mind was less difficult to develop.She was a woman of mean understanding, little information,and uncertain temper.When she was disconcerted,she fancied herself nervous.The business of her life was to get her daughters married;its solace was visiting and news.(Austen,2004:3)
孙致礼(以下简称孙译)将这段话译成:这位太太并没有难琢磨的脑子,她缺乏智力,没什么见识,情绪波动还很大。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触发她的神经。对她来说,这辈子没什么事情比嫁女儿还重要,她人生的快慰就是走亲戚和打听消息。
李明(以下简称李译)则译作:而她本人的心思倒不难以捉摸。她这女人理解力差,见识短浅,喜怒无常,一不顺心,就认为出现了神经衰弱。她这一生最大的事业就是嫁女儿,一辈子的快慰就是走亲访友听消息。
李译本中“神经衰弱和一生的事业”,更为学术,过于正式,让人感受到的是现代城市气息,这样翻译很难让读者感受到这是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生活。孙译均为简单通俗的口语,更符合原作的风格。
2.语旨
语旨是从话语的基调方面进行的诠释,涵盖了参与交际的双方的社会定位即个人基调(personal tenor)和语言活动的目的即功能基调(functional tenor)这两个层面。从语旨中可以看出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角色所处的社会层次。译者须仔细探究源语语篇中,作者想与读者建构的关系模式,语篇中的角色关系,最后在翻译中尽可能将这一关系精确地进行重现。
例2: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孙译:这种想法早就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如果某个地方搬来一个单身汉,消息很快就会传到街坊四邻的耳朵里,哪怕这些人对单身汉丝毫不了解,也会把他看成自己某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李译:每次有未婚男子搬来,街坊四邻不见得有多了解他的性情和见识,但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抱着一条真理,就会自动认为这个未婚男子是自己某个女儿理所应得的财产。
“rightful”一词,孙译“合法的”,李译“理所应得的”。在18世纪的英国,男女地位十分悬殊。在那个年代,女性不得不依附男性而生存。按照当时的法律,如果一个家庭里没有儿子,在长辈去世之后,哪怕有女儿,家业也会落入其他男子手中。按道理说,小说中班纳特家的女儿完全有权继承家中遗产,但是当时的法律会让家业最终落入柯林斯的手中。由此可见,用“合法”这个形容词更具有讽刺意味,更符合小说中的情境,比“理所应得”这个词更贴近作者的原意。
3.语式
语式是指语言通过某种途径或者媒介实现交际功能,譬如,在语言风格上是口语形式还是书面语形式,是临场发挥还是准备后进行的,修辞手法方面也是如此。译者须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原文是书面语,切忌不可使用口语翻译,反之亦然,否则语式错误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交际效果的改变。
例 3:“oh single, my dear, to be sure!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孙译:“哦!单身,千真万确!这一点真到不能再真了。他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一年能赚到四五千镑,咱们女儿可真是好福气啊!”
李译:“噢,未婚啊,亲爱的,真的!这个未婚男还腰缠万贯,一年四五千块钱收入,这对我们女儿来说可真是好事啊!”
按照小说中对班纳特太太的描述,这是一个没什么智慧,说话颠三倒四,严重缺乏词汇的女人,她说得一般是大白话,不大可能用复杂的修辞。可是在李译中,班纳特太太竟然使用了“腰缠万贯”这样的词语,不仅过于正式,而且相对复杂,不符合班纳特太太的日常说话习惯,反倒是孙译中的言辞显得直接、粗俗,更像出自班纳特太太之口。
1.经验意义
一般而言,人们借助语言来交流包括内心活动的现实世界体验,称为概念功能,这包括经验和逻辑两个子功能。前者由及物性系统和语态两部分构成,后者凭借小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逻辑语义关系来实现。在意义的表达中,无论是概念层面还是经验层面都可以呈现在谓语动词为主体的及物性系统之中。
及物性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从这一层面来看,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需要借助语言实现,人们就需要通过利用及物性系统能支持的可提供选择的意义潜势。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为了表达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印象,对及物性系统中的诸如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语言和存在的过程进行适当的运用。据此可知,如果译者在翻译期间对原文的运用过程类型做出变更,则译文表达的意义也将随之改变。
例 4:“Why, my dear, you must know, Mrs.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at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孙译:“哦,亲爱的,你必须知道,朗太太说内瑟菲尔德让那个从英格兰北部来的阔少爷租去了……”
李译:“您知道吗班纳特先生,朗格太太说,内瑟菲尔德被一个阔少爷租走了,他是英格兰北部人……”
原文由四个小句组成,分别表示了四个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孙译和李译都将前三个小句所体现的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准确无误地翻译了出来,原文第四个小句体现的是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孙译保留了原文的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李译则增译了关系过程“他是英格兰北部人”,改变了原文的过程。
2.人际意义
人际功能大致包含两个功能,一个是借助语言影响他人观点或行为,以此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功能,另一个功能是用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它主要由小句的语气和情态系统来体现。语言在交际中是双向系统,只有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作用,才能发挥作用。在语言结构上,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系统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
例 5:“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and therefore you must visit him as soon as he comes.”
孙译:“不过,他兴许会看中她们中的哪一个呢,因此,他一来你就得去拜访他。”
李译:“但很可能他会爱上我们的某个女儿嘛。也就是说他一住到庄园里来,您就得去拜访拜访他。”
韩礼德的情态系统描写了英语情态值的三个等级:高,中,低,如典型的must/will/may级别。借助解读英译文本,我们认识到不同的情态值可凭借在英文中所选取的情态助动词来将汉语各个层级的语气词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汉语中,不同量值等级可以借助不同语气词来呈现情态意义。原文中的“very likely”属于中值情态词,孙译本的“兴许”表达了推测语气,缺失了原文表达的中值情态意义,而李译本的“很有可能”用中值情态词更好地传达了文本的意义。
3.语篇意义
在语言运用中,人们借助不同语言手法把语篇通过不同的句子链接起来,并让语意连贯就是语篇的功能。语篇通过小句的主位和信息的结构及衔接关系中来呈现。已知的信息通常会用主位来体现,对于未知消息,就需要借助述位来体现。韩礼德认为,信息单位的结构借助语言来组织就是信息结构,具有已知和新信息两个方面。前者所表达的信息在情景语境及语篇的环境中具有可返回的特点,这些信息在前文中曾被提及;而新信息具有不可返回的特点,在前文没有被提到过。
例 6:“I dare say Mr.Bingley will be very glad to see you;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ooses of the girls;though I must throw in a good word for my little Lizzy.”
孙译:“宾利先生见到你肯定会特别高兴。我写封信给你带过去,跟他说,他随便娶我哪个女儿,我都不会反对,不过,我要给小莉姿美言两句。”
李译:“我敢说,宾利先生一定会很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让你捎给他,向他保证:不论他选中我的哪个女儿,我打心眼都同意把她嫁给他。不过我要为我的小黎姿多美言几句。”
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为主位同一型:T1-R1→T2(=T1)-R2→Tn(=T1)-Rn,李译采用了单一的主位同一性,保留班纳特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使译文更加紧凑与流畅,而孙译则没有遵循原文的主位同一的推进模式。
4.逻辑意义
在复句中,小句能够对多种逻辑语义关系进行表达。不过概括起来却只有几个种类。扩展和投射是其组织成的两个基本关系,前者是指第一个小句借助第二个小句来进行详细描述、拓展和增强来实现扩展。投射关系则是将第二个小句变为主句的话语或者想法。
例7:“But consider your daughters.Only think what an establishment it would be for one of them.”
孙译:“可你要为女儿们想想呀,请你想一想,她们谁要是嫁给他,那会是多好的一门亲事。”
李译:“可你也得看在女儿们的分上呀!你就想想,她们中哪一个嫁给他不会享尽荣华富贵的呀。”
在原文中,小句之间投射就是其逻辑意义。借助主句,在第二小句运用了投射的方式。把它投射为话语或者思想,李译选择了意译,用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导致了被投射句的话语成为“享尽荣华富贵”,与原文的“what an establishment”偏离,而孙译则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原文小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更好地表现出来了,被投射句的话语也未发生偏离。
从翻译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角度,审视微观层面——小句层面的偏离个案,李译文在语域层面、人际意义方面的偏离,孙译文在语篇衔接的偏离都是负偏离对译文的质量产生影响,在概念意义上的李译文及语篇意义上的孙译文之间所具有的偏离是对译文品质没有影响的正偏离。总之,在译文的风格上与原作保持一致这一点被孙译文所重视,这对原文内涵的准确传达并让原文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