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高校学生有着优越的条件,校园是足球人才选拔的重要阵地。因此,做好校园足球运动,努力提高足球人口基数,科学选拔足球人才,提高足球竞赛成绩,反哺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比赛将高校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一直是体育教育界人士多年探讨的重要课题。该研究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了“学—练—赛”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并进行跟踪实践研究,旨在为人们提供校园足球研究相关理论与实践参考,为其他高校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主要采用调查、统计、经验总结等方法。
1.2.1 理论意义
创新高校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丰富校园足球理论研究,促进校园足球认知,带动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同时,也为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提供模式借鉴和理论支撑。
1.2.2 实践意义
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扩大校园足球选材范围,提高校园足球竞赛成绩,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其他院校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和校园其他运动项目提供了实践参考。
该研究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并提出“学—练—赛”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以“教学是基础、训练是重点、竞赛是关键的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为基本理念,将足球理论知识和技战术的学习、足球课外训练及足球竞赛融为一体,贯穿于模式探索、实施、实践、反哺等各个阶段。如何通过足球项目普及教学、选拔足球爱好者业余训练及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比赛,将校园足球“学—练—赛”有机结合,是研究重点。
2.2.1 螺旋上升、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创新
模式路径:扩大足球项目宣传,改善足球运动场地设施——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增加足球参与人数——促进足球课程改革、促进足球训练和课外足球活动的开展——科学选材、积极训练,提高足球运动技能——取得良好运动成绩,提高知名度——迎来兄弟院校交流和学习——促进和提高运动成绩——反哺足球选材——反哺学生参与——反哺项目开展——反哺运动成绩。每个环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在螺旋上升中形成校园足球的良性循环发展。
2.2.2 新理念指导下的技术与实践相结合训练方法创新
校园足球训练方法打破传统以技术为主导的训练方法,在最新足球训练理念指导下,技术训练与实践相结合使用,充分开发队员探求欲的训练方法。其主要特点:任何技术动作都要设定比赛场景,模拟实战进行动态训练;每次训练前都不公布训练内容,训练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开发学生探求欲,发散思维,发展想象力。
“学—练—赛”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实施过程中分为学习普及、练习提高、竞赛实践、反哺质变4个阶段。人口基数的普及是基础,竞赛成绩的提高是目标,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提高和终身体育意识养成是目的。
第一,扩大足球宣传,培养足球兴趣。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学生若对足球活动感到有需要,那么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并积极从事这项活动,探索其中的“奥妙”、获取乐趣,兴趣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学院网站、广播、学生QQ群、微信群、抖音等各种途径和媒介,大力宣传校园足球,让足球运动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有效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每年的新生报道阶段,足球协会可通过小卡片、宣传单、动画视频、多媒体、竞赛精简视频等方式积极宣传,壮大协会队伍。体育教研室定期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足球公开课,为足球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同时要求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宣传校园足球运动项目,激发学生足球兴趣。
第二,改善场地设施,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改建、扩建足球场地,并派专人管理;以不影响新学期教学、训练使用为原则定期采购足球教学和训练器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两个灯光足球场地满足了全校师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求,优质的足球运动器材和设置及足球运动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扩大了足球参与人数和校足球队的选材范围。
第一,开设足球选项,增加足球人口。积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增加足球选项课开设学期,供足球爱好者选择,目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二级学院都开设有足球选项教学班。足球选项班级数量逐年增长,由2014—2015学年的8个增加到2018—2019学年的19个班级,学生人数也由289人增加到597人。剔除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因素的影响,学生足球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由2014—2015学年的3.77%上升到2018—2019学年的6.72%。
第二,举办足球比赛,扩大足球影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定期举办全校性足球比赛,各二级学院每学期都举办分院足球比赛,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学校组建有学校教师足球队,定期对外比赛交流,有效扩大校园足球的影响。
第三,培训足球知识,提高足球技能。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定期安排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课余时间进行足球理论和技术知识培训;足球协会应每周定期开展免费足球教学活动,由协会骨干、校足球队队员担任教练员,为每一位足球爱好者传授足球文化和运动技巧。
第一,选拔足球人才,征战足球赛场。校各级领导应大力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促进学生参与的热情,为球员选拔注入活力。足球人口基数增大,促进了足球运动选材,提高了足球队整体运动水平。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足球队连年征战足球赛场,连续蝉联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军,并多次代表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
第二,争得运动成绩,迎来八方访客。增加交流次数和档次,积极联系省内各高校足球队、教练员等进行交流学习。自新模式实施以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足球队连续获得省“大足赛”冠军,6次代表省参加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其中5次打进全国总决赛。2015年获全国总决赛季军,2018年获全国总决赛亚军,2019年获全国总决赛冠军。优异的比赛成绩,又迎来了省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学习。
第一,竞赛成绩反哺足球选材。认真对待每次比赛,努力提高运动成绩。足球运动选材促进竞赛成绩,竞赛成绩也能反哺足球运动选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系列优异的比赛成绩及靓丽的数据,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参与足球队选拔的积极性,带来了众多的足球爱好者参与球队选拔。
第二,足球选材反哺学生参与。科学选拔队员,实施“凭实力、能者上”的选人原则,同时结合运动技术、身体素质、足球理念等综合素质,初步挑选出30人左右的足球运动员进行训练。在进一步训练中实施淘汰机制,经过技术、理论、实战的综合考量,最终确定球队人员名单。对未入选的学生,若有继续学习足球技战术愿望,教练员采取随队训练、陪练的策略,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足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人文性又促进了更多学生积极的参与。
第三,学生参与反哺项目开展。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要获得持续性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人口基数,参与人数越多项目发展越好。及时解决因参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带来的场地、器材、设施、指导等方面的不足。对场地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运动器材的更新,又保证了项目更好的开展。开设足球选项课、足球班进一步扩大了参与人数,学生的参与反哺了足球项目的开展。
第四,项目开展促进竞赛成绩。运动成绩的提升离不开优秀运动员的参与,运动员的选拔又得益于众多的足球人口基数,众多的人口基数又离不开项目的健康开展,项目的开展又促进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普及和提高良性循环中不断的发展。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0次蝉联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高职组冠军;2015年获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校园组季军;2018年获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校园组亚军;2019年获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校园组冠军;培养大批技术好管理科学的优秀足球人才(俱乐部管理人员23名、中小学足球教师28人、足球教练员19名、俱乐部队员14名、赛事服务人员11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学—练—赛”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实施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足球队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受到政府单位和社会媒体(海南日报、特区报、南国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腾讯体育等)的广泛关注,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足球人数增加、学生素质提高。校园足球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足球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第二,比赛成绩优异、社会口碑良好。突出的运动成绩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队员就业良好、输送足球人才。部分校足球队队员、随队训练足球爱好者,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受到重视,同时也为当地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等输送足球技能和管理人才,部分队员创业开设足球培训班,培养一批批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充实了足球后备人才。第四,模式同行借鉴、足球文化发展。“学—练—赛”一体化高职校园足球发展得到同行、兄弟院校和省级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