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洁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从思维对于一个人知识的增长或创新的角度来看,主要可分为接受性思维(接受知识)、审辩式思维(评价知识)、创造性思维(生成知识)。接受性思维是一种基础性思维,当前,初中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仍以这种培养思维为主,如教学过于依赖教参分析与答案,以教师问替代学生析,重结论轻过程,思考角度单一等等,导致课堂阅读教学缺少重要的思辨过程,学生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有质量的思维活动。
面对当前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审辩式思维,倡导思辨性阅读。下面以《羚羊木雕》为课例来谈谈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运用审辩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的思辨能力。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张之路写的一篇微型小说。文章讲述了一个生活中孩子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我”把父亲送给“我”的一件贵重礼物——羚羊木雕,送给了好友万芳,父母得知此事,逼迫“我”去向万芳要回来,虽然在最后“我”按父母意愿索回了木雕,但“我”对朋友的愧疚,却成了我内心深处难以抹去的伤痛。
小说以家庭生活中父母教育理念与孩子的认知情感为矛盾主线,文中“我”的父母坚决要求“我”向好友万芳索要回木雕,而“我”却万分不愿,由此而引发了一场亲子冲突,这一场矛盾冲突涉及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这一小说主题。在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对于文中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根据教参的提示,将这场冲突的着眼点归结为两点:“木雕价值如何”、“孩子送礼是否必须经过父母允许”。“木雕贵重”,说明是“我”父母看重的是财物价值,实质是对物质的看重;“没有父母允许”说明“我”父母强调的是家长的尊严或地位,家长的要求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父母认为孩子送朋友贵重的礼物,要经过大人的允许是无可厚非的。
课堂上,当学生们就文中父母不同意“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赠送给好友万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更深入的思辨性阅读分析时,运用审辩式思维,结合事件细节,通过人物言行,由表及里,论辩剖析得出了两个更为具体全面的原因:一是羚羊木雕是“我”父亲从遥远的非洲带回来特地送给女儿的,包含了浓浓的爱女深情,而“我”却把它送人,而且是“自作主张”,未经父母同意,自然让父亲既失落又气愤。二是羚羊木雕的用料珍贵、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价格自然不菲,是贵重的工艺品。父母认为小孩子之间互赠礼物是用价值过于贵重的物品是不恰当的,应予以制止。而“我”对于真心相送给好友万芳的羚羊木雕百般不愿按父母的要求再去索要回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不仅我俩从小在一起,上学后,在一场风波中她为了“我”,宁可自己受委屈,有情有义,她是真正关心“我”的好伙伴。羚羊木雕固然贵重,但较之“我”和万芳的情谊来说是无法相比的。所以为了表达“我”’对万芳的感激与友好,是真心愿把心爱的羚羊木雕慷慨相赠给自己的这位最好的朋友。
小说围绕着到底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进入了高潮,“我”在被迫无奈下,向万芳要回了木雕,也取得了好友万芳的理解,但是孩子和成人在对待友情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却成了值得深思、讨论的话题,小说的主旨到此是不是不再局限于教参所提示归结的论断?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运用审辩式思维的思辨性阅读更注重事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之间的分析,这就避免了只看表面就得出结论,单一分析的思维盲区。
按传统阅读教学的思路,在教读《羚羊木雕》这篇小说时,一般为先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然后厘清故事情节(补充插叙运用与作用相关知识),梳理出小说故事的主要线索,明确矛盾冲突的核心,分析小说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发文末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的讨论,从而分析归结出这篇小说的主旨。
而具有思辨性阅读教学理念的老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在以上对文本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更注重从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的角度去设计一些评价性、拓展性的问题:从编者的角度来看,作为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显然主要是给孩子们看的,那作为教师不禁要深入地思考,中学生读了这个故事,他们会赞成还是反对文中“我”父母的这种做法呢?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问题?如果遇到了,又会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呢?是不是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对父母的尊重,又不影响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但是如此一来,孩子们是否就会因此而过早的开始思考如何学者像成人一样去处理复杂的关系?是否会过早走向世俗化?这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会引发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开一定的讨论,甚至争辩,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才能更深入地去理解这篇小说读了到底意义何在。正如余党绪老师曾说过:思辨性阅读的实质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断言。要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须有两个要素:一是清晰的理解,二是理性的评价。
此外,思辨性阅读在理解文本、分析文本中不仅会考虑编者的用意,还要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判断写作者的意图,并对作出的结论还要作进一步、更充分的论证。那么这篇小说作者创作的本意应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同时也是写给父母们看的。
首先,小说中有一段插叙“破裤子风波”,作者在叙述时其中已包含对“我”家长的批评,从“我”的裤子不小心被树枝扎破后,因担心回家挨骂,不敢回家,只能偷偷哭泣,可见父母平时对孩子的管教是严厉的,家长的教育思想是传统而专制的。
其次,“我”父母在处理羚羊木雕这件事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站在家长成人的角度来评判孩子的行为,他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没有与孩子一起协商如何用更为妥善的方法要回羚羊木雕。他们用无形的权威逼迫孩子无条件服从家长的意志,实际上伤害了孩子纯真的心。
美国素有“神奇教授”之称的心理学博士朱利安.泰普林教授曾在他的著作《父母是教育家》中谈到“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有一条横着有的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但在我们常见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一贯只是要求孩子尊重自己,自己却很少尊重孩子。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里最容易出现。”“孩子和父母之间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面对这些意见,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正好说明孩子正在用自己的头脑进行独立思考,并试着不再依赖大人而独立行走。这时家长应该采取明智的做法,与孩子一起商讨,在交流中比较出好坏来。虽然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而辨别能力又是在选择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最好的培养方式是多为子女提供在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果再加上家长恰到好处的引导,可使你的孩子学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在处理羚羊木雕这件事的过程中,父母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与孩子好好沟通,一起协商解决办法,而不是只站在家长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缺乏理性,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
虽然孩子最后向好友要回了羚羊木雕,可是却被自己出尔反尔的举动伤透了心,为自己做出这样“不光彩的事”儿感到羞愧。这难道不值得为人父母反思吗?羚羊木雕的确贵重,终究物有所价,但孩子们之间纯真无私的友情是无价的,孩子们纯真的童心是世间最宝贵的,失去羚羊木雕也许只是物质上的损失,可如果因为父母不尊重孩子,不允许孩子“自作主张”,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决定,也许失去的将会是孩子的信任,失去那颗美好善良、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不是写作者想要告诉成年人的呢?
所以,传统阅读教学解读文本,从这场亲子矛盾表象中归结出本文的主旨:含蓄地批评有些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孩子们之间真诚而无私的友情。而运用审辩式思维对文本展开思辨性阅读教学时,学生们更深入地审视了这场亲子冲突,认为本文还含蓄地批评了有些父母对孩子心理、情感的不尊重、不理解,教育方式是简单粗暴的,没有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只有封建家长式的命令的行为,表达了孩子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不同角度的研读文本,思考辨析,对小说的理解已超越了教参,对得出的论断经过了合理的论证,并联系生活实际,从这个故事引发更多的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好复杂关系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逐步形成个人的评判和见解。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思辨性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比较,不同在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简单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上面,而是更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指导,对于学生在逻辑分析、判读推理、论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思维要求。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基础的接受式思维向更高级的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有条理的分析,科学的论证等,而思辨性阅读正是从审辩式思维中生发出来的典型阅读方式,是培养初中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途径。思辨性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局限性,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更可贵的是还能在这样思辨性阅读后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着用审辩式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