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雪如
(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 江苏 新沂 221400)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沿袭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整个教学中除了教师偶尔的提问,很少关注学生,更极少关注师生的互动,导致教学质量的偏低、学习效果的低下,这种落后、低效的模式,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开展多元趣味、新颖的教学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新时期的一线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反思、创新的习惯,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才能享受教学和自我成长的双倍快乐,从而实现快乐教、快乐学、师生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更有效。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打造师生互动课堂,以互动为课堂教学增值提效的论题加以分析和论述,以飨共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趣味、新颖的导入,可以顷刻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营建和谐、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巧妙设计导入方式,应注重导入方式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急切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习活动做好思想、心理准备。以拼音教学为例,借助于实物、图片等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强拼音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如j、q、x的教学时,笔者为学生呈现一只引颈高歌的大公鸡、一面迎风飘舞的红旗、一个大西瓜等的图片,分别让学生说出这些实物、图片的名称,从而快速引出j、q、x.如此的导入,快速把学生带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实物、图片等的运用,也发挥着其表音、表形的作用,增强拼音知识的趣味性、直观性。
运用故事导入,也是趣味导入、激发兴趣的主要手段。仍然以拼音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为主要形式而进行导入,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如f的教学时,笔者以孩子们喜欢看的《西游记》中的关于如来佛的故事而导入,立刻吸引学生的兴趣,正当孩子们陶醉于趣味故事中时,快速在黑板上板书出f,并告诉学生像这样收人膜拜的就叫“佛”,再让学生连续读出f f f,这样,故事法导入,让b、p、m、f的教学充满趣味,溢满魅力,奠定师生互动的基础。
游戏导入,也是激活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如《陶罐和铁罐》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的教学时,采用游戏式导入,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如以角色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课堂上,多数教师专注于自己的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关注度不够,也忽略了课堂反馈的环节,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改善这种低效教学模式,教师应注重课堂反馈,通过学习反馈,达成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课堂反馈,一般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交流而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问题也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桥梁。由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具象性,对于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一定有不合标准、甚至有违常规的可能,此时,教师对于答案的评价,不能以正确与否而简单定性,应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以采用激励性评价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真正促进师生的互动。
如《司马光砸缸》的阅读教学时,对于司马光的机智、勇敢的主题给以分析、对于故事情节基本把握之后,笔者为了开放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再次积极投入,笔者提出了一个拓展性、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救这个小孩吗?问题一给出,孩子们争先恐后,给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说把刚弄歪,水就出来了,小孩子也就能爬出来了;有的说往缸里竖个梯子,让小孩爬上来;有的说找大人……每说出一种方法,就会招来一些“非议”,认为是方法不可行,诸如有大人,还需要砸缸?哪弄梯子去?都是小孩,缸那多大,怎么弄歪等,最后,还是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司马光砸缸才是唯一有效的好办法,缸虽然坏了,但是孩子得救了,还是司马光机智、果敢。这样的互动反馈,给孩子们互动的时间,促其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注重课堂反馈,也包括教学中,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的情况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而设疑,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树之歌》教学为例,笔者先让学生浏览教材,说说教材中提到哪几种树,再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树,于是,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铁树”、“槐树”、“柳树”、“罗汉松”、“银杏”、“雪松”等,显然,这些答案中有不合标准,但是,教师不能简单给以否定,给说出“铁树”等的学生以表扬,以收到正面的反馈,促其在以后的活动中仍然自主参与进来,否则,回答不正确、教师给以批评,会让他们再活动时,会退避三丈,成为课堂活动的“局外人”。再如《金色的草地》的教学时,传统的讲读法,学生对于草地的美,没法理解,也不感兴趣,距离自己遥远,而教师用PPT将课文的美景图像化,让学生亲眼看见蒲公英让草地边色的情境,学生会自主投入到美文欣赏中,让他们身心愉悦,这也实现负面的反馈向正面的反馈。
不论是新课改前,还是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还是新的课堂观向纵深发展的以后,学生都不能被教师“排挤”,都不能“缺席”课堂,只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才能活起来。为此,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标志,也是有效课堂的灵魂。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更应注重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拉近师生关系,营建舒适、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互动,除了导入环节互动、课堂反馈方面互动之外,巧妙设计师生合作的活动,更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有力举措。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巧妙设计合作性的活动,促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也和谐师生的关系,让课堂散发生命的活力。如《大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时,在朗读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朗读活动:女同学扮演小鸭子,男同学扮演大公鸡,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而叙述部分由老师完成,这样,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积极参与,提高参与度的同时,营建了愉悦、和谐的阅读课堂氛围,课堂因师生合作、积极参与而充满活力。
再如《拍手歌》的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识字、熟悉文本中各种动物的特点以及文本句式后,为学生播放《拍手歌》的伴奏,师生做出拍手的动作,老师说一句,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准确、大声地说出来,如教师说出“你拍一,我拍一”,学生打着节奏,跟着节拍说出“动物世界真神奇”……阅读教学《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笔者采用师生情感互动的模式,首先,为学生播放《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通过欣赏歌曲,和一起一起评价歌曲的内容和主题,让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以及豪迈风格;在导读环节,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笔者和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朗读,体验角色,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学生合作,扮演不同的任务,演一演鲁智深拳打的过程,以“演”促动,以“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师生合作互动,简言之,就是在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真正实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的融合。以《登鹳雀楼》为例,对于古诗词的欣赏教学,多数教师采用讲读法,不容置辩,“一言堂”的课堂上,古诗词的赏析,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频繁走神、故意“捣乱”,与教学预期的效果相去甚远。而如果教学中,教师展开合作学习,拉近师生关系,学生有了参与的权利,才能激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点燃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氛围,为有效课堂构建注入活力。
互动课堂的构建,是新形势下课堂改革的主要任务。多数教师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是,真正互动时,局限于优秀生,课堂成为优秀生的展示舞台,而学困生则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这样的教学,忽视学生的整体参与,与新课改的“为了每一个学生”而相悖。教学中,应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互动时,应注重互动的方式适应每一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基础,采取层次性教学,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以《狐狸和乌鸦》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活动,以满足不能层次的学生的积极互动。如课堂之初,呈现出狐狸的图片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你能和狐狸打个招呼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学困生也容易给出回答,为此,这些问题的交流以及和狐狸的打招呼,可以让学困生参与。之后,借助于PPT为学生呈现出故事的背景后,对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学困生以及语文素养较弱的学生,则难以完成,因此,这类概括性强、难度少大的问题,可以留给中等以上的学生;而对于角色表演故事的活动的开展,应让表现力强的学生参与和互动;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笔者借助于PPT呈现出一些词语,如:诚实、可爱、善良、聪明、勇敢、可恶、欺骗、凶恶、狡猾、胆怯等,让学生从中选择两到三个送给狐狸,并和同学交流,为什么这样选。这个活动,可以让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也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组内交流,再在班级交流……层次性、针对性的问题和活动,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互动。
再如《搭船的鸟》的阅读教学时,笔者为细心不足的学生设计考验耐心、细心的问题,如: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这个问题,不认真的学生,只会看到对鸟的观察,而细心阅读,还会发现开头还对“雨中扁舟”以及“翠鸟捕鱼”等的描写,因此,这类问题,可以培养的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设计“你认为鸟儿搭船是想做什么?吃完鱼还会搭船吗?”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对象可以是不善表达、不善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促其善于表达,促进积极互动,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
总之,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开个好头,应注重师生、生生互动课堂的构建,促学生更好地交流沟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互动,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注入“新空气”,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