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摩在中风病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2 07:47杨俊行付景娜刘文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风病药膏偏瘫

胡 哲,杨俊行,付景娜,宋 颖,刘文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一区,北京,100700)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改革创新,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中风后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约有3/4存在肢体功能障碍,重度致残者达4%[2],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3],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如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方法,疗效得以肯定,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膏摩对中风病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风病恢复期的中医诊断标准[4],并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神志清楚且病情稳定能够配合者;存在一侧偏瘫,病程<6个月;年龄40~80岁;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骨关节疾病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80岁,平均(68.70±8.97)岁;病程15~180 d,平均(52.03±39.57)d。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8岁,平均(69.23±7.16)岁;病程7~180 d,平均(41.30±41.55)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脑病科常规护理,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循序渐进的康复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膏摩干预,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摆放舒适体位,暴露患侧肢体,注意保暖,选择穴位水沟、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阴陵泉、三阴交、委中、血海、丘墟,对于肌张力高的患者,在膏摩前先行按摩患侧胸大肌、肱二头肌、前臂尺侧肌、股四头肌、腓肠肌,以缓解肌张力,再将本院自制瘫宁膏涂于相应腧穴上,采用点按手法,每个穴位按揉2 min,以患者感受到酸、麻、胀为度,此为“得气”,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1次/d,20 min/次,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干预前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运动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5]评估,MAS为国内外学者公认的、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总共9项,第9项中全身肌张力不列入总分,每项得分为0~6分,8项总分为48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生活能力采用Barther指数量表(ADL)评估:ADL共10项,轻度功能障碍61~99分,中度功能障碍41~60分,重度功能障碍≤40分。100分为生活自理,分数越高,说明自主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MAS、AD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MAS、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MA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MAS、ADL评分比较(±s) 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MAS、ADL评分比较(±s)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干预后77.17±13.31*#62.17±16.70*分组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0 30 MAS ADL干预前25.97±5.89 26.43±6.63干预后32.53±5.92*#28.50±7.41*干预前54.17±15.15 54.00±17.34

3 讨论

中药膏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医外治法,主要是将药膏与特定的按摩手法结合在一起[6],兼备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推拿的物理作用[7]。本研究将中药膏涂于相应穴位上,再进行手法按摩,在疏通经络的同时药物作用也能直达腠理。本院自制瘫宁膏由川乌6 g、威灵仙10 g、红花10 g、白芥子6 g、冰片1 g、血竭6 g、乳香6 g炮制而成,川乌、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红花、血竭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作用;白芥子具有通络止痛之功效;冰片具有消肿、开窍醒神之功效;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消肿生肌之功效,以上中草药与姜油、黄酒相调和,既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又增加了药物的透皮效果。手法按摩采用点按的手法,点按穴位包括水沟、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阴陵泉、三阴交、委中、血海、丘墟。水沟为督脉要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8];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宣气行血的功效;手三里穴具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作用;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可健脾理气、清利湿热、通经活络;三阴交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宁心安神之功效;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之功效;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具有活血化瘀、引血归经的作用;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中药外用与按摩相结合,增强了药物渗透的同时也使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后,观察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可见中药膏摩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有改善作用。中风肢体偏瘫多气血亏虚,无力推动血液循行,导致血瘀和痰湿停滞[9]。膏摩作为外治法,以摩膏为介质,施以手法按摩,不仅增加了药物与体表的接触面[10],按摩时产生的温热效也能打开皮肤腠理,使药物直达真皮层毛细血管[11],促进了药物的吸收、释放,使气血运行通畅,醒神开窍,脑髓得以濡养,挛缩的肌肉得以放松,消肿止痛,化湿活血,使手法与摩膏相得益彰[12],促进了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中药膏摩对中风病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短,未来在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来验证此种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偏瘫患者远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中药膏摩对中风病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研究这篇文章,通过中药膏摩配合穴位点按方法,促进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今后的中医护理研究中,需增加样本量的数据和治疗护理时间,更能明确此项中医护理技术在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中风病药膏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中国文身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中风病针灸穴位的演变与思考
漫画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