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峰 王家伦
摘 要 为确保群文阅读教学质量,聚焦实处,我们应关注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指向明处,群文阅读教学也应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紧要处用力,注意揣摩、涵泳语言的形式秘妙。以评提质,还应注重运用评价工具,层级提升阅读质量,促使学生阅读素养和核心素养同生共长。
关键词 群文阅读教学;教学评价;评价工具
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不仅指学生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涵盖学生阅读过程中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思维品质素养的成长状况。群文阅读教学评价须立足评价主体学习起点,精准分析评价主体阶段性学习过程的成长程度,并促进评价主体努力发展进步,不断体验自我获得感和成就感。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应有之义”。
一、聚焦实处: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达成
群文阅读教学较之单篇教学,篇目增多,但并不意味教学目标的简单叠加。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仍须如单篇教学,追求“一课一得”,规避“空”与“泛”。整合重构群文,是为更有力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评价应和教学紧密关联。所以说,群文阅读的教学评价,也应该聚焦实处,看其教学目标是否集中。
昆山市城北中学陆燕婷老师《文言文中的劝说艺术》群文阅读教学一课(2021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研讨会公开课),关联整合《孙权劝学》《与朱元思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四篇文言文。主议题统领:你认为哪位人物的劝说最具艺术性?这四个文言文本,从单篇教学维度来看,篇性不同,教学价值各殊。整合是为了历练能力和积淀素养,学生从梳理人物关系、明确劝说目的、梳理劝说过程、概括劝说方法、判断劝说结果等联结点,进行高质量“比对读议”,开掘整体阅读价值。再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你如何劝勉即将参加比赛的同学克服畏难情绪?二是你如何劝说小区的邻居自觉将垃圾分类?陆老师评点学生作答时,紧扣主议题“最具艺术性”的探究所得,指向策略性和元认知。显然,陆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知道学生可以理解、掌握什么知识能力,能够运用、解决什么问题。主议题和当堂练习,聚焦教学目标,评价指向和教学目标达成自然契合。
某位老师执教《探究初中教材中家庭型的女性形象》群文阅读,重点整合《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我的叔叔于勒》《台阶》《孤独之旅》《动物笑谈》等六个文本,主议题是探究教材选编女性形象的固化、窄化现象。要求学生给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委会写一封信,就有关“丰富完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提出修订建议。首先,这个议题涉及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近40篇课文,其中大多数的女性角色,只是蜻蜓点水似地涉及。就其重点整合的六个文本中的母亲形象看,真的是“固化”“雷同”吗?还是滞留在“母亲”这个共同角色身份的浅表,而非探究文本实际呈现“母亲”人物形象的迥异?再者,学生写建议信的教学设计,与主议题设置之间,所用与所学,并非有机统整,前后有割裂之痕,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目标的游离。这样的群文阅读,难以称善。
“教学、学习的目标同样是评价的目标”,[1]参照上述两位老师群文阅读教学的处理,我们认为,群文阅读教学的“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三者应保持一致。如果教学目标与评价指向相悖,甚至南辕北辙,那么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迷失方向。
二、指向明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所以其评价也须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紧要处用力。毕竟,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带动其他三项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第一要义。群文阅读,须在教学中揣摩、涵泳语言的形式秘妙,以此奠基,积淀语文核心素养。
常熟市周行中学罗国锋老师执教《外国诗歌三首》群文阅读教学(2021年常熟市初中语文评优课决赛一等奖),组合《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远方》([美国]安德鲁·怀斯)、《火光》([俄国]柯罗连科)三首。群文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的咀嚼”。
比如:《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第一节起始:
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虚度了它。
教师设问:第一行诗句后面的冒号,如果用一个关联词来替换,可以用哪个?学生作答:“因为”。教师不作能否替换的简单评价,而是追问学生如是表达的“形式秘妙”。为什么要用冒号,不用“因为”呢?诗歌追求简洁的表达,用冒号引起我们“快乐是源于不虚度”这样的思考。学生知悉“不一样的表达”,触碰诗歌精练、含蓄的语言特质。
再如《远方》一诗中:
那天是如此辽远,/辽远地展着翅膀,/即使爱是静止的,/静止着让记忆流淌。
教师设问:“那天是如此辽远”如何断句?学生认为:“那”与“天”之间可断可不断,不仅是空间的远,也可以是时间的远。教师即时做出合乎逻辑、辨证客观的评价:我们不必拘泥“标准”答案,大家的断句各有理据,重要的是,我听到同学们对“远方”的感受。诗歌是独特而深沉的,远方不止是远方的远,还有心灵的辽远。如是点评,极具张力,激荡学生思维,促进学习向更深处漫溯。
然后,设计有挑战性的“以诗解诗”环节,要求学生观照群文整体,可选择每首诗的关键词或短语,把一首题为“前方是什么”的半成品小诗补充完整。搭建读写转化的支架,从语言欣赏走向语言创生,深挖群文,构建问题链:写完后,你能够看到怎样的画面?将三段倒过来读一遍,又会是怎样?三位诗人的前方究竟是什么?师生交流反馈环节,教师围绕“语言的形式秘妙”,评价节制而富有理性。基于文本,学生来来回回、脚踏实地走,正着想,倒着想,往前想,体悟、品析、玩绎、创生,从有意思走向有思考。當然,学习深度不可无限开掘,收放有界,须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聚焦原有认知阈限,实现自我突破。
同样是这组群文的阅读,如果一味地在蕴含“困境人生,诗意生命”的哲理角度拓展,“没有真正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之中”,[2]那么,我们不该肯定这种离开“语言”土壤所谓的“深挖”。
三、促进成长:评价工具的运用
为避免对群文阅读成果泛泛而评,我们须开发和应用适宜的阅读评价工具。其一,师生共同开发评价等级量表,分解评价要素,用可操作的描述语评定。其二,教师导引学生应用评价工具,循序渐进,层级提升质量。
笔者执教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群文阅读,关联整合统编初中教材上《记承天寺夜游》(小品文,八上),《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八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词,九上),《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九下)以及《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九下)五个文本,并联系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3]整本书。单篇、群文、整本书,三者形成结构化的阅读场域。任务驱动之一:“走近苏轼”班级读书成果展,需要你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评,点评苏轼的精神世界。如果是教师直接评定学生的短评,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的认知结构静态凝固。我们选择师生合作商定,将评价对象“短评”分解为“观点”“论据”“篇幅”等要素,用“可操作描述语”阐释明晰等级。
我们须发挥等级量表导向、鉴定、调控、提升作用,评判学生阶段性阅读成果水准,预期可能的增长幅度,促使学生基于原有层级升格,对固有体认图式进阶突围。阅读成果经由同伴互评,学生对标自评,提质升层,教师再作总评点拨。群文阅读成果质量持续性提升,下面是被评为“优秀”层级的样本之一。
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自足圆满,儒、道、佛三者相融共生。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都是他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任职时,以儒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担当,守正不阿,政绩出色。他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贬居时,以道的“自然”、佛的“出世”解脱,“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旷达闲适。他是“散文作家”“月下漫步者”“诗人”“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学生渐谙群文阅读之门道,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思维品质素养与核心素养,内隐外现,同生共长。这既符合课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4]评价改革纲领性文件精神的重要践行。
————————
参考文献
[1]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2:30.
[2]徐鹏.群文阅读教学的学理审视[J].中学语文教学,2021(1):5.
[3] 林语堂.苏东坡传[M].张振玉,译.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
[4] 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
[作者通联:张丽峰,江蘇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王家伦,苏州大学文学院]
为提升作业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崂山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症下药,让作业管理实现“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的“三精准”。精准到校即在立足本校学情基础上,由各学科、各年级集备组基于区域化资源库遴选符合学情的题目,印刷成AI智能校本作业本,既能满足课上随堂测,又能满足课后练习,还能帮助学生自动收集错题。精准到班指学生日常作业在AI智能校本作业本上完成后,用全区为每个班级配备的高速扫描仪,在1—2分钟内完成作业分析,即时呈现统计数据。教师依据此数据,以学定教,提高了课堂效率。精准到人指作业在扫描之后错题被自动收集,同时进入学生错题本和教师错题库,教师在错题库中可以准确知道每道题的答对率,熟悉班级每个学生的作业及学习情况。
青岛市崂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黄涛告诉记者,现如今全区每名教师在授新课前都会借助平台数据,了解学生整体及个体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准把控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青岛市崂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姜学环说,作业是学生整个学习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它与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借助信息技术管理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学、诊断教师的教、促进家长的导等有独特的价值。
大数据分析实现作业“靶向”个性化
传统的作业布置,既容易加重师生负担,也可能导致学生间两极分化,实效性不高。崂山区育才学校教师刘裕金对此深有感触:原来给全班学生布置同样难度和数量的作业,结果造成了“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跟着跑”现象;现在用平台大数据推送,结合当天学生课堂学习的真实效果,筛选出适宜每名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进行“一对一”推送,形成个性化“错题本”,大大减少了无效作业时间。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