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静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竹海学校 福建 南平 353100)
语法是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重点模块,在教学方面具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新时期的育人环境下,为了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观,强化自主意识建设,教师需要针对预习环节所具有的作用进行深入发掘,并做好信息整合,让学生能够形成端正的预习观,并更自主、规范的参与到预习活动当中。通过有效预习让学生精准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助力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法基础。
思维导图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和训练所具有的效果比较显著,通过具象化的展示,对具体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呈现,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明晰不同英语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英语课内容体系更加全面,让学生的英语思维受到良好的启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是重要模块,关乎着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建设,为了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观,教师需关注预习环节合理规划,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所具有的知识梳理和思维整理功能,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参与到语法预习活动当中,通过自主探索高效完成语法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掌握丰富的语法知识。
2.1 确定具体的预习任务。在布置语法预习作业之前,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活动观,认识到学为主的思想指导地位[1]。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预习指导中的作用,结合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对具体的预习目标加以明确,让学生能够精准掌握重要的预习要点,明确预习方向,并规范地参与到语法的自主预习活动当中。让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助力规范地完成相关的预习作业任务,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支撑其更深入的参与到语法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当中。
比如说,在“Our school life”教学期间,则可以针对“现在进行时态”进行知识整理,提炼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围绕基本构成“be动词(am, is, are)+动词ing形式”设置思维导图,合理设置思维导图框架,从一般动词、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结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词三个层面就相关的动作现在进行时态加以整理,然后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规范参与到预习当中,让学生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同时也能够深化对动词时态的理解。
2.2 整合语法预习要素。在组织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规范参与到预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善于从教材中发掘丰富的语法要素。让学生在预习环节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语法知识,在拓展学生认知面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其端正预习观,认真地探索预习要素的内在含义,促使其掌握丰富的语法知识。
比如说,在“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教学期间,教师需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相关的语法知识加以整理,提炼与询问天气和季节有关的语法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分析询问天气和季节的句子结构,对具体的语法知识要点展开分析,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进行深入探索。
2.3 加强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整合。在引导初中生预习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培养学生养成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预习的好习惯,重点加强语法基础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并在整合之后构建完善性的知识体系,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语法更加全面。
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时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2]。就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以及现在进行时等不同语法知识进行提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置思维导图,在其中列举经典实例,让学生能够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学以致用,形成良好的应用技能基础。
2.4 基于语法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拓展延伸。在语法预习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需依托于思维导图设置拓展延伸的训练活动[3]。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储备进行实践拓展,从而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合理转化为应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围绕“Saving the Earth”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设置框架,整理有效资源,然后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强化情感认知。
依前所述,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支撑初中生高效完成语法预习任务所具有的作用比较显著。教师在授课时需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培育需求,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引学作用。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对具体的预习任务加以明确,进一步整合预习要素,增强语法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好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让学生在语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语法知识系统在内容结构上更加全面和具体,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应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