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晨
(江苏省常熟市崇文幼儿园 江苏 常熟 215500)
在幼儿教育阶段,只有让幼儿主动去接触材料,和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充分的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快乐,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和积极性,使得幼儿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从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这样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幼儿的感官系统,多方式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科学并且丰富的材料,要支持幼儿和材料进行积极主动的互动,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全面的发展。
1.1 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园阶段儿童的生活经验会随着探索的增加而不断地提升,因此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应该具备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可以满足幼儿在操作上面不断提高的要求。比如为了能够让幼儿认识到磁铁的特点,我们就可以阶段性的进行材料的投放。在幼儿小班阶段可以只投放磁铁和金属这些材料,这样可以让幼儿去了解磁铁最基本的特性,也就是具备磁性,它能够把铁块吸引住。但是到了中班之后我们就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回形针或者木板等等,这样能够引导幼儿自己探究磁铁所具备的穿透性或者传递性。到了大班以后教师可以准备水瓶还有米粒等材料,幼儿可以借助磁铁具备的吸引铁的性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和年龄的增加适当的增加投放的材料,可以根据幼儿成长的规律特点让幼儿真正的学习到知识。
1.2 探究性原则。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是更侧重于培养幼儿的能力,希望幼儿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中教师需要投放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材料,因为只有这些材料能够引发和支持幼儿参与到更多的探究活动中,才能让幼儿和材料还有环境进行积极地互动,这样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对客观的事物去完成操作和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每位幼儿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那么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如果做到了探究性的原则,其实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幼儿的个性,这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1.3 投放材料多元化原则。为了让幼儿可以更好的参与到操作活动中。班级需要创设一定的活动区域,同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而且教师也需要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应用价值是多元和广泛的,这样才能涉及到更多的教育领域。比如在科学探索区域,我们使用废旧材料能够制作一些乐器,让幼儿参与打击乐的表演,而在美术区就可以使用这些材料完成一些艺术设计。比如我们使用两个纸杯可以让幼儿完成美术设计活动,同时也可以借助两个纸杯制作传导声音的小电话等等。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借助材料,对材料进行再创造,就给到了幼儿思维一个连续性,能够多元化的发展幼儿的思维,构成一个知识的网络,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幼儿科学素养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1 使用延续性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着一定的延续性,那么在区角中投放的材料也最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些延续性的材料很多是幼儿操作过的,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所谓材料延续性的操作其实就是一个材料在某个活动区使用过以后,可以把成果投放到另一个区角中,那么这时候使用的材料是上一个成果的延续,这样可以进一步挖掘幼儿的兴趣点,从而也体现出了材料延续性的价值。比如我们把稻草投放到了生活区,引导幼儿使用稻草编制一些生活用品,然后可以把幼儿编织的成果再投放到美工区,可以让幼儿使用这些编织物去创作一些粘贴画,制作各种小动趣,也可以放到科学探索区,让幼儿完成测量活动等等。为了能够让材料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延续,挖掘幼儿操作的兴趣,教师要对使用的延续性材料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整理,可以把幼儿在操作中的一些兴趣情况进行登记,也可以拍摄下幼儿活动的画面,这样可以为后面幼儿参与活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也可以对原有的材料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挖掘。通过使用具备延续性的材料,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不断地操作和探索出材料具备的更多用处,能够减少教师寻求新材料的精力,也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投放适宜的材料,实现幼儿异趣互补。材料本身就是引发幼儿探索有效的刺激物,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桥梁。所以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符合适宜的为幼儿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参与到区角活动中的积极性。但是因为幼儿在认知水平还有兴趣喜好和个性特点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肯定不能单纯的依靠自己的智慧去选择符合幼儿的材料,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的作用,争取实现人人参与和共同收集,进而实现幼儿的异趣互补。[1]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偏低,所以对于材料操作控制能力较弱,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材料,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遇到了都喜欢的,彼此会出现争抢好打闹。那么在科学区角这个比较开放和自由的空间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考虑到幼儿的需求,对材料完成适应性投放。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前后两个材料投放的时间。考虑材料的大量还有数量和种类,以及投放的位置。比如一个时间内投放了太多的材料造成了幼儿不知道应该玩什么,或者无序的摆弄。最好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考虑到幼儿数量,人手一份是最为适宜的。另外就是区角活动材料最好集思广益,也就是可以结合幼儿和家长共同的力量,准备更为丰富的材料。
2.3 投放情景性材料,优化幼儿兴趣结构。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所以教师在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把游戏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准备一定的具有情景性的材料,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优化幼儿的兴趣结构,让幼儿能够在愉快地氛围下和游戏情景下去体验和积累,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通过游戏情境化可以促进幼儿之间还有幼儿和教师之间互相的感染和互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科学区角活动中。为此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们让幼儿探索海底世界,教师可以延伸出一个新的游戏活动,即“海底世界”,让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海洋动物张贴在展板上面,然后融入到游戏中,这样的活动形式得到了幼儿的青睐。[2]又比如在探索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活动时,在一开始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我们所选取的材料还是和主题相关的一些下蛋动物和一些和蛋相关的拼图,幼儿可以对这些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模拟真实的情境,进一步了解下蛋动物,能够对蛋和下蛋动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转换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完成匹配游戏,把下蛋动物和它的单进行匹配,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会遇到一些问题,很多幼儿可能已经搭配好的动物和蛋会被其他的小朋友打乱,这样就很容易让幼儿失去信心和兴趣,匹配好的成果也无法进行展示。这时候我们教师可以把握幼儿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周围的环境具有着一定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在科学区改变材料投放策略,设计一个这是谁的蛋的操作板,在操作板上面可以创设草地还有池塘和大树这些情境,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去判断不同下蛋动物生活环境,然后对相关的场景进行拼图,这样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也能实现对材料快速的整理和收放。
2.4 加入选择性材料,培养幼儿自主意识。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为了能够让不同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的幼儿有目的的去选择不同的材料,培养幼儿自主意识,教师一定要做好对材料的准备工作。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材料的取舍也存在着差异性。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目标去提供各种材料方便幼儿选择。[3]这样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选择材料操作的方式,同时可以促进幼儿完成设定好的目标。比如我们让幼儿比大小。教师在区角投放了2-10的扑克牌还有数字卡,幼儿就可以自己选择材料,自己自由的结伴完成比大小的游戏活动。比如数字大的小朋友就可以轻轻拍一拍或者挠一挠另一个数字小的伙伴的手心等等,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决定。
2.5 注重同阶段同材料不同的游戏形式。为了方便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材料,教师在科学区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要保证材料的可操作性,体现出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4]比如在开展喂蛋宝宝这个游戏时,幼儿就可以在区角中自由的选择图形还有点数,也可以把数字贴在蛋宝宝上面喂食物。这样的操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拿勺子取物品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幼儿自身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对于能力较高的幼儿,也可以让他们尝试选择点数和图形结合的方式去喂蛋宝宝,这样可以有效的训练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数学思维能力。
概言之,使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科学区角活动得到了我们的重视,而科学区角中材料的投放至关重要,在幼儿科学区角的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使他们自主的创作、探索和学习,才能使幼儿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得以实现,真正达到幼儿全面快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