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德育能给学生书本上学不到的立身处世之道,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想摆脱家长的束缚,是自我角色统一性与角色混乱期,时常感到生活无目的,容易彷徨迷失走上歪路。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可以为学生找到生活的方向,找到人生的意义,所以显得尤为重要[1]。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德育过程规律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前人总结出来的,遵循德育规律可以使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违背德育规律德育教育必然失败。想要德育教育有效高效的实施,一定要遵循的德育过程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知是品德认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是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是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品德行为,是衡量学生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德育教育可以有多个开端。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以由多方面切入,不必先从道德认知开始。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发展过程,学生道德的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是行为服从于认知,还是认知服从于行为是学生斗争的结果,学生的自我教育实际上也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高中生处于世界观尚未形成时期,思想很不稳定,所以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帮助学生积极改正,高中生的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并且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日常工作复多而复杂细致,遵循德育原则才能使德育教育有效的实施。德育的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把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②疏导原则: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③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德育要把尊重和信赖学生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要求转化成学生自身的内在要求,班主任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1 主题班会和学科教学。班主任常用的德育教育途径就是主题班会。每个班会确定一个德育教育主题,围绕主题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对一些品德理解以及自己的做法。高中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道德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在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语文课上,有文章歌颂先进的人物和事件,有一些道德先进人的文章,教师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品德兼优的人;思想政治课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场所;历史课可以学习名人的先进事迹,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在主题班会和学科教学中,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师的熏陶,也能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3.2 参加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在社会中受到熏陶。学生可以参加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发荣誉感,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学校可以不定期开展德育活动,比如参观烈士陵园,缅怀为了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和人民安宁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珍惜现在来而不易的安宁生活。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弘扬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美德,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德育活动交流会,学生可以就社会上的道德事件进行交流,发表看法,也可以举行德育演讲比赛,把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写成文章,或者对道德模范的思考写成文章进行演讲比赛,这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和导向作用[2]。
3.3 营造良好的德育班级环境。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总结出平行教育原则,即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整个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班主任应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班级环境,通过环境影响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的墙上张贴具有高尚品德人的名言名句,或者学生自发做的好人好事,通过“每一面会说话的墙”,使每个学生都不自觉的受到熏陶,不自觉向这些人看齐,形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良好的班级风气会带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打败”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遵循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原则,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受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当今社会上有各种复杂的诱惑,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必要并且迫切的,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