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莉花,郗 闽
(西安航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77)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为此,他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正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新思路。这一措施对于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提升高校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和践行者,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他们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力量。面对新时期三全育人的新理念,要求课程思政教师不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的引领,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四有”教育理念,即有责任意识、有道德素养、有践行能力、有育人情感,是课程思政教师应对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重任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职业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2]。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理论遵循,提出有责任意识、有道德素养、有践行能力、有育人情感的“四有”教育理念,是对课程思政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新要求。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育人意识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师对课程思政是否具有认同感和使命感,能否自觉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教师能否坚持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的关键。
课程思政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多元价值取向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需要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心协力,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课程思政教师既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把握时代特点和世界发展大势,又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课程思政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大局意识。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开展课程思政,需要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同时,课程思政教师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既要有开阔的视野,还要有博大的胸襟,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紧跟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的传统思想,要从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局出发,真正意识到,潜心育人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传道”应是第一位的。一位优秀的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就职业特性而言,公众对教师的道德素养的期待要高于其他众多职业。教师在道德生活中的行为失范,将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也要富有道德素养,即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教师的育人素养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任务,更肩负着塑造人的重要使命[1]。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领学生的成长。《论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课程思政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隐性地向学生传播道德规范,进行思想价值引领,自身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逻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自尊、自律、自强,自觉地将师德修养纳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将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做“为师为学”的引领者和示范者[4]。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受人敬仰的“学问之师”和令人爱戴的“品行之师”,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最终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体现。因此,课程思政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育人意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践行能力。所谓践行能力即指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和高超的知识传授能力。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意识形态教育的结合,两者的结合要经过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通识课和专业课是主要载体和依托。课程思政教师要通过整理并挖掘通识课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这里所说的知识储备,不仅包含专业的学科知识,也包含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课程思政教师还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捕捉现实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增强通识课和专业课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度。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课程思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博的信息储备,更要有应用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关键环节。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就要求广大教师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并学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践行能力。
课程思政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群体。所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开展情感育人应是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对于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有着以往时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着自身的个性问题。一方面,处于大学时期,学生们的情感较丰富,但心理成熟度较低,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尤其在信息日益膨胀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表现较不稳定,需要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来自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物质富足却内心孤独,需要被关注、被关怀。面对这些情况,要求课程思政教师植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对学生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
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准确地挖掘通识课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话语,在教育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教师必须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真心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以情育人,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感受到理论的深度,更能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课程思政教师要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必须要以执着的职业情怀坚定育人意识、以全面的学习理念提升育人能力、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奠基育人素养、以宽厚的仁爱之心培育育人情感。
执着的职业情怀蕴含于深厚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厚植家国情怀就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5]。教师该怎样爱国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就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就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要心系国家和民族,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专业课教学中主动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积极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执着的职业情怀包含着教师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也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明确教师的初心与使命,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承担教育教学中的育人责任。
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奠基育人素养,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需要形成社会、学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培育机制。
就社会而言,必须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美德。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敬老师。荀子云:“君子隆师而亲友。”“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是尊师重教的典范,他在写给老师徐特立60大寿的贺信中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既能让教师感受到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又能使教师感受到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从而自觉约束自己,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就学校而言,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学校要树典型、促宣传。学习全国师德模范,可以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学习交流。同时,也要积极挖掘本校的师德榜样,以身边人的真实案例感染广大教师,形成向榜样学习的强大正能量。另一方面,建章立制,完善工作体系。学校可以就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机制。在职务(职称)晋升、优秀教师选拔、干部任命等环节优先推荐师德模范,对于师德存在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此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形成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就教师个人而言,首先,必须要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和对中华礼仪文明的理解与认同,提高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自觉履行职业规范。其次,课程思政教师要注重学习中华礼仪文化,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言行一致,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中的示范作用。
提升育人能力,需要教师树立起全面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并善于和坚持学习。
首先,课程思政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导,理论是实践的先行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课程思政教师学理论、学知识,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要不断储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和领域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更加强调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主流价值观、路线方针政策[6]。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学术水平。通识教育和专业学科的课堂和实践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平台和载体,课程思政教师只有在本专业领域深入学习,不断钻研,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才能以卓越的学术魅力吸引学生、感召学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的东风,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7]。
其次,课程思政教师要学习并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以及在教育中运用信息能力的综合素质[8]。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有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提升信息素养,需要注重以下三点:一是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浏览、搜索、下载所需信息,并能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筛选、鉴别、处理和分析,储备教学资源;二是能够利用网络及工具软件与大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掌握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兼容的技术特点,发布各种教育信息,从而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和积极影响;三是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如慕课、雨课堂、微信等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教学渠道。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仁而爱人”的职业,“有仁爱之心”自然就成为教师基本的职业操守。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理念。课程思政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成就学生的工作意识。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时刻关心学生冷暖,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沟通交流中要拥有热情的态度、温暖的话语、友好的手势、亲切的眼神、善意的微笑,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传播正能量[9]。
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的接纳和包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能使学生更加自信,一个在被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才能够懂得如何去尊重和理解他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面对一个个性格、爱好、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各具特点的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用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综上所述,实施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育人工程。“四育”教育理念,从责任意识、践行能力、知识素养和道德情感四个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师承担新时期育人重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思政课教师。只有课程思政教师同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共同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