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路簿》中地名英译分析

2021-11-21 22:28王初艳
现代英语 2021年9期
关键词:南海诸岛英译汉语拼音

王初艳

(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一、引言

《更路簿》是古代中国渔民在南海上捕鱼和生活过程中描绘出来的航线,是祖祖辈辈南海渔民在这片海域上辛勤劳作的经验总结,是渔民智慧的结晶。《更路簿》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名称,如又叫《南海更路经》《南海水路经》《南海定时经针位》《西南沙更簿》《顺风得利》《注明东、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并使用方言对出发点、航向、航程、终点以及航路上的岛、洲、礁、沙、滩等地理特征进行命名。《更路簿》记录了中国渔民在南海生活和生产的历史,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渔民是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的群体,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铁证。

翻译是一种文化对外传播的活动,译文既要符合目标语的语言风格,又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到原文的文化习俗,因此翻译中应遵循译文要能够传递源文化意蕴的原则。出于外宣、维权或学术研究等目的,目前学界有一些学者对《更路簿》的外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丁立福(2013)指出南海诸岛英译名较为混乱,无法将其中所蕴含的渔民文化转译出来,“也使得译者困惑而无所适从”,他呼吁相关部门应审定南海以及南海诸岛的命名,并提出统一的英译标准。万洋名(2015)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更路簿》英译的三个主要难点,包括岛礁地貌特征英译、地点名称英译和罗盘方位名词与航线英译。他指出,《更路簿》是南海渔民祖祖辈辈航海经验的总结,多采用南海方言口头命名,并无文字记载,后人采用谐音和拼音进行文字记录;《更路簿》中有很多关于地貌特征的描述,而这些描述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有巨大的差异;《更路簿》所记载的航线是基于罗盘和季风洋流情况,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英译的难度。蒋秀云、余杰、温淑窈(2020)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截至目前,未见学者公开讨论如何翻译‘更路簿’,包括其英译的深层问题(如航线、岛屿命名等)。有意识的‘更路簿’英译只出现在一些英文报刊及‘外宣’文章中,尚未有严肃思考其翻译策略的研究,其英译还处于对‘更路簿’一词译法争鸣的起步阶段。”他们指出,《更路簿》外译具有鲜明的外宣特征,因此在进行《更路簿》英译时应注重学术性、侧重南海渔民的文化特色、突出读者意识。由此可见,目前《更路簿》的英译仍有亟待改进的空间,比如地名的英译。文章基于《更路簿》英译现状,对《更路簿》中的地名英译进行讨论。

二、《更路簿》中地名英译的必要性

目前,《更路簿》的国际知名度并不高,“《环球时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周报》以及国外知名新闻门户等未见在英语世界开展‘更路簿’学术研究的文章”(蒋秀云等,2020),而原因之一应为《更路簿》是用南海方言记录的,造成它在语言上的接受度比较局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对外传播。因此,将《更路簿》英译是一个势在必行之举。对《更路簿》地名的英译,方便外籍人士了解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更路簿》,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同时增强中国在南海的话语权。

首先,《更路簿》地名英译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组成部分。《更路簿》中的地名是早期南海渔民基于他们的认知习惯,根据当时的地貌特征等来逐一命名的,如南沙群岛的“半月礁”形似大鲸鱼,南海渔民习惯将高大强壮的自然物信奉为神圣之物,方言中称作“公”,因而在《更路簿》中“半月礁”被记录为“海公”。这些名称反映了早期南海渔民的生产生活习性和地方习俗,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他们的认知思维方式。丁立福(2013)认为“这些俗名浓缩了地方渔民千百年来对南海诸岛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具有世代沿袭下来的渔民文化底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对《更路簿》中的地名进行英译有助于让《更路簿》走进国际视野,让更多的英语读者了解南海诸岛各个岛礁的“前世今生”,再现当时在那里劳作的渔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民俗,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次,《更路簿》地名英译能够让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渔民是最早涉足南海诸岛的群体,中国是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的国家。《更路簿》详细地记录了中国渔民早期在南海诸岛耕作、生活的历史,是中国人最早开发南海诸岛的铁证,也是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有力证据。《更路簿》详细地记录了历史时期中国渔民的航海路线、潮汐特点、洋流特征等,这也说明了中国渔民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涉足这片海域,并在这里生产生活。《更路簿》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一块岛礁的名称,这些名称是中国的印记,由于《更路簿》英译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更路簿》不被国际社会熟知,“削弱了《更路簿》作为历史铁证的力度”(蒋秀云,2020)。因此,对《更路簿》的地名进行规范、科学的英译能够让更多英语读者认识《更路簿》,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渔民是最早到南海诸岛捕捞作业、对南海岛礁进行命名,中国是最早对南海管辖的国家,更大程度地发挥《更路簿》在当代的作用。

三、《更路簿》地名英译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原则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所以翻译不应局限于语言文字本身,而应实现文化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递,译者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规范,努力做到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功能对等。巴斯奈特“提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和理解原语文化,恰当传递原语文本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彰显原语文化特质,从而让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陆刚,2010)。译文忠实地传递原语文化,让译文读者能够了解到源语言的文化习俗,感知原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更路簿》翻译的目标是“向世界展示海南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特色,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最终起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的作用”(蒋秀云等,2020)。

地名主要用于指称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名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地貌特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特产等,因此地名通常都蕴含一定的文化信息。《更路簿》记录了“西沙群岛俗名34处,南沙群岛俗名80处,共114处”(刘南威1996),这些地名不仅具有指位功能,也蕴含了南海诸岛地理特征、海南方言特点、南海渔民的认知特点与生活习性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信息。如甘泉岛在《更路簿》中被命名为“圆峙”,是因其外形而得名。据说古时候,从远处看,这个小岛上树木所形成的形状是圆形的,渔民们就把它命名为此。

金辉(2016)认为“文化认知及文化意蕴的有效传递是地名翻译的宗旨与方向,得当的翻译策略是彰显中华气质,实现文化输出的重要环节”。为了让英语读者通过译文了解到其中的文化信息,《更路簿》地名英译应遵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则,除了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其译文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所以不管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或策略,都应设法将其中的文化信息翻译出来,让英语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些文字符号,而是读到译文就能联想到原文的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了解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国渔民在南海诸岛的生产生活轨迹,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四、《更路簿》中地名英译的策略

张廷琛(1981)提出名称翻译一般要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李捷与何自然(2012)提出“音从主人”“音、义从主”“音、形从主”“形从主人”“重命名”的五大通则。地名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等社会功能,因此李捷与何自然(2012)、何自然与李捷(2012)认为翻译应“为译文读者而译”。李捷(2020)进一步提出翻译的“目标语倾向”原则,即“以地名所在国家的标准方言读音为准,尽可能给出适合目标语受众的译文”,具体表现为选用简易的高频目标语词汇、读音与源语的读音相近、译文使用与源语意义相近的表达、使用目标语的注音方式。《更路簿》地名英译是一种对外传播与交流,也是宣示中国南海主权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翻译中应考虑到英语读者对《更路簿》地名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接受度。下面将采用例子就《更路簿》中地名英译的两种翻译策略进行阐述,以供讨论。

(一)汉语拼音加英语音标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差异,使得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些词汇空缺,对此,译者可以采用音译这一简单直接的翻译方法。音译法是按照源语的发音规则,直接翻译成与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语言文字。汉语地名的英译一般采用汉语拼音来实现,这也是国际通用的汉语地名英译的一种方式。下面罗列几个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会议和决定。“1977年,联合国第三节地名标准化会议建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中国专有名词的国际标准;2015年ISO批准我国主导修订的ISO 7098《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成为国际标准,并在全球推广使用,用于包括地名在内的中国专有词语的拼写”(李捷,2020)。国内也有对汉语地名英译的相关规定。197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报告》,之后又陆续发布相关的文件,2017年获批的GB T3024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一些规范》对地名的译写作出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英译文。

目前一些文件中也采用音译的方法,如黄岩岛音译为 Huangyan Dao、Huangyan Island、Huangyan Reef等。但是汉语与英语是两种不同的拼读体系,读音相差甚远,如果只是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南海诸岛岛礁名称,这会给英语读者带来拼读上的障碍。根据李捷(2020)提出的“目标语倾向原则”的标音准则,在对《更路簿》的地名进行英译时,除了用音译外,再加上英语音标来标注读音,这样便于英语读者识别、拼读《更路簿》的地名,也使其读音更接近汉语的发音。比如“东海”,《更路簿》中对西沙群岛的俗称,可以尝试转写成“Donghai[dɒŋˈhai]”而非“the East Sea”或者是“the East China Sea”。 这种译法符合“音从主人”的原则,也能使译文区别于中国地理学上的“东海”。音译加英语音标的翻译方式既能保留原文的读音,也可以让英语读者对汉语拼音的拼写和汉语方言的读音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南海诸岛上的地名,可以增加汉语拼音在国际上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汉语拼音的国际地位。

音译加英语音标的翻译方法可以简化《更路簿》地名英译,减轻译者的工作量,但是拼音和音标都只是一些符号,没有承载任何实际的意义,信息量少,不便于理解和记忆,且《更路簿》中地名的由来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得不到任何体现。因此这种翻译方法只适用于一些承载历史、文化背景信息较少,或者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在上下文中有详细注解的地名的翻译。

(二)意译

在对《更路簿》地名进行英译时,不能译字面意义,而要译出本质意义。意译不受原文词汇、句法结构的限制,更侧重原文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意义是交流的核心内容,是交流成功的必备条件。与音译相比,意译在原文意义的表达和原文文化内涵的体现上更胜一筹。《更路簿》地名英译的目标是让读者能够了解《更路簿》,了解古时候南海渔民的生活生产情况,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再者,意译是用目标语词汇来表达,通过意义传递,能够给目标语读者描绘出一个生动的、具体的图式,也便于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意义的识别、认可、记忆、接受和使用,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更路簿》中的地名是古代南海渔民根据当时的地貌特征、特产、生活习俗等用方言来进行命名的,从这些地名,读者可以了解和想象当时南海诸岛的地理形态特征、海南渔民的生活状况和认知特点。比如“峙”一词《更路簿》中频繁出现,它是一个用来“形容岛礁地貌特征的名词,其意思是指海水高潮时也不被淹没的岛屿或沙洲”(万洋名,2015),因此它可以用island来意译。这些英译名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接近英语读者的语言思维方式,通过译名,英语读者可以联想到该岛屿的地貌特征等,使该地名的文化内涵得以体现。

五、结语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祖辈在南海诸岛躬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口头和手抄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航海指南,其中的地名是渔民根据地质构造形态而约定俗成的,并用海南方言记录下来,“兼顾音训、义训、拟象化构词、句法构词等基本语用手段”,加上《更路簿》的历史、社会、政治等因素,因此在对《更路簿》的地名进行翻译时,更要注意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了解《更路簿》的内容,清楚海南渔民的文化习俗,更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渔民是最早在南海诸岛渔猎、生活的群体。文章通过举例,对《更路簿》地名英译的必要性、英译原则和英译策略进行阐述,以期对相关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南海诸岛英译汉语拼音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论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的法理及南海九段线产生的由来
纪念中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图片展在海口举行
论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相关依据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