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慧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小学 广东 龙川 517300)
朗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使人在反复朗读中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融入朗读训练,能够使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得到提升,从朗读中得到灵感和知识。就小学生而言,朗读最基本要求就是流利朗读。但是实际教学时,流利朗读其实是很难的,教师训练学生流利朗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相对薄弱的拼音基础,经常分不清楚前后鼻音,拼读三拼音节较为困难等,特别是低龄段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几率较大;另一方面,小学生具有年龄较小,较差的心理素质,容易上课紧张等特点,习惯在朗读过程中用手指课本,出现错误的或与文章内容不符的停顿,从而导致断断续续地朗读情况。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还在进行探索研究,并未能找到适合自身的朗读方法。因此,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对于朗读的认识不足,对朗读流程也不清楚,这会导致学生不能规范朗读,朗读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时,应帮助学生对朗读流程进行梳理和规范,且通过朗读对作者情感得以体会,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从而使自身阅读和朗读能力同时得到提升。例如,我在教授《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古诗词课文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规范朗读流程:一是范读,由于低龄段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范读这种指导方法非常有效;二是对比两种不同的读法;三是结合重点词语进行对古诗的品读;四是根据古诗意境来带感情的读,读出本篇古诗应有的味道,同时还会找来吟诵的音频或视频放给学生欣赏,学生非常感兴趣。和着这种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学生逐渐体会到诗人或愁苦、或喜悦、或悲愤、或无奈、或闲适、或壮烈的情感,悄悄地,审美趣味得到了跃升,学生品格也得到了提升。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学生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某著名学家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朗读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图文声音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朗诵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朗读《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有必要强调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蠢。狐狸问老虎:“你敢吃我吗?”老师为狐狸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语言,使学生能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和戏剧性的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大声朗读的乐趣和兴奋,唤起学生大声朗读的渴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在《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性阅读活动,并为学生分配清晰的阅读作业。成绩好的就可以得到“小红花”,在这个时候,学生们会为了保卫自己的荣誉不被剥夺而努力,同时感受到语文朗读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来说,第一步先从读正确抓起,很多学生有唱读的习惯也要纠正。教师规范朗读,让学生爱听爱读。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朗读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的结合。初次读,将语句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次读,将语句读流利,理解文句中含义;深读,将文章读出情感,将语言文字积累在内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不同层次的阅读朗诵,对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起了重大作用。比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经历了错误最终找到了妈妈,自己也在期间得到了成长,由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结合语境和角色进行朗读指导,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心切,他的话就是比较急切的,乌龟妈妈行动缓慢,他的话语速也可以缓慢一些,最后他们找到了妈妈,跟青蛙妈妈一起捉虫又要读得慢一些、温馨一些,让人感受到温暖美好,这样才能让朗读变得更富感染力。同时,笔者还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以此来达到情感朗读的目的。同时,教师还需还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强调,通过增加音量的力度,重点展现出内容的重要性。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形象会有具体的深刻理解,对比较抽象语句词的这些理念,在脑海画面的构造力还没有那么丰富。对于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情不到位,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画面。因为没有亲自实践,所以无法产生共鸣,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带着感情去朗读人物中的心声。在这时候,我通过采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辅助他们理解形象,帮助他们在文字上创造脑中的画面。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朗读方法,不仅有利于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使学生建立自信,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阅读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心,是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语言的阶梯,能让学生一生受益。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与感悟,更主要的是他们会在朗读中再次雕塑自己心中一个美丽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