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为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1世纪的世界新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多极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有效地适应这种世界格局,各国之间不断加强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教育领域,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课程思政改革,特别是在多维度英美文学视域角度下的思政教育,探寻英美文学和思政教育的切合点。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在高等教育中的所有文化课程中,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趋势相吻合。其中教师作为建设主体,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担任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时也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与进步的人才为国家与社会建设服务,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提升,要始终遵循中心任务,即“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引导,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各个文化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内容,不断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培养学生执着的信念与优良的品德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意义,而课程思政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多维度英美文学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也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需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文章将对多维度英美文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究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现阶段,英美文学在教学过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关于英美文学,学生的相关阅读量过少。很多大学生在平时阅读时会尽量选择中国的文学作品或英美作品的汉译本进行阅读,因为此类文学阅读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作品中的内容。对英美文学方面的原著作品,很少有学生去主动阅读,除非教师布置了作业,如果阅读量过少,则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便无法达到较佳的文学素养提升。②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少。为完成教学任务,且学生文学积累较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无法进行有效互动,课堂学习氛围较差,学习效果无法保证。③对英美文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虽然对英语课程较为重视,但不重视英美文学。除了部分选择英美文学课程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对于英美文学方面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上述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研究基础,研究基础构建完毕后需要他人加以协助才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可以在文献检索网站上检索相关文献,充分了解此方面的知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却不可以忽略教师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理念要符合新时代英美文学的发展理念,将创新型文化内容加入其中,对创造出来的文化作品进行优选与优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这一理念需要牢记,要求在课程结束后达到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在对英美文学课程加以改革时,需要尽量多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多维度英美文学导入教学原则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性原则。多维度英美文学具有种类繁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有序地导入英美文学,同时在导入英美文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等级划分导入的内容,导入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可操之过急,导致效果不佳。②真实性原则。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电影录像等多种形式来对作品的真实文化背景加以介绍,向学生显示英美文学的文化现象,背景展示要多角度全方位,以此来吸引学生,并引导其理解并掌握英美国家的文化价值。③对比性原则。不同的文化之间往往具有辩证关系,即相互关联也存在区别,因此要求学生不可以盲目排斥,也不可以全盘接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主动探究文化间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文学。在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结合思政元素,也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长效机制是课程思政改革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的,以课程思政改革的新要求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多维度英美文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进行改革。
注重文学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在现阶段,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重实用,轻素质”的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就业率高度重视,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削弱了课程思政自身的功能,英美文学课程中很多文学课程替代实用性课程的现象频繁发生。虽然学校高度重视实用主义,但是却忘却了英美文学最初的教育目标。长此以往,会大幅度降低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也会不断削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基于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会受到传统实用主义的束缚,缺乏对文学教育的重视,而过分重视语言教育。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英美文学,如何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认知程度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英语专业教师应该预先疏导本门学科的主干知识,形成“思维导图”,将该门课程的最大使用潜力有效发挥,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主干内容的灵活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思政内容融入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内涵的讲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与掌握,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
根据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课程教育模式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会全程讲解,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缺乏兴趣。而英美文学课程亦如此,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学的理解,而在课程上无法积极互动,此时如果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会出现走神甚至不听讲等情况。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信息数量呈现数量级增长,但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消化能力却在降低,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此问题。教师虽然会重视自己教授的课程,但是最终的教学成果却不佳。因此改革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便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将课堂的核心地位还给学生,要求授课方式由灌输式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有机结合现有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最终将教学价值最大化。同时教师教授的内容不可以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在教学之前要积极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讲授课程内容。教师在讲授英美文学课程时,不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反复重现,虽然反复重现知识点有利于记忆,但是如此便将教学的重点转移至追求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与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脱离,得不偿失。教师应该积极挑选和梳理本学科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系统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传统的考核机制忽略文学在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最终考核内容往往为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这样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上,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如果具有较为充足的课时,可以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实践成绩占据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要求考核遵循重过程、轻结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之一便是阅读英美文学,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都可以做到良好地辨别优秀文化及负面文化,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负面文化的影响,则可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机结合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英美文学课程的隐形教育,可以达到批判性地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目的。
同时思政元素与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存在互文性参照的情况。在学习英美文学时需要应该学会运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可以对文学作品里面的思想进行辩证思考。例如学生应该肯定期望做有信仰的人、期望做道德高尚的人,对“人性恶”“预定论”等理论要加以批判。将思政元素融入英美文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追求正确的观念。
文章对多维度英美文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情况进行研究,从导入多维度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多方面进行叙述,但是笔者能力有限,看待问题具有局限性,还望相关学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