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以“英语写作”为例

2021-11-21 21:25
现代英语 2021年3期
关键词:范文英语写作思政

仇 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2020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在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本次会议将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紧密联系起来,强化了思政在文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新文科建设所体现的国际性与跨学科性尤其适用于中国的英语学科。英语学科具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联结哲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成果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英语写作能力是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语写作具备隐性思政教育的优势,学生通过语篇分析、课外阅读、写作、同伴互评等过程交流思想、影响思想的形成。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新人,是每一位英语写作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二、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思政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课程思政下的英语写作教学需合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具有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且能在一定语境下用英语表达与书写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英语写作人员。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寻找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契合点与着力点的重要前提在于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层内涵。对英语写作等英语专业课程而言,“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传承世界优秀文化是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刘正光等,2020)。因此,需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英语专业教学的崭新使命,即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与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够融通中外、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功能

英语写作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当中片段化的育人内容,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与意识形态差别做出应有的判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内在认同感,这些都是在英语写作课程思政融入的重点。

英语专业人才需具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需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在英语写作课堂,学生直面西方文化,若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在西方意识形态的耳濡目染之下,很可能会崇洋媚外,甚至误入歧途。因此,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厚重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就需利用英语课的隐性教育维度,使其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形成协同效应。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要求

新时代外语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外交事业献计献策的重任,是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跨学科、跨国别、跨领域的文化传播工程”。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大量具备较好外语能力、谙熟国际文化传播规律的实践性人才,特别是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以及通晓国际惯例的非通用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彭龙,2016)。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写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的重要前提。

三、写作教学中思政融入的实施策略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合理设计课程思政素材,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使知识教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者相互促进,彰显写作专业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文章将从范文分析、文化比较、写作任务设计三个方面浅谈思政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一)范文分析思政育人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范文分析,挖掘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写作教程3》第1单元范文“The Day I was Fat”为例,文章是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作者在开车途中因险些被一位青少年追尾相撞而引起言语冲突的故事。教材中例举了初稿与终稿范文,终稿增加了细节描写。首先,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叙事文当中细节的运用技巧与原则;通过讨论、归纳与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同时,文章以范文中一段话为例进行思政教育:青少年向同伴嘲笑“我”,“Ah,look at her.She's fat!”,青少年的嘲笑对“我”造成极大心理伤害,以至于“I couldn't get his words out of my mind.They stung like a whip.‘I'm fat,’...and it hurt terribly”。通过朗读以上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语言表达在日常交流与对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引导,通过举例方式,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可能肩负国际传播的任务,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需用准确且合适的语言向世界推介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

(二)文化比较思政育人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赖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写作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在国际交流中发挥应有作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写作不仅要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还需考虑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读者和作者的身份关系,以及写作的交际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写作中涉及文化问题时,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在适当语境下体现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每个课堂活动都尽可能结合跨文化语境,以教材第5章为例,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地点描写文的写作技巧。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西湖景点宣传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英语文章向国外潜在游客介绍西湖、遵循何种写作思路、包含哪些方面的景点描写。其次,采取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英语母语者在参观西湖后会如何描写此景点,描写方式存在何种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课本中3篇有关漓江景点的中英文范文,总结中英文景点描写各自的特点,使其认识到景点写作需以交际为目的,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提供必要信息,旨在吸引其对中国景点乃至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因此需把握中外文化的切合点,采用贴近对象国本土文化习俗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文化嵌入,从而对中国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介。这一思政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自觉担负起宣传中国、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

(三)写作任务思政育人

学生写作任务的设计也可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写作主题,精心挑选写作素材,精彩范文分享,形成“三精”写作任务教学模式,使写作实训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达到育人目的。

精心设计写作主题,体现思想性或文化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譬如,在完成记叙文学习后,要求学生叙述对自己人生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件事,此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行自我隐性教育,领悟生活真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完成说明文学习后,要求学生以“教育的意义”为题撰文,学生分析了教育对世界、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坚定了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决心。

精心挑选写作素材,关注价值引导性,充分利用中国慕课等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中国日报》《经济学人》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新闻,结合深受学生欢迎的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以每章写作教学涉及的话题为核心,将装载着隐性价值观的世界新闻、中国故事等资源推送给学生,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从而为其写作提供必要的语料,并对学生的价值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精彩范文分享也是思政育人的途径。学生在批改网平台的多次修改、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基础上完成终稿,笔者挑出学生的精彩作品,进行课堂点评。同时,对作品蕴含的文化思想与积极的价值观给予正面反馈,以润物细无声之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四、结语

基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文章探讨了写作教学中思政融入的三种策略。思政的自然融入旨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求。

猜你喜欢
范文英语写作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春色几许(简谱)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