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研究①

2021-11-21 13:42王洪娥马青山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王洪娥 马青山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 江西抚州 344000)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健康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这是因为体育健康课程的身体接触性和环境交往的多样性等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开展体育健康课程,目的既包括为学校学生教授锻炼身体的基本方式和相关知识,同时也包括培养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立足于对实际情况的研究,有机结合思政教育理念和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在开展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基于此,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在分析“课程思政”对体育课堂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1 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课程思政”的开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这是因为体育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自主锻炼,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分别是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实践能力及最主要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一样,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以学生为根本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的整合与综合表达。运动认知能力是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基础,其主要内涵是指在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对体育活动当中的知识与一些体育竞技技能进行学习与评价。健身实践能力是自主锻炼得以实现的根本载体,其主要内涵是学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体育学科规定的内容而进行的符合实际的体育练习、运动健身、竞技比赛等,是一种决策能力,往往取决于决策者自身的态度和观念[1]。社会适应能力是进行自主锻炼的最终结果,其主要内涵是学生在体育活动及健身锻炼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身心与环境及人际交往等的协调能力,往往与调节、适应等相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对体育学科体系形成、体育学科评价机制、体育学科课程设计等都有重要影响。

1.2 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根本

人才是新时期国家和社会的竞争主体,优秀的人才其能力的构成包括多个方面,既有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有优秀品质的包括。为了更好地加快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高校通过多种抓手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之一,对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要求加大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加大对“课程思政”与体育健康课融合策略的研究,实现体育课程的思政和健康育人目标。

1.3 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作为我国新时期大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开展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实施。而体育健康课程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学生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以其运动性、身体参与等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同时也蕴含着非常广泛的思政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同时,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以思政课程来保证“课程思政”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抓手。

2 “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策略

2.1 加大体育健康课程的优化设计

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课程的优化设计,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同样要求加大对体育健康课程的优化设计。一要加大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体育健康课程目标作为体育教学达成的预期效果,体育健康课程目标的设计就包含了思政教育的开展,常见的发展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就是体育健康课程思政目标之一。二要加大对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以更加合理的环节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效果,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的育人目标。三是要加大对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方法的创新。有效的评价是提高课程效果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效,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遵循学生主体、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3]。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时应当注意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以德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是德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在进行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明白与人相处、关心帮助他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畏困难、逆境当中积极向上、不轻易放弃的品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方法使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达到最大限度的融合。

2.2 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实施者和课程思政的参与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要点,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加大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的素质要求分析。一是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育人抓手和方式,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能够加快更好地体育课程实施策略更好地进行。二是提高对体育健康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而体育教师的课程把握能力、资源应用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关系着体育课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快“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教师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三是加大对“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此来加快对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理解体育课程的价值所在,然后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和正确对待体育的态度,让学生熟练掌握锻炼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4]。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很多体育知识和方法技能,这将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的特点,不断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不断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之上,通过创作趣味性的情境和开展趣味性的比赛,激发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

2.3 强化“课程思政”的系统意识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工作量极大。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思政教育同体育课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两者的育人功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两者的实施效果,需要发挥创新精神,提升思政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体育“课程思政”方面,教师要加大对课程思政的载体、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的研究,以系统的思政推进思政的系统开展,助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挖掘更多的思政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例如,在学校开展的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就需要加大同班主任、年级部主任等的合作,通过协调、优化活动组织开展方式,将运动会作为班级展示、年级凝聚和学校提升的一个良好平台,这样就真正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2.4 凸显体育健康课程学科特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开设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意向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性,需要在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全面赋予体育健康课程的学科特性,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实施不同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例如,在开展足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足球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就需要加大对校园足球的运动技能和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的分析,通过科学地设置足球教学的游戏、合作学习的方式等,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有效载体,真正做到思政教育有载体、思政教育有目标、思政教育有时机[6]。在足球教学比赛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与顽强拼搏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教练员、队员、队医、啦啦队等角色,来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进而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奠定有效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