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朱世源 周 烨 李思嘉 鲍富元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研学旅行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教育部出台多个文件与政策,涉及研学旅行安全问题、学分系统等。同时,教育部开始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的认定工作,我国的研学旅行开始加快市场化发展。近年来,海南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率先启动研学旅行的市场开发,取得一定成效。但顾客的体验如何,并未有具体调研。为更好地促进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计划着重调查青少年这一研学旅行的主要消费群体,致力于在优化课程的基础上,提升顾客的研学体验,带动旅游市场多样化发展,促进海南省教育发展和旅游业态创新发展。
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研学旅行的含义与意义。许梅(2020)指出研学旅行是“教育和文旅”的跨界融合,集体验式与研究式学习为一体的一种课外教育活动[1]。张晓瑜等(2020)指出通过研学旅行,有利于带动地区教育水平提升[2];朱沙沙(2020)认为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中小学教育脱离实践生活的弊病[3]。朱俞陪(2020)提出研学旅行模式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实践创新[4]。其次,海南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现状。黄丽(2019)指出海南研学旅行虽然有初步发展,但在利用好政策的情况下设计出反映海南旅游资源特征的课程仍然存在困难[5]。符茂正、庄雪球等(2020)认为海南研学旅行市场大,专门的研学旅行公司数量不足[6]。而陈颖(2018)提出,借助互联网,立足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将吸引省外乃至于国外学生赴琼研学[7]。最后,体验性视角下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邓纯考(2020)提出研学旅行课程应以学生体验为基础,将学生感知外化于课程[8];唐旭(2019)则认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需从学校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要素入手[9]。胡果(2019)提出研学旅行要在体验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同时,罗春祥等(2019)提出在建设研学基地的基础上进行特色研学课程开发[11]。综上,尽管有关海南研学旅行发展的研究有一定成果,但大多针对的是研学旅行的概念、含义以及现状,少有研究能够基于顾客体验视角进行市场的研究并提出课程改进建议。顾客体验是实现研学旅行市场闭环的关键,通过研究顾客体验,开发更加有特点、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能够切合顾客要求,使研学旅行市场具活力。本文以三亚为例,对参与研学旅行的顾客体验进行调查,为后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提供指导。
重点从研学课程内容、选择偏好、影响因素、关注对象进行设计,通过线下问卷的形式调研。调查对象是三亚市中小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64份。有效问卷中,女生126人,占47.72%,男生138人,占52.27%。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有98人,占37.12%;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166人,占62.88%。大多数学生倾向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148人选择该形式,占56.06%,而选择家长陪同的人数较少,占12.12%。实际参与中,52%的学生是学校组织,32%是研学组织。
1 顾客参与前对研学旅行的了解
70%的中小学生通过学校宣传对研学旅行有了解,通过社会广告和网上宣传的只占到8%和10%。说明研学旅行活动的社会宣传还不完善,了解途径单一。
2 顾客对研学旅行时间安排的选择
希望安排在上学期间的人数最多,占76%,选择寒暑假的占5%、6%,节假日的占13%。说明大部分同学不希望占用假期时间。关于行持续时间,70%的学生认为2——3天最合适,选择1天以内的最少,占6%,15%的学生赞成4——6天,9%选择一周以上。大部分希望2——3天,既消除对学生安全的顾虑,避免家长担心,也确保研学充分开展。
3 对活动类型的兴趣和实际参与
课程兴趣中,68人选择科技创新,约占26%;22人选择民俗地理,约占8%;84人选择红色文化,约占32%;31人选择自然生态,约占12%;30人选择乡村田园,约占11%;29人选择传统工艺,约占11%。海南研学旅行类型在传统工艺方面尚未激发市场的吸引力,在加强对红色文化与科技创新类型研学旅行的主题建设时,也应举办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活动。从实际参加的活动看,198人选择红色文化,占75%;168人选择科技创新,约占64%;131人选择传统工艺,约占50%;118人选择自然生态,约占45%;91人选择民俗地理,约占34%。
4 参与研学旅行的收获感
相对校内学习,226人选择课程趣味性高,约占86%;174人选择记忆深刻,约占66%;168人选择感受直观,约占64%;132人选择亲自实践,约占50%。对于收获较大的调查显示,表示取得经验阅历的占22%,相关知识的41%,人际相处的20%,成果制作的占17%,说明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参与的主要收获。
5 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评价
一要对研学活动做评价。对总体体验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很满意、非常满意的分别有19人、42人、74人、48人、81人,对这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5分,计算总体满意度平均值为3.49,处于中等水平。课程设计方面,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很满意、非常满意的分别有17人、66人、72人、38人、71人,平均值为3.2,处于中等略低水平。对与研学导师相处的融洽度评价显示,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很满意、非常满意的分别有15人、51人、72人、47人、79人,平均值为 3.47,处于中等水平。
二要对活动基本条件作评价。交通方面。48人非常满意,占18.18%;30人比较满意,占11.36%;126人选择一般,占47.73%;53人不满意,占20.08%;7人很不满意,占2.65%;计算平均值为3.3,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餐饮方面;97人选择非常满意,占36.74%;113人选择比较满意,占42.80%;31人选择一般满意,占11.74%;17人不满意,占6.44%;6人很不满意,占2.27%;计算平均值约为4.1分。住宿方面。41人非常满意,占15.53%;64人比较满意,占24.24%;107人选择一般,占40.53%;38人不满意,占14.39%;14人很不满意,占5.30%;平均值为3.30。安全保障方面;有88人选择非常到位,占33.33%;116人选择比较到位,占43.94%;39人选择一般到位,占14.77%;其中17人选择不到位,4人选择很不到位,分别占比6.44%和1.52%;计算得出满意度平均值为4.0。活动组织合理性方面。90人非常满意,占34.09%;97人比较满意,占36.74%;65人选择一般,占24.62%;11人不满意,占4.17%;1人很不满意,占0.38%;计算平均值为4。
6 参与的研学课程与其主题相符程度
在研学旅行课程与主题符合度方面,46.21%的学生认为吻合程度一般,而25.38%的人数选择很不吻合,认为研学旅行课程与主题符合度很差。整体看符合程度处于中低水平,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过于模板化、不具创新,而学生们对课程设计追求多样性和趣味性。
7 海南资源条件的吸引力
海南资源条件丰富,对研学顾客有不同的吸引力。调查显示,选择地理条件的顾客有232人,占比81.06%;选择人文风俗的168人,占63.64%;选择历史文化的110人,占41.67%;选择自然风光的231人,占87.50%;选择红色精神的183人,占69.32%;选择军事科技的147人,占55.68%;选择传统工艺的93人,占35.23%。说明海南最具吸引力的两个条件是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而人文风俗和红色精神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吸引力相对偏弱。
研学旅行需要体现本土特色,对于有哪些地理环境条件为研学旅行创造了优势,调查显示有117人选择热带农业,占44.32%;213人选择热带动植物,占比80.68%;197人选择特色民族文化,占比74.62%;223人选择水上活动,占比84.47%;153人选择海南美食,占比57.95%。说明顾客认为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给研学旅行带来了很好的水上活动和热带动植物的研学条件。
8 影响顾客研学旅行体验的因素
影响顾客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满意度因素方面,213人选择课程多样性,占80.68%;237人选择课堂趣味性,占89.77%;199人选择课程专业度,占75.38%;206人选择设施条件,占78.03%;176人选择教师水平,占比66.67%。
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促进海南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既增加课程多样性与吸引力,又能展现其独特竞争优势。尤其在海南自贸港的背景下,凸显当地文化能够为研学旅行活动营造独特代表性,提高竞争力。海南本土的黎苗文化、黎锦工艺、儋州山歌、琼剧文化、木偶戏等都能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海南研学旅行整体缺乏专业化的系统架构,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研学旅行市场,要使研学旅行课程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要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基地,培育招揽专业化人才,提高研学旅行团队的专业素质,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科学指导,整合当地研学旅行资源,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缺乏专业团队是制约研学旅行的重要因素。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只有研学导师的带领远远不够,研学活动带有教育性,需要引领学生们获取新的知识、技能以及文化。专业的研学旅行团队组织是极其必要的。研学机构应对外全方位招揽专业人才,对内加大对已有研学导师的培养力度,打造专业的研学团队,提升研学旅行组织的专业度。
首先优化创新课程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应与主题吻合;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通过灵活运用知识、技能亲身实践得到真实的体验感;加强课程的开放性,现阶段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都是灵活多变的,研学旅行课程场所应该没有空间限制,不局限于统一场所。从课程内容来看,增强趣味性、多样性,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传统工艺,如对黎锦工艺的认识与体验、参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感受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学旅行项目中,根据同学实际开发不同层次的课程,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启蒙及拓思课程,针对初高中生的知识提升进阶课程等。作为课程开发者们,应当进行课程的细分,以优化不同顾客的体验。研学旅行的课程研发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实践,通过必要的投入,研发各类新颖的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内容。
海南研学旅行发展迅速,通过对体验主体的感知调研,能把握他们的满意度情况,对于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开展课程优化设计,推动海南研学旅行持续创新发展,进一步助力自贸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