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201
加强文化旅游的国际合作交流是湖南省扩大开放、从内陆大省走向开放强省的必由之路[1]。2015年以来,湖南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开放崛起”战略,入境旅游实现了强劲增长,湖南旅游开放融合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这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虽然2020年因疫情突发而导致出入境旅游业务全面暂停,但疫情的紧张态势将在2021年得到有效缓解,且我国在本次全球疫情防控中表现出色,国际声誉大大提升,我国入境旅游的爆发式增长完全可期[2]。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旅游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是有关国际化旅游人才和湖南旅游人才的相关研究偏少,这对湖南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据此,我们针对湖南国际化旅游人才需求展开市场调研,寻找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途径。
掌握湖南地区及周边省份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湖南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供应情况,厘清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湖南及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国际化新需求。
本次调研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是通过对长沙、广州等地区的景区、旅行社、研学旅游公司等30家旅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经理和业务骨干访谈,掌握企业国际化旅游人才需求意愿水平、国际化旅游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二是通过对湖南地区20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湖南地区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情况[3]。
1 旅游企业对国化际旅游人才需求愿意较为强烈
在国际旅游人才需求意愿方面,有72.6%的被调查者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有54.55%的旅游企业当前大专学历员工占比为31%~50%,有45.45%的企业在未来选择员工时更愿意选择高职院校毕业生。
2 旅游企业青睐具有英语沟通能力的五类人才
企业对计调、旅游销售、研学导师、外语导游、出境领队五类人才提出了明显的国际化要求,且需求量在未来3—5年有较大增长。在不同外语语种人才的储备意愿方面,有81.82%的企业更愿意储备英语类旅游人才,均认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
1 品德修养是旅游企业选人、晋升时的首选
在国际旅游人才应具备的12个素质能力中,重要程度排名前四的依次是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处事能力、创新思维、多元文化意识,外语能力居第7位,国际旅游业务操作能力排名最后。
旅游企业选人、选拔人才时,均看重抗压耐挫、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上述调查情况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品德修养、职业素质培养比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更为重要,尤其是劳动精神和职业品质培养[4]。
2 良好信息素养是国际旅游人才的必备素质
旅游产业正在经历数字化改造,在对人才信息技术素养要求方面,居于前三位的是:熟练新媒体运用(90.91%),有较强的旅游信息软件、智能服务平台学习与使用能力(81.82%),熟练办公软件使用(72.73%)。
3 外语及职业证书企业认可度高
63.64%的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有大学英语等级证书的要求,认为英语证书能够帮助选拔相关层次的人才;有45.45%的企业需要外语导游资格证,36.36%的旅游企业需要普通话导游证、领队证、计算机相关证书;学生也普遍认为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和导游证对其成长就业有很大帮助。
1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
当前,湖南省有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传统型旅游人才,目标就业岗位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国内导游、计调、门市接待、销售、景区讲解,聚焦“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甚少。仅8.33%被调查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境外实习就业的学生,且境外实习岗位主要集中在免税店或大型商场。同时调查数据显示,91.67%的被调查者开设了旅游专业英语课,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少数学校开设了第二外语或者小语种方面的课程(18.18%)。
可喜的是被调查者普遍重视导游业务、景点讲解、线路设计、产品销售四项专业能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四项素质的培养,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在非国际化旅游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缺失[5]。
2 职业类证书考试未得到普遍重视
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导游资格证考试相关课程,但是只有55%的被调查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仅有16.67%的学校非常重视;除全国导游资格证之外,只有58.33%的学校建议学生考取其他职业资格证。
3 校企深度合作对企业发展、学生成长大有利好
调研数据显示,82.5%的毕业生认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就业和职业发展帮助较大;90%的企业拥有2家以上深度合作院校。
开设礼仪、跨文化交际、美学、心理学等人际交往类课程,提高人际交往素质;开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湖湘旅游文化、客源国概况、艺术赏析等人文基础课程,夯实人文素质基础;开设劳动实践、认知实践、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各种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创新、团结合作、抗压耐挫等职业能力;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品德修养与专业技能并行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旅游新业态产生、市场新需求层出不穷,面向旅行社、景区、研学等旅游企业的计调、涉外导游(含出境领队)、销售、策划等核心岗位开设导游业务、景点讲解、领队服务、线路设计、市场营销、研学旅游五类核心课程,强化学生业务能力;对接旅游信息化、在线旅游、直播营销、网络营销等新业态,开设办公软件、旅游新媒体、旅游电商、人力资源四类能力拓展课,提高学生产业升级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基础英语以职场应用和英语四级证为教学目标,尝试专业英语企业认证,切实加强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适当开设日语或韩语选修课[6]。
对照全国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对接证书标准的教材,提高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供考证培训指导服务,提高通过率,探索学习成果学分兑换制度与标准。
精心遴选国内外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旅游企业,建立稳固、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生实习次数2—3次,总时长在12个月以内,以第4学期、第6学期为最佳。
当前旅游企业更看重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多元文化意识、创新思维,吃苦耐劳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旅游产业新要求,探索“三教”改革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