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科尔沁地区民俗文化探究

2021-11-21 05:17王跃欢
当代旅游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尔沁新郎男方

王跃欢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引言

在科尔沁这片草原上,先后有东胡室韦、匈奴、鲜卑、乌桓、契丹以及靺鞨等部落和民族繁衍生息。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各游牧民族之后,将其统称为蒙古族。科尔沁,意为“挎箭的卫队”。科尔沁部,同时也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萨尔的领地。哈萨尔获得现在的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伦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及其相连的肥沃土地。“科尔沁”原为军事机构的称呼,逐渐演化为哈萨尔后裔各部使用的称呼,由此产生了人人皆知的科尔沁部[1]。历史上声名卓著的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乌拉特及青海和硕特等部落都是科尔沁部的支脉。古时的科尔沁,地阔东西870里,南北1200里。现如今的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文化在这里诞生,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的其中一种。科尔沁是通辽市的驻地,科尔沁区在1900年成立,享有草原明珠科尔沁的美誉,是旅游的胜地。

一 科尔沁文化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成就了缤纷多样的地域文化,也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心灵的洗涤。在科尔沁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孕育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科尔沁文化。科尔沁文化属于蒙古族特有的地域文化,以前主要为游牧还有些许狩猎的草原文化,现在则慢慢转型成畜牧和农耕兼具的文化。这是在诸多氏族部落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科尔沁文化主动吸收、接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不断更新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继续深入挖掘,学习借鉴。

科尔沁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其拥有的地理条件,而决定性因素是自身的经济生产生活。近现代蒙古地区按照从南到北、从左到右的走向开始大面积放垦。因为科尔沁的土地逐步被开垦,美丽的草原风光悄悄的消失,牧场急剧减少,蒙古族人民不得已放弃游牧,走向定居,逐步放弃了单一的畜牧业。科尔沁蒙古族生活、农耕方式的转换也为科尔沁的经济带来了转变。除了汉族商人之外,一部分蒙古族商人也开始进行农牧产品和商品的交易,经营店铺等等,增进了物质以及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蒙古族人民也因农业发展,慢慢习惯定居的居住方式,并且逐渐增添了许多木匠、铁匠等职业。科尔沁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畜牧和农耕为主的文化类型。在通辽市博物馆中仍有保存完好的历史物件,为前去游览的游客述说着科尔沁地区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 科尔沁民族婚俗

随着科尔沁民族各部落经济形式的转变,蒙古族各部落逐渐定居,蒙古族的举办婚礼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出了草原牧区,在现代城市中传播开来,许许多多年轻的蒙古族情侣在迈进婚姻的殿堂时采用传统的蒙古族婚礼形式。科尔沁是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民族特色且延绵不绝的婚姻习俗。

在科尔沁诸部,有四种婚姻制度,主要是聘娶婚、入赘婚、收继婚以及抢婚制,聘娶婚是较为普遍的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科尔沁地区,父母的权威极大,儿女都会遵从父母之命。时代在进步,这种婚姻的制度也随之瓦解;第二种是入赘婚,在科尔沁地区蒙古族家庭里,孩子必须要与母亲同姓;第三种为收继婚,这种婚姻制度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财产的外流;最后是抢婚制,抢婚主要是通过发动战争来得到失败者的妻女,同时也指抢夺其他部落的妇女来缔结婚姻。现如今的抢婚也只是在婚礼中增添的喜庆气氛的一种方式而已。

与婚姻制度相似,科尔沁地区蒙古族的婚礼也具有独特的风俗文化。在娶亲时,新郎会提前穿上长袍、腰带、红缨帽、皮靴,手持长弓。伴郎则穿着参加婚礼的衣服带着彩礼,与新郎一起去接新娘子。在送亲时,女方也会派人将待嫁的姑娘随男方一同前往婆家,女方送亲人最好是单数,哥哥、嫂子、舅舅等女方的亲人都能够出现在送亲的仪式上,但是姑、姨以及姐姐不能参与送亲。这主要因为存在“姑不送,姨不娶,姐姐送了妹妹命”的俗语流传。举行婚礼前,男方要向女方赠送馐斯,即举办婚宴时要用到的食品与酒水。在仪式开始前,新娘的祝词人为双方颂辞,女方长辈赠予新郎白箭,在这之后一般是新娘的嫂子替新郎换新衣。新郎在换上全新服饰时,同时也会搭配两条象征着吉利与长寿的白哈达,并在上面垂吊新娘绣好的荷包[2]。男方若想要了解新娘的信息,一般应是新郎的祝颂人从新娘的嫂子那里获知。新娘的家人会将以后生活会用到的物品提前整理好,放在新娘陪送的箱子中。送亲队伍出发后,新郎与男方会先返回到家中进行拜佛。男方会带着哈达、酒肉等前往提前安排好的地点点燃篝火,随后准备迎接送亲的大部队。新郎必须以哈达托杯的方式依次向女方送亲队伍敬酒,送亲队伍才能继续前行。到达男方家时,庭院中会有准备好的香案。新娘与新郎会向篝火、四方、男方祖坟所在的方位拜祭。跪拜结束后,新娘回房间时,房间门槛会放置空鞍板,有人拿着拴好的十字木条挡在门口象征性地为新娘设置障碍。一番欢快的争斗后,新娘若想进入新房,必须为祝词人等人送上鞋子或荷包。进入新房后,新娘要简快的收拾整理,然后新人双方一起拜佛、拜父母和长辈赠予靴子或荷包等物品,长辈当然也会赠予美好的祝愿以及崭新的衣物、日用品或钱财。科尔沁蒙古族独特而又美好的婚姻风俗游客展示了其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三 科尔沁民族英雄天性

在科尔沁这片草原上,匈奴、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一一留下了曾经存在着的痕迹。科尔沁人民素来英勇无畏。科尔沁部落的祖先为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在随成吉思汗东征西战中功勋卓著,威望甚高。《蒙古秘史》里曾详细地描述了哈萨尔的样貌与事迹:身高三度、能独自一人吃下喂养三年的牛、穿着三层盔甲,需要三头强壮的牛才能拉动、将带着弓箭的人吞下也伤不到自身、发怒时射箭隔山穿射十多个人,与他人战斗时,用箭能将人接连射穿、大力拉弓箭能射九百步,小力拉弓箭能射五百步,出生的时候就跟一般人不一样,似大蟒蛇一般[3]。由此可见哈萨尔的威猛形象。

北元时期,科尔沁部落为大延罕统一蒙古做出了重大贡献,帮助其长期抵抗明廷和卫拉特部。清朝时,科尔沁王僧格林沁亲赴战场,英勇无比,而在战场外也被称作“足智多谋的博多罗噶台亲王”。在黑暗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下,科尔沁人民一直在奋勇斗争。1912年9月,不满于王公贵族与军阀开垦强夺其土地,在当地民族精英的带领下,科尔沁人民发动起义。1929年,科尔沁人民仍在继续抵制军阀和王爷开垦售卖其土地。科尔沁人们一直以来的勇于反抗的精神和不畏豪强勇敢抗争的历史事迹展示了科尔沁部落一脉相承的英雄品格,科尔沁英雄的后裔也具有英雄的基因。科尔沁既是世界上蒙古族英雄史诗之一,也是中国三大蒙古族英雄史诗之一。科尔沁蒙古族传承的英雄品质,为游客解释了蒙古族人民为什么天生豪迈、洒脱不羁[4]。

四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科尔沁地区民族发展、风俗文化、婚礼习俗以及英雄史诗等等。对于科尔沁地区的风俗风貌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深刻体会蒙古族独特且迷人的风俗习惯,展示出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来到科尔沁草原上游览的各民族同胞能够对于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相互交往交流中可以尊重彼此独特的风俗习惯,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

猜你喜欢
科尔沁新郎男方
新郎与新狼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自制
我的风吹过科尔沁(组诗)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科尔沁牛业携手京东启动精准扶贫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笑一笑》
《笑一笑》
小孩非亲生,女方出走后男方可否把小孩送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