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建构的舆论引导与形象塑造

2021-11-21 01:55◎冯
新闻前哨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构国家信息

◎冯 静

新媒体时代我国国家形象宣传建构策略与渠道的拓展与优化革新需要依靠多元化平台和不同媒介信息载体的艺术作品与文化产品作为支撑, 配合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高速增长逐步调整宣传策略, 制定完善的高效率社会舆论操纵策略。 新的国家形象宣传模式应着力于提高普罗大众对新媒体时代以改善国家形象为最终目的的公共宣传活动的参与度,改变现存的不平等的信息传播机制,重塑国际传播秩序与宣传途径, 使国际舆论环境向有利于中国形象建构的方向发展, 改变国际传媒界对中国形象的刻板错误认识和脱离事实的偏见, 突破固有的宣传制度限制与形象建构思路的局限。 民间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宣传部门应当形成合力, 利用以互联网空间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媒介从不同领域塑造并传播具有较强吸引力与宣传意义的中国形象。

一、 新媒体时代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与发展方向研究

众所周知, 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可被概括为一个主权国家通过特定的交流渠道和信息媒介向外界投放能够全方位展现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信息的过程, 国家形象形成于国际与国内新闻信息流动与舆论方向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调节信息流动速率、控制新闻传播渠道可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国家宣传战略展现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独立自主、热爱和平的国际形象,彻底克服传统舆论媒介信息流动不对称或受到他国垄断的问题, 真实再现我国各方面的真实状况。 我国宣传部门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为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添加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全新内容,通过对本国传媒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和充分利用,树立并捍卫我国的国家形象主权和信息主权, 及时排除危及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的有害信息。为更好地塑造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国家形象,国家必须重点管控信息传播资源,重构传媒行业管理制度与对外宣传战略, 改变外国公众对中国国家面貌与国情的了解和认知。

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活动与社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必须依赖于能够改变传统媒体封闭单一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方式的互联网技术, 立足于信息经济影响下的共享媒体汇聚、整合传统媒体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分层次宣传体系,使得有宣教意义的新闻信息发挥最大价值,提高信息资源与传媒平台的利用效率。 还可将网络化平台上的非专业内容生产者纳入国家形象建构宣传体系之中, 采用更有效率的形象建构方法与舆论控制引导策略, 尽量缩小国家形象宣传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偏差程度, 彻底扭转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被动状态。 新时代的国家形象建构工作应当重视跨文化信息交流与双边对话, 找准对外宣传切入点与具备可行性的国家形象建设目标。

二、 新时代我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活动的潜在问题研究

现阶段我国国家形象建设与对外宣传活动的工作模式与宣传策略有待完善, 未能探索并确立明确清晰的形象宣传建构方式、信息传播模式以及宣传理念,对社会传媒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并未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法和形象建构模式。首先,主持国家形象宣传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未能意识到革新新闻传播思想与宣传策略的必要性, 在传播信息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未能把握好意识形态传播与客观事实叙述之间的差异与同构性, 对宣传受众群体的信息接收能力与理解力强弱缺少考虑, 容易因信息内容与宣传形式的意识形态化而引起人们的反感, 这一错误的国家形象建构模式不仅无法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真实情况, 不能指导普罗大众如何鉴别有关中国的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反而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为受众留下负面印象。其次,中国形象建构活动未能随着网上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传媒网络的洗牌重组根据年轻一代的生活习惯调整宣传内容与形象塑造目标,习惯用较为僵化的简单文化符号如“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来源地”去建构国家对外形象,未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挥创造力主动探索并构建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新身份、新形象,未能领会并在国家形象建构活动中体现和平发展的对外交往政策与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难以达成重塑国际传播秩序、 改善中国对外形象的最终目标。最后, 国家形象建构与对外宣传的目标定位并不清晰,未能突出个性化、具体化的形象特点,难以将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对外国家形象宣传活动中,缺少能够支撑具备可信性的良好国家形象的核心文化元素与概括性的核心价值理念,未能选定具备文化内涵与思想意蕴的国家形象标志以及能够展现中国人民生活状态与民风民俗的物化象征, 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获得认同与理解,对外形象建构标准定得过高,未能选择贴合实际情况与国际舆论走向的国家形象定位与宣传目标,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与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难以给国内外的传媒信息受众留下鲜明独特的深刻印象,国际宣传反响不佳。

三、重构国家形象应抓住的关键性要点研究

(一)运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对外宣传与舆论引导

为拓展国家形象宣传的深度与广度,使宣传信息能够吸引更多国外友人的关注与重视,必须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文化革新状况深入发掘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价值,选择具备一定文化深度与精神底蕴的国情介绍素材,如历史人物、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演变历程等能够吸引传媒受众注意力的有价值的信息。 从小处着手选择正确的国家形象宣传出发点与切入点,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整理为简明扼要的国情介绍手册或纪录片,将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升过程与国力逐步增强的趋势进行对比,提高对外国家形象宣传内容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加工整合本土化信息媒介资源并采用具备独特性与说服力的宣传话语和符号体系进行阐述,构建拥有历史性深度与文化底蕴的独特国际形象。

(二)改进传媒策略,调整叙事重心,弘扬正能量

宣传人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主动调整舆论引导与形象宣传策略,在投放传媒信息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个别具备较高辨识度的文化品牌与商业品牌,如海尔冰箱、 华为、中兴等富有中国特色商业文化内涵的优秀品牌,借助真实案例凸显作为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根基的核心伦理价值与思想理念, 弘扬符合时代精神的正能量与正面价值观,如工匠精神、雷锋精神、枫桥经验等具备较强宣传教育功效与社会实践指导价值的核心理念,提高国家形象宣传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培育传播内容受众对中国形象与中国叙事的认同感与信赖感。 新媒体时代的国家形象宣传必须与个人叙事和集体叙事建立有机联系,通过投放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层面展现中国成就的宣传内容改变他国传媒行业与人民对我国国情和国家形象的固有印象,为中国形象宣传与中国叙事选择更具活力与信息传播效率的载体。

(三)拓展形象宣传渠道,增强形象建构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形象宣传必须将更多宣传力量投放在新媒体空间与有关行业, 从借助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空间内找到能够进行跨国界信息沟通的无障碍宣传途径,进行分散式的多中心个性化宣传。 针对不同层次的信息受众提供质量不同、叙事节奏不一的差异化形象宣传信息,整合动员分布于新媒体信息平台上的不同类型的网络社群共同进行宣传内容生产与信息整理归类, 构建有利于对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网络舆论场, 实施符合全球化信息媒介发展潮流与新媒体空间特性的高水平国家形象宣传。 采用一系列网络化宣传活动策略与方法改变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中国形象, 向世界各国输送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与人文价值观,开拓新的国家形象宣传途径与传媒活动空间。

四、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做好中国叙事的可行策略研究

(一)立足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

为提高国家形象宣传效率,创设具备针对性的个性化宣传方法,宣传人员可提取并整理国内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为宏观层面的国家形象建构活动与个体用户或网络社群建立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关系,借助各类拥有数字化用户交流平台、掌握网络空间信息流向的新媒体与信息中介向更多的受众推送高质量的宣传内容。 应建立起整理筛选与国家形象有关的网络信息的舆情管控工具,细分有着不同需求的社群与各具倾向性的宣传叙事体系进行去中心化的开放性宣传,通过投放包含完整话语体系与符号架构的宣传信息培育新媒体空间中不同领域宣传受众的习惯与兴趣,在进行差异化宣传的同时统一核心价值标准, 消除多数网络用户的精神困惑。在统一的传播主体总体控制下进行多元化 微观化的多渠道叙事,细分宣传对象与传媒信息受众群体,灵活选定叙事策略与文化产品创作方法。

(二)投资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新媒体时代的中国形象建构活动必须灵活运用具备高度的信息概括能力的数字化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改进革新国家形象宣传所使用的信息媒介,借助我国文化产业的力量生产并向全世界投放以中国化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文化产品,使文化宣传、内容生产和国家形象宣传工作进行紧密配合,在影视、综艺节目、艺术表演等大众化影像产品中添加体现民族精神与本土文化特色的内容,突破国际跨文化信息传播的壁垒与障碍,提高对外国家形象宣传的覆盖范围与可理解性。 应利用国际化传媒技术与影像化符号组织方式宣传易于接受的非功利化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将宏观国家叙事融入大众化影像产品之中,为塑造全新中国形象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选择较为适宜的投放方式与时间,尽可能地淡化主旋律叙事风格,保证中国形象能够通过文化产品消费路径在海外高速传播。

(三)借助跨国交流活动树立良好外部形象

宣传部门必须通过跨国交流活动与国际组织活动唤起国际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关注, 提高国家形象建构的可信性与真实度,可适当利用本土信息传媒资源策划、举办能够提高中国叙事的国际关注度与影响力的大型跨国交流活动或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活动, 通过人为制造国际舆论热点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不同面相, 展现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与优良国民素质。 外国公众通过国际交流活动转播能够提高对中国的好感, 养成对中国宣传的无条件信赖习惯。这一宣传策略既能够推动国际合作与双边交流,吸引全球媒体的注意力, 还可弥补传统外交形式与宣传方法的不足之处,能够有力促进我国正面国际形象的形成与演变。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国政府宣传部门更好的达成国家形象建构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有必要借助新出现的信息媒介技术改变对外对内宣传策略、 创设全新的国家形象塑造机制, 在促进传媒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通过巧妙的形象设计面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真实的面貌, 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携手共进的良好气氛与较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通过高水平的形象宣传使我国在国际体系内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制定符合现代文明发展潮流、能够满足和全世界人民与国家进行深度交流需要的国家形象话语体系与信息传播规划, 努力克服不同国家与民族在文化层面与思维方式层面的差异, 有效应对新媒体技术发展与网络化信息媒介流行普及为国家形象建设工作带来的特殊挑战。

猜你喜欢
建构国家信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把国家“租”出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