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弦
“记者的任务是向社会抓信息,但是社会上并没有为你准备好现成的信息,要靠你去找、去挖,就好像猜谜语,告诉你‘打一什么’,到底具体是什么,却不能告诉你。 ”[1]好的新闻,需要记者“花心思经营”,才能从中找寻到关键信息,让读者眼前一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接力7 年的修山路,正是较好的一次实践。
每年“两会”前夕,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和武汉市政协都会联合举办新闻通气会,邀请媒体记者参加,聆听当年委员代表的重要建议、提案等,提前梳理报道亮点。
作为每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湖北日报通常会安排较大版面,充分报道武汉市“两会”。不同于武汉市委机关报的视角,湖北日报的报道无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需要分析研判出未来一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进而挑选重点选题,予以浓墨重彩的报道。“火力”集中,效果才会凸显。
从几百份提案、建议中,梳理出适合湖北日报报道视角的武汉市重点工作,并不容易。 每年的“两会”报道期间,都是“头脑风暴”最为集中的时刻。 2013 年“两会”召开前,湖北日报记者获悉, 武汉市政协计划提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推动武汉物流中心建设、山体保护等议案。
山体保护,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也有些“剑走偏锋”。武汉素来是“百湖之市”,保护湖泊是官方与民间共同关注的话题,山体需要保护吗?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明了:作为“百山之市”,就连武汉到底有多少座山体,媒体报道都没有统一数据。
这充分说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武汉的山体保护,关注度不仅不够,而是欠缺。武汉市政协提出这一议案,意味着武汉市政府开始重视山体保护工作, 这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武汉的生动注脚。 为何不聚焦这份议案呢?
议定了选题,接下来是找人采访。 武汉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起来近千名,每个人的专业、关注的领域都各有所长。 怎样找到最适合的采访对象?
“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如绣花妇。 记者的工作既要分成两阶段,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又要有机地结合。”[2]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赶在“两会”召开之前,部门明确了采访人物名单,并与对方沟通确定采访内容。
让新闻报道有趣和新鲜起来,其有效途径之一,是不能缺少现场探访。武汉有哪些著名山体?各个山体的保护情况究竟怎样? 这些,既不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够转述的,也不能只依靠林业部门提供的材料, 而是需要记者深入现场探知。
因此,在“两会”之前,部门还派出多路记者,赴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现场采访代表山体,拿回了第一手的鲜活资料。
2013 年1 月5 日,武汉市“两会”召开,湖北日报在《大武汉》版面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山体保护”。 《“山体保护”跃入公众视野》《钢筋水泥丛林围困武昌小洪山》《江夏区泉岗村一处山体被剖肚》《蛇山南坡整治耗资10.76 亿元》 等多篇稿件,从“两会”政务新闻中挖出民生热点,“山体保护”很快成为此次“两会”的报道热点。
通过报道,读者才得知,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发展,该市多处山体惨遭厄运:中心城市58 座山体不少被钢筋水泥围困,新城区破损山体已达54 处,破损山体面积约1.28万亩。不能让填湖的悲剧在山体上重演!湖北日报发表评论《警惕“山水之殇”》。
此后几天“两会”,湖北日报循序渐进,依次推出《江城“骨骼”“绿肺”再不保护就晚了》《多位政协委员揪心山体被蚕食》《读者痛陈: 小洪山遭遇绝非孤例》《武汉究竟有多少山》等报道。 同时,委员代表的建议也得以充分展示,包括《两会代表委员支招: 为武汉山体编织保护网》《规划专家:建设项目慎上山》《城中山能否打造成公园》等。
最终,武汉市政协决定将《加强山体保护修复利用 推进美丽江城建设》作为2013 年重点督办的2 号建议案。 武汉市政府成立山体保护领导小组,计划投入10 亿元,用3至5 年时间,修复54 座破损山体。
由此, 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修复山体的副省级城市。
读者往往是健忘的, 这是新闻界的行话。 有的新闻题材,当时报道“热火朝天”,过段时间“冷冷清清”。 追寻事件的进展,有时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根据武汉市的计划,2013 年内, 将修复破损山体21座。 半年过去了,修复进展如何? 记者现场探访后,于7 月30 日刊发《时间过半 多数山体修复还在纸上》。 现场报道最具说服力,这一报道很快引起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关注。
7 月31 日湖北日报刊发 《山体修复慢 政协很生气》,更是让武汉市主要领导“坐不住了”。在媒体持续报道下,山体保护成为让人不能忘却的工作。以武汉市林业局(机构改革前)为主的牵头单位,将压力化为动力,不断为山体保护工作“加码”。
9 月,武汉市破损山体修复全面提速。 到12 月底,记者再次采访发现,武汉市23 座破损山体修复完成,超过年初计划。 2014 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又将加强山体保护立法,列为2014 年2 号议案。
此后多年,湖北日报对于山体保护,持续报道。 《武汉30 米以上山体纳入保护网》《武汉完成山体保护规划编制447 座山有了档案和家长》《“山水教授” 守山护水》 等,从《武汉市山体保护办法》的出台,到独具个性的人大代表履职,报道立体而鲜明。
2020 年8 月24 日,湖北日报1 版刊发《7 年投入10 亿元 武汉生态修复75 座破损山体》。 文内报道:“8 月23 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发布 《武汉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白皮书》。 2013 年至今,该市累计投入约10 亿元,对75 座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累计修复面积1.3 万亩,修复规模、效果及范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居首位。 ”
在采访中,该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原定2015 年修复的54 座山体,因资金筹措、项目推进等原因,其中11 座山体延期至2017 年才完成修复。 在延期后,武汉市再次查漏补缺,结合军运会召开契机,又陆续补充修复了十多座山体。 最终,武汉市总计修复75 座山体,面积突破1.3 万亩。“可以说,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基本上应修尽修了。 ”这位负责人说。
至此,7 年报道画上完美句号。
7 年接力修山,这是武汉山体之幸;7 年持续报道,更是媒体应尽之责。
如果最初轻松放过,也许有关山体保护的议题,会成为一则普通的消息,或者是工作动态。 7 年的报道,也就不会如同“连续剧”一般,有高潮有结尾。
山水是上天对于武汉的恩赐。为了经济发展,武汉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山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青山绿水,显山透水,愈发显得重要且珍贵。
武汉7 年修山完成,成果丰硕:曾被挖断山脊的黄龙山如今植被繁茂、绿道成环;二妃山近7 万平方米垃圾场经掩埋处理,重披新绿;蔡甸龙霓山因采矿形成的20 余个巨坑被一一填埋、修复,不仅建成了军运会射击射箭馆,还兴建了年产值约5 亿元的工业园,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在湖泊保护中,武汉本地媒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沙湖、东湖等湖泊的保护,凝聚了各方人士的心血,山体保护亦是如此。 让新闻重要起来,引导读者关注,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这是媒体人始终要牢记的担当与使命。
注释:
[1][2]梁衡:《梁衡新闻200 句》,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年9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