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要】戏曲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广播操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享有“国操”美誉。戏曲广播操,古今相融合,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寓教于乐,并且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手段。本文将对戏曲广播操进校园的实践与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戏曲广播操;校园;推广;创编
戏曲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发展时间久远,在民间有着不少的群众基础。但走入新时代以来,戏曲的继承与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戏曲的受众也逐渐减少。尤其随着现代繁榮的娱乐产业和现代艺术的冲击,戏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此,我们需要为戏曲找到一条复兴的道路,让其重回大众视野,被更多年轻人所熟知。而将广播体操与戏曲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广播体操的内涵,而且对戏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近年来,戏曲广播体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走进了众多的校园之中,以下是笔者戏曲广播操进校园的一些实践做法和思考。
一、做好戏曲的推广
第一,戏曲广播体操将戏曲动作结合广播体操健身特点进行创新、简化、舞蹈化。创编的戏曲动作贯穿在整套广播操中,整套操具有戏曲的艺术性、观赏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健身锻炼功能,戏曲动作作为一种仪态的训练,这种“由外及内”的方法比单纯利用书本进行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灌输要直接、有效,潜移默化地将身体仪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其中,成为气质中的一部分,当然,创编者编排动作也要考虑易于被大众所接受,难度中等即可。第二,戏曲音乐的推广。将经典戏曲音乐与流行音乐、西方舞曲等进行结合创编,融入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当中,音乐风格、特点符合现代人的潮流,这样一来,不管是广播体操的动作还是音乐都尽显戏曲风味,尽显中华民族特色。第三,加强戏曲文化的传播。文化是一种内在表现,对于从未接触过戏曲,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自然是不会懂得如何去欣赏戏曲的美,现可以借助家喻户晓的广播体操让人们去亲身体验,慢慢地积累、沉淀戏曲文化,感受其中意义,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四,扩大戏曲文化传播的对象与传播途径。广播体操在我国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覆盖面广,戏曲广播操可利用各大网络媒体向大众成人推广,也可搭建校园平台向大、中小学生、教师等人员进行推广,传统艺术不再只是专门的艺人去学习,作为普通寻常人现也都能够有机会去接触、去学习。
二、做好体操的创编
说到广播体操,大家都不陌生,在学校的大课间时,我们都会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而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如果我们大胆创新,让广播操的形式更加多元化,融合不同元素,将我们的国粹与广播体操结合到一起,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呢?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两者的创编工作。创编者将两者创新融合,不仅丰富了广播操内涵,而且解决了戏曲传播的困境,实现了共同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打开了新思路,也为两者创造出了一条共生之路。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戏曲广播操的创编需要戏曲工作者和广播体操创作者共同创作。前面提到,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结合各地的代表戏曲,我们可以创编具有本地特色的戏曲广播操。当前,我国的戏曲广播操的内容还比较单一,有待更多的专业创作者参与进来,创编出科学的、大众化的体操。
三、开展活动赛事
开展戏曲广播操活动赛事,既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戏曲广播体操比赛的举办,可以以大众化的广播体操形式向学生传播和普及中国传统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审美认知,既是学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有益尝试,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且,多举办一些活动赛事,可以提高戏曲广播操的热度,为戏曲广播操进校园铺平道路。
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受众最大,我们可以以此为比赛内容,比赛时,伴随着铿锵的音乐,参赛队伍身着统一的服饰陆续登场,将“踢抬腿”、“亮相”、“腕花小云手”等戏曲动作融进了整齐划一的体操动作中。一招一式,尽展独特魅力;一静一动,尽显戏曲之魂,可谓精彩纷呈。使参赛者能够充分领略到戏曲广播操的魅力。戏曲广播体操比赛是对全体同学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更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健康活力,还可以有效促进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总而言之,戏曲广播操进校园具备很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希望我们都能够重视起来,积极引进戏曲广播操,丰富校园的文化,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毋张明.戏曲广播体操进校园的创新与发展[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34(3):57-60.
[2]李韵娜.基于SWOT分析戏曲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7):141-142,158.
备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发挥校外教育优势开展县域戏曲文化传承的研究》(课题编号200423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