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摘要】语文课程本身與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树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也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根本思想。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激活自主学习意识,综合锻炼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综合考虑语文学科特征与学生发展需求,坚持“生活即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带给学生深刻启发,提高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特征,而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无处不在,语文教育活动要密切关联生活,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知语文的魅力,促进学习力、思维力与实践力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课堂的教育目标。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案例,探讨创设生活情境的价值意义与实施策略,期望能对落实语文教改方案有所启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价值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轻松、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不同层面去理解、认知与把握语文知识,加深学习理解。整合生活化案例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落到实处,课堂上适时、适度、适宜地营造生活情境,使得学习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显著提升效果;与此同时,老师与学生共同沉浸课堂情境,通过再现生活场景、生动语言描述以及美妙音乐渲染,激起了积极的情绪,促进师生彼此沟通、互动、交流,拉近距离,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与传统低效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创设生活情境更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得学习过程更生动、更灵性、更形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探究场景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体验,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与交流,建立直观感知,产生情感共鸣。因此,立足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情境的现实问题,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一改过去单调、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因生活情境的装点而更加精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实施策略
1.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从全新的部编版教材内容编排来看,更符合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更贴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且富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设计课堂方案时,要从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整合生活化的元素,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的色彩,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学习“荷叶圆圆”时,“荷花”也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细致地观察过荷叶的特征,所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荷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荷叶,总结荷叶的姿态与特点。经过身临其境的感知,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言,如有的学生提到:“荷叶是绿色的,圆圆的”,有的学生提到:“荷叶身体笔直地站在荷塘里,就像一个守望者”。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2.设计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试想当学生对某节课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也就能激活深度探究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所以我在备课时非常关注如何导入,既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发展需求。例如,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我先没有急于让学生读课文,而是播放一些生活中常常听到的声音,如哗哗的雨声、沙沙的树叶声、疾驰而过的汽车声、翻滚的海浪声等等,让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有了提前感知“大自然的声音”作为铺垫,顺理成章的引入新课内容:“同学们,大自然里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从何而来?让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吧!”生活化的导入,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3.分享生活化的故事场景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要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体现“授人以渔”教育思想,这样既能调动其阅读欲望,也能帮助完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习“掌声”时,先让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你在哪些场合听到过掌声?”“你经历过掌声为自己响起吗?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兴趣盎然的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大家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再带着饱满的情绪阅读课文,与文本内容深度对话,更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心情,抓住课文内涵。
4.调动生活化的情境体验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自然离不开情境体验。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努力探寻课文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体验的契合点,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情境,激起学习欲望,将他们带入求知世界,调动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秋天的雨”时,为了让学生从更深层次、更真实地感知课文内容,我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播放课件,展现几幅描绘“秋雨”的图片,并播放视频,让学生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多重体验,仿佛融入了生动景色,感受落下的秋雨,在直观体验中产生阅读灵感,激活阅读主动性。
由上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情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探索生活中的语文知识,通过关注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带给学生个性、独特的学习感受,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今后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农丰文.生活情境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34):165.
[2]张调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与应用[J].长江丛刊,2019,(2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