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名菜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支撑。各地菜肴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具风格的特色美食,构成中国烹饪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类的风味艺术体系,集中体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百科全书》设名菜卷,在各省、市、地区行业协会和烹饪院校的支持下,网罗各地特色美食,精选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菜品,既说明菜品的烹饪特色和技法,更注重讲述名菜佳肴背后的传说与典故,旨在充分体现中华饮食文化不同区域的饮食风格、人文习俗和文化传承。现介绍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名菜词条,以飨读者。
官府色彩浓厚的地方名菜。贵州菜、山鲁菜、四川菜中都有收录,有煳辣子鸡丁、宫爆鸡丁等别称,其原料、做法虽有差别,但形成都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密不可分,也称为官府名人菜。
宫保本是官称,古代官员按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明清两代高级官员还有“虚衔”,“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这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有的还是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丁宝桢当年因平息过捻乱,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机器局、抵御外辱,光绪二年被赐“太子少保”,于光绪十二年死在任上。朝廷视其功绩卓著,又追封为“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他生前酷爱吃的鸡丁菜称为宫保鸡丁。
丁宝桢喜欢吃鸡,这和中国文化对鸡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鸡在五行的畜类排列中位列第一,天地初始,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一年的初始为鸡日,可见鸡的重要地位,从一个侧面寓意丁宝桢的历史贡献。
其次是辣椒,这与丁宝桢的人生坐标有着密切关联。辣椒最先传入江浙、两广、贵州、湖南等地,后又流布于西南等地区。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起到了代替盐的作用,可见与生活之关系密切。道光年间(1821―1850年)贵州北部也已经是“顿顿之食每物必番椒”,同治时(1862―1874年)贵州人更是“四时以食”海椒。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间,湖南、四川食用辣椒已较普遍,以至于辣椒在四川“山野遍種之”。光绪以后,四川食用辣椒更为盛行,除在民间广泛食用外,经典菜谱中已经有了大量食辣椒的记载。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丁宝桢生于贵州,长期任职于湖南、四川、山东,而从辣椒的文化传播信息中不难看出,宫保鸡丁中放辣椒,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宫保鸡丁的代表性做法有三大风格:分属于黔、鲁、川三大菜肴体系,这与丁宝桢的人生轨迹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织金县志》记载: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1853年在他33岁时考中进士,他小时不慎落水,巧被桥边一户人家救起,后来他为官后记起此事,遂前去感谢,那户人家用酱辣子鸡丁招待,他吃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广,因此说宫保鸡丁起于贵州。另据《清史稿·丁宝桢列传》记载:1863年43岁的丁宝桢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后被举荐升任山东巡抚,丁宝桢在山东做了近十年的巡抚。在任时,他治理黄河,兴修水利,诛杀患逆,整顿吏治,兴办洋务,体恤民困。时人对丁宝桢的清风亮节推崇备至,赞其操守“清绝一世”。传说丁宝桢是位美食家,喜爱烹调。一日,丁宝桢身着微服带一家仆去大明湖一带私访。天近中午,已觉腹饥,突然闻到一股子香味从附近一农家院中飘出,于是信步走进院中。只见一中年汉子正在灶房内炒菜。喜爱烹调的丁宫保连忙走上前问汉子炒的是何菜,汉子答道:“爆炒鸡丁。”汉子热情地让他品尝一下,丁宫保毫不客气地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这道菜令丁宝桢回味悠长,走时百般不舍,他记准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汉子聘为家厨。每每远客到,必用此道菜为压轴菜飨客,百吃不厌,世称美味。又据《清史稿·丁宝桢列传》记载:1876年其调任四川总督,整顿吏治,改良盐法,筹划西南防务,改革水利设施,总督十年,励精图治,社会得以安定。据说丁宝桢奉调任四川总督,临行征求家厨意见,家厨感其恩重,遂携家眷一起随丁宝桢进川,进而把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经过改进,做出了川味的爆炒鸡丁。二说:丁宝桢来到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用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命名。丁宝桢去世后不久,“宫保鸡丁”被四川当地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正式进军北京,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之一。因此有宫保鸡丁扬名于四川之说。其制法:将鸡丁用自贡川盐、咸酱油、绍酒、鸡蛋清、白胡椒粉、葱姜水、湿豆粉拌匀腌制后,放底油(二和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清洗后的大红袍干花椒、干辣椒煸香,而后放鸡丁炒散,烹绍酒,加姜片、蒜片炒香,放入芡汁(甜酱油少许、盐巴、米醋少许)、白胡椒粉、鲜汤、水豆粉、葱瓣翻炒,最后放入炸花生米出锅即可,口感嫩、酥、韧,味道辣而不躁、咸鲜微带酸甜。
现在宫保鸡丁以爆炒或小炒作为通用技法,以煳辣小荔枝口作为主流味型,以鸡丁、花生作为标配,成菜色泽棕红、散籽亮油、滑嫩爽口。特别是通过1986年卢森堡第五届美食展览及世界杯烹饪大赛,使宫保鸡丁走向世界,成为在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中国菜。
体现精细刀工技艺的扬州传统名菜。因煮制时汤多火大,故有大煮干丝之称。
《本草纲目》记载: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陶谷《清异录》中称豆腐为“小宰羊”。但把豆腐切丝并制作菜肴还要数扬州,清人惺庵居士在《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清代《调鼎集》记载的九丝汤中也有豆腐丝的身影。据说同时代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对扬州情有独钟,当地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聘请本地烹饪高手,专门为乾隆烹制菜肴,厨师也都不敢懈怠,精心烹制出花样繁多的菜品,其中就有九丝汤,用豆腐干和鸡丝等烩煮而成,因为豆腐干切得极细,经过鸡汤烩煮,汇入了各种鲜味,食之软熟可口,别有一番滋味,乾隆吃过大为满意。这道菜从此名声大震。此后,经过历代厨师的演绎,形成了今天的煮干丝模板。
干丝成名主要是豆腐干的选择与加工:具有地方特色的特制豆腐方干,厚2.7厘米左右,用盐水煮后压实,使其细腻而没有砂眼;用刀上片成18张均匀的薄片,再切成方正的细丝,沸水浸烫两遍,去除黄泔水的苦味。刀工精湛,豆腐的刚柔二德尽显其中,《随园食单》对其也称赞有加。
豆腐身份平实,有俭德之美,但配角身份不俗,古“九丝汤”有八大金刚辅佐,今有鸡火二丝加持,特别是讲究四季搭配有别,春有竹蛏增鲜强味,夏用脆鳝强身提神,秋有蟹黄金汤浓鲜,冬有鲜蔬激发活力。
煮干丝的成功大煮功不可没,在鸡汤及大火的煮功下,干丝渗入鸡丝、鸡肫、鸡肝、笋、虾子、虾仁、火腿丝等的至味,达到绵软鲜醇,豆腐丝完成了从俭德到贵德的华丽转身。干丝工艺进入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被国外来宾赞誉为“东亚名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