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燕
[摘 要]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只有做到更新教学观念、把握编者意图、增强整体意识、注重要素融合、实现文道统一,才能真正凸显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师应基于学本,精准地教;把握意图,精巧地教;拓展空间,开放地教。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编者意图;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57-02
自从统编教材全面施行以后,把握编者意图,更新教学观念,用好统编教材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缺乏教材衔接意识,对统编教材的教学意图揣摩不透,以至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穿新鞋走老路”、重“教”轻“学” 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那么,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怎样才能把准编者意图,发掘教材特点,彰显出教材的教学价值呢?
一、基于学本,精准地教
与以往版本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对学生的“学”更为关注。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情、考虑学习差异,把握教学的关键处,以使教师教得更精准,学生学得更充分。
(一)关注学情,有效对接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仅关乎教师的教,还关乎学生的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有效对接,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材的秘妙。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在以前版本的教材中也出现过,但当它被编排在统编教材中时,教师就不能是“拿来主义”,直接用以前的教案或者教法展开教学,而是要重新研读教材,发现新旧版本教材中《草原》一课从内容到插图、从插图到练习在编排上的不同之处,找准《草原》一课在新教材中所包含的语文要素,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补学。在对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学情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字词,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把补学的重点放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上面,结合这个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一“朗读课文,想象草原的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落实语文教学。这样操作,目标明确,精准施教,促进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关注差异,有的放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异,对于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汲取书面语言的营养,熟悉书面语言的表达规律,提升学习质量。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中,作者主要抓住大自然里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作者在描写秋的声音时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振动翅膀,“[目][瞿][目][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这里的“抖抖手臂”“道别”“告别”等词语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有意思的,是极具教学价值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哪些地方让自己觉得特别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发散练习:听听,秋的声音……看看,秋的美景……闻闻,秋的味道……这样教学,从文本语言的美到学生的表达美,促进了学生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关注内核,力求简约
语文教学中,教师抓住核心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去学习,能使学生的学显得更为充分。如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让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先整体感知开国大典的场面,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兴奋、激动的心情;再仔细品读课文中阅兵式的场面,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最后仿照着文本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一下自己熟悉的活动。这样从初读感知画面,到品读想象画面,再到课堂拓展中的描写场面,三个环节的设计都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教学简约而扎实。
二、把握意图,精巧地教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统筹兼顾。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准编者意图,找到教材在语言文字教学价值与教学取向方面的着力点,实现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思想性与人文性统一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秉承着“文道统一”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思想性与语文性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彼此融合,避免对学生进行机械地说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道。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时,这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文中主要描写了作者与父亲相处时的几个场景,哪一个场景描写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读过哪些描写父爱的文章,它们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课末教师再以歌曲《父亲》作为课堂的终结。这样教学,言意共生,深化了学生对父母亲情的认知,为学生今后用笔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奠定了基础,文道融合,润物无声。
(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崔允漷教授指出:“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整体上去架构单元内容,关注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真正把单元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单元导语页中写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围绕“观察”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几篇课文。在《古诗三首》中,主要体现了从不同视角观察,景物各有不同特点的道理。在《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这两篇课文中不仅告诉了学生作者所观察的事物的特点,也让学生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才有了课文生动的描写。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从单元整体出发,先借助单元导语页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借助课文、课后“资料袋”、单元“语文园地”以及单元习作对學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渗透,教会学生如何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写。这样教学,把本单元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升了整体教学效率。
(三)阅读学习与要素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还要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无畏的特点写清楚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课文,并围绕“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三个方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一讲。这样教学,有了情的铺垫,学生对于课文是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语文要素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达到了相互融合。
三、拓展空间,开放地教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教学结构完整,学生学得零散、被动;另一种是教师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得单调、呆板。这两种情况都与教师安排过多、过密,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有关。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富有活力的学习体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一)设计多种活动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凸显了“让学”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编排了一系列配套的助学系统,如“泡泡”“课后练习”“旁批”等。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助学系统,为学生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教师可以课后练习中“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为话题,让学生仿照着文本的样式说一说、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这样的活动不仅给了学生自主思考、想象的空间,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倡导深度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似或者相关类型文章的理解与认识。教师要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编排的课文有《猫》《母鸡》《白鹅》,这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这单元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项目化的活动来引领学生学习,让学生找一找、想一想自己学过的跟动物有关的课文还有哪些,这些课文都有哪些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树立起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这样教学,深化了文本主题,使学生走进了阅读的深处。
(三)鼓励拓展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或者人文主题等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以使学生对不同作家风格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使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更为緊密。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教材中编排的课文分别是我国四大名著的节选。教学这单元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编者意图,了解编者对学生阅读名著作品的重视,以课堂教学为媒介,掀起名著阅读的热潮,使学生能够从小养成爱读名著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综上所述,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并能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采取适切的学习方法,充分彰显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