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
摘 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展自身的视野,创设科学有效的思维训练环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美国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维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由此可见,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找到学习的技巧,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思维能力简单点说就是人们在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中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总会习惯去思考,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根据实际调查显示,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但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几个教学案例,探讨一下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紧扣课文内容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更是无从下手。例如在统编教材《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这篇课文当作一篇娱乐性文章来进行讲解,应当让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缘由及社会背景,让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范进为什么会疯”“为什么范进每次考试失败,还会坚持不懈地去考”“范进为什么最后会中举”等,让学生从这些问题入手去思考,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文内容,为学生制定一些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思路,使学生通过语境以及注释的方式清楚地了解古代名言的深层含义。教师制定的这些教学目标中就蕴涵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既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含义,又在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总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切实去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具体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一条紧密连接的问题链。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八年级教材中的《傅雷家书》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精心设计一条能够帮助学生达成目的的问题链:“如果把两封信的内容结合起来,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含义?”“从这篇文章来看,什么样的人是具备赤子之心的人?”通过以上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一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思维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1.打开学生的阅读思维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学生因为缺乏良好的阅读方式,加之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如果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教师再从旁加以引导,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孤独之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让学生阅读前提出几个问题,如“杜小康的成长环境有什么特点?”“杜小康的心中为什么感到孤独?”“文章中的一群鸭子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拓自己的思维。
3.完善自身的能力
孔子曾经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无论是为别人还是为了自己,都是应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太过于依靠教材,而应当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有教师掌握了教学技巧,才能培养出才华出众的学生。例如在讲解统编版教材中的《变色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的重点,在课前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在让学生独立思考作者刻畫奥楚蔑洛夫的社会意义,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
4.创建思维训练模式
阅读课堂不是围绕教师进行的,重点是学生,学生不应该只会接受教师的想法,但也不能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富有开放性的思维训练环境。例如学生在阅读前,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成立学习小组,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从相互讨论中获取答案,最后再由教师对整合的答案进行梳理和点评,避免出现思维错误的问题。例如在《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文章中太阳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升起的?”学生会按照原文进行复述,“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延伸,如“太阳为什么会像负着重担一样,太阳真的被东西压住了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训练。
三、思维训练的措施
在教师实施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制定科学有效的思维训练措施。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手,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训练思维的环境。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学生则要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创建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使学生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对学生而言,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条件,使学生之间有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互通,提高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在学生讨论前要及时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进入误区,使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交流、讨论。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名人名家开展一些阅读讲座,让学生与有学养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一些新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方式。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课程是一门锻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创设思维训练的环境,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