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与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

2021-11-20 10:16许家军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资本论分工区域

许家军

(韶关学院 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虽然《资本论》没有明确提出区域经济理论,但其作为马克思思想成熟时期的经济学代表作,一部具有哲学底蕴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指向的经济学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区域经济思想。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梳理《资本论》中所蕴含的区域经济思想的逻辑内容,试图从中寻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根源,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的逻辑内容

在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工业繁盛时代,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文明,但区域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将其在地域空间上进一步拓展,综合考虑社会制度因素,构成了《资本论》的区域经济思想。

(一)《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劳动分工

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是劳动的产物,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马克思区域经济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分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并清晰地阐明了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内部分工和部门内部分工的内涵及其产生。自然分工存在于家庭、氏族共同体内部,产生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1]407。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1]408。不同的共同体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别,生产生活方式和产品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换,不同生产领域发生交换关系使它们转化为社会总生产互相依赖的部门。社会内部分工相当于三次产业部门及其内部分工,涵盖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划分。部门内部分工则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分工、机器大分工三个发展阶段。以分工为基础的同种手工业者简单协作,让之前必须由同一手工业者按先后次序完成的各种操作在空间上并列,这种偶然分工的优越性使简单协作“渐渐地固定为系统的分工”[1]392,工场手工业(制造业)便是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使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完善,同一个生产部门,……分成不同的有时是崭新的工场手工业”[1]409,制造业的内部分工随之产生,由此进一步发展成为不同种制造业的结合,“工场手工业又能发展为不同的工场手工业的结合……结合的工场手工业虽有某些优点,但它不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的技术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只有在工场手工业转化为机器生产时才能产生。”[1]403机器的出现深化了部门内分工并推动了大工业的形成。马克思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正是社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部分工的产物,“手工业师傅……不再像从前那样为个别消费者劳动,而是为手工工场和商店劳动,这样一来,往往整个城市和整个地区都专门从事某种行业。”[1]542正是由于不同区域的要素资源禀赋结构差异,逐渐出现了专门化、专业化经济的区域分工,这在大工业时期尤为显著。《资本论》还进一步分析了更为复杂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世界市场的扩大与殖民地制度为社会内部的分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410

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由于某些地域中各生产要素相互建立起联系,区域协作共生就成为一种必然。《资本论》指出,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使某些劳动过程(例如排水、铺设铁路)需要通过区域协作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协作也可以在空间上相对缩小生产领域,从而节约非生产费用[1]381-382。劳动分工是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的本源所在,这也正是《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的形式揭示:区域发展不平衡与解决

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行深刻剖析,《资本论》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1]408劳动分工导致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和结合,劳动地域分工是资本主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1]579如果视城市和乡村为两大不同的地域,意味着各个生产部门、各类物质生产以及生产要素均存在于特定的空间,那么区域经济的分工必然存在。

《资本论》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对区域资源环境的巨大破坏,资本主义农业和城市中的工业一样,“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量的增大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衰退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1]579-580《资本论》提出了“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两个概念,用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对物质循环链条的破坏,而且“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2]115。

对此,《资本论》也提出了解决区域差距问题的相应思路。马克思在分析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过程中,考察了市场竞争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特征,在资本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和竞争的前提下,由于各个区域的要素资源禀赋结构有所不同,所以存在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具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部门内部各个生产环节,必然会追求有利的优势区位,分散配置到适合其发展的空间尺度较小的不同经济区域[3],在现实生产中会引起毗邻地域及城乡之间区域利润率的平均化,产业部门内部各生产环节利润率平均化也就实现了小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整个产业体系视野下,区域之间具有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各产业部门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不断寻找相对优势的区位,必然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部门分工。加之生产要素资源的趋利性,进一步导致地区间产业转移,从而可以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可见,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阐述利润率平均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部门经济活动的空间属性使得产业经济活动具有了明显的区域经济特性,产业部门内和产业部门间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是产业所属区域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从而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过程[4]。

关于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马克思认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1]115。而循环经济“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1]698-699。在这里,《资本论》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有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三)《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的根本揭示:资本主义制度

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出发,《资本论》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

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利益对立是资本主义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征。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乡村被卷入资本市场,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地主演变为资本家,在城乡对立中,城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马克思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毫无例外地通过它的垄断价格,它的赋税制度,它的行会,它的直接的商业诈骗和它的高利贷在经济上剥削农村。”[2]905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城市对乡村的剥削在资本主义区域范围之内并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阶级争斗。这两种剥削一方面满足了资本家生长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5]。《资本论》尖锐地指出了城乡对立带来的区域差异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导致的结果。不仅如此,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对更大商品销售市场、更大原料产地和更多廉价劳动力的追逐,资本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对外的扩张力,“使资本能把积累的要素扩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确定的范围”[1]697,而资本主义扩张往往“是和暴力掠夺、海盗行径、绑架奴隶、征服殖民地直接结合在一起的”[1]370。在此情势之下,殖民地的开拓势必会导致更大空间范围的国际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也是资本主义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意味着最终解决资本主义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以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来完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后来在有关著作中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平衡布局等相关问题,在这里本文不做进一步分析。

二、《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对指导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适用性

为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创新性地提出了加快构建形成由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6]。《资本论》的区域经济思想对指导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适用性。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资本论》阐述了劳动地域分工带来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由于各个区域的要素资源禀赋结构有所不同,所以存在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带来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全省经济发展空间高度聚集在珠三角地区,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各区域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差距过大,见表1。

表1 广东省2018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8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深圳市(57 543元)与最低的云浮市(19 239元)之间相差2.99倍,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差2.48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差2.31倍,人均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相差21.26倍[7]。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区域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的主要目标。

(二)区域经济活动中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依然存在

《资本论》深刻阐述了资本对利润不断扩张的追求导致经济危机,同时往往也伴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危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活动依然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也就是说,项目投资仍然带着追求利润的本性,如果不对投资进行合理的限制和引导,区域差异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同时环境风险的累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要以《资本论》的区域经济思想为指导,认清资本的双面性,在“一核一带一区”的投资布局中更多地考虑广东全省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依然严峻

国土生产空间长期集中于珠三角,使珠三角的国土资源过度消耗,部分城市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8]。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服务业、能源、水利、环保等和城市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用地与绿色生态用地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水资源制约和大气污染问题同样比较严重,由于部分地区的过度开发,带来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河流水质下降、气象灾害频发和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对于承担着全省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等重要功能的粤北山区,有的地方由于盲目发展工业,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对全省的生态安全形成了威胁。广东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制约和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应以《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为指导,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来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注重绿色发展。

三、《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指导下广东“一核一带一区”的实施路径

以《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为引导,广东应实施“一大理念,三大支撑,五大行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格局。

(一)一大理念:区域分工协作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资本论》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指出,社会的内部分工以及产业内部分工也伴随着劳动的地域分工,特别强调了地域专门化生产与区域经济协作共生的必然性。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这就要求广东省坚定分工与协作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以功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各区域结合资源环境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区域间相互开放,利用跨地区经济要素的互补性和互惠性,通过“产业共建”的方式使后发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密切区域协作,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后发地区进行适度支持,全面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消除区域差异的消极影响。《资本论》还强调了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可能带来的破坏,在环境规制基础上,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也是落实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三大支撑:以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开放水平和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支撑体系

1.以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

《资本论》区域经济思想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解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作用。在环境规制约束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要依托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利用重大技术突破带动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而且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还具有乘数效应,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

2.以提升区域开放水平为支撑

《资本论》平均利润率理论说明,由于产业部门经济活动的空间属性,部门内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产业经济活动具有了明显的区域经济特性,产业部门内和产业部门间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部门所在区域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充分的市场竞争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要通过不断提升区域对内外开放水平,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改善区域整体营商环境,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满足产业分工的条件,充分利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以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为支撑

《资本论》区域分工协作思想强调了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作共生的必然性。均衡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区域分工协作的关键,按主体功能区实行“一核”“一带”“一区”差别化区域经济政策,就需要统筹各地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利益协调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的绿色生态发展约束机制、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机制、土地管理体制和用地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资本、劳动力、技术各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遵循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引导一批跨区域重点基础设施、重大生态工程项目、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使区域空间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

(三)五大行动: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创新区域体系建设、发展区域平台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展开实际行动

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一核”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制造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部分制造业通过产业共建和产业疏解向周边布局。“一带”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应依托现有资源承载力和沿海区位的优势,加快与珠三角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一区”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旅游休闲胜地。以产业共建形式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对接珠三角地区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优化营商环境

继续大力推进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打破现有区域行政区划和城乡的壁垒,审查清理对区域外企业和产品设置的歧视性准入政策,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进一步完善和培育各类产权交易平台,完善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要素在各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3.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强化“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一带”“一区”集聚;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珠三角地区与“一带”“一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创新人才向“一带”“一区”集聚。

4.区域发展平台建设

新区、开发区和特色小镇是促进“一带”“一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第一,要着力推动新区建设,加速实现新区提质增效,通过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第二,通过对各类开发区进行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和基础设施提升实现创新发展,市级开发区可以向综合性园区发展,县级则重点发展专业型园区,二者实现联动发展。第三,规范“一带”“一区”特色小镇建设,避免“千镇一面”,强调特色小镇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集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于一体,促进“产城人文旅”有机结合,发挥特色小镇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绿色发展的作用。

5.全面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扩大“一带”“一区”优质教育资源数量和覆盖面,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在“一带”“一区”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适当发展和建设一批本科院校,加大对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提高“一带”“一区”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财政补助,加强医生队伍建设,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完善“一带”“一区”城乡“文化圈”“健身圈”和“体育圈”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金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

猜你喜欢
资本论分工区域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分割区域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区域发展篇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区域